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时间:2022-04-11 07:45:34

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旧人教版的考试大纲中曾经明确指出对实验能力的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掌握与实验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相关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性研究。综上所述,生物学实验教学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改的浪潮已经推进,但是农村高中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严重问题,比如:

(1)教学资源匮乏和实验条件简陋。

很多农村中学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比较陈旧和缺乏,实验设备早就过时,早就该更新了,但是由于教学资金的不足,药品,器材的缺乏导致很多本来可以开设的简单的演示实验都无法开设。老师在课堂里给学生讲解实验也只能泛泛而谈,照本宣科,一些要通过实验才能看见的现象或者要得出的实验结果往往都只能由科任老师直接给结果出来。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老师也是上的伤大脑。

(2)学校师资短缺,实验室缺乏专业的管理

很多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的生物实验老师,生物实验药品种类繁多,有的实验老师连最起码的药品都配制不来,如果做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任课老师亲力亲为的话,那样会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再者,实验老师不是成了一个摆设了。

(3)教学创造性太弱,为书本而教

长期以来生物实验都是照方抓药,教师和学生都养成了惰性,缺乏实验创新和科学探究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只能教教材而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手段落后,生物学实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费钱,在黑板上讲实验也能让学生通过高考”,于是,生物学实验课往往通过教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原理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样的“实验课”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生物学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

迎接新课改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农村特色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是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取得成功的契机。

正在推行的高中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根据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的二级主题,选取不同的事实、素材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对于实验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农村中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校现有条件下能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创造性地开发一些有利于学生今后开展生产实践的生物技术实验内容。如:新课程高中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共有14个二级主题,学生和教师只要从其中选择5-7个内容研修,即可达到要求,获得2学分。所以农村中学可以选择与学校条件相符的内容进行教学,如选取“腐乳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地方的生产特点开发相应的校本实验课程,如开展“水果的腌制”、“食用菌的培养”、“果树嫁接技术”等生物技术实验。这样,不仅能较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充分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农村中学应以新课改为契机,致力于校本生物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办出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的特色。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农村中学要致力于生物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比如:

1)鼓励在职进修,逐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农村中学要吸引外来人才比较困难,所以提高本校教师的素质的有效办法是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要积极组织生物学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提高生物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上不可替代的作用,转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做法,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实验,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生物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农村中学要通过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师要积极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探索有效实施新课程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途径,与课改同成长。

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是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1)勤于动脑,因陋就简,开足实验。尽管一些农村中学还无条件装备实验室或缺乏实验器材,但只要教师思想重视,敢于创新,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低成本实验,很多生物学实验还是能够正常进行。如:以教室为实验室,以学生文具(如文具小刀、圆规等)为“解剖器”,开展一系列的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又如:利用自制的接种箱、无菌箱开展植物的组织培养实验;再如:利用废弃的有螺旋盖的透明饮料瓶,开展小生态瓶的制作实验,等等。只要开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农村生物学实验同样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扬长补弱。农村中学虽然实验设施设备落后于城市,却有城区无法比拟的生物资源,如能因地制宜,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完全可以变弱势为优势,保障生物学实验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经费问题,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我区的一些农村中学,在学校投入很少的情况,利用学校的闲置角落,自己规划,建成可以与重点中学相媲美的生物园。他们在生物园里建设了蔬菜区、果树区、水生生物区、动物饲养区等功能区,开展了生态农业的模拟实验;只要因地制宜,农村学校也同样能把实验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一些实验,对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的要求很高,某些实验教师也不曾做过,所以,为了保障实验教学能正常进行,农村中学要积极与所在地的医院、农科所(站)、附近城区条件较好的中学等建立联系,争取得到技术、器材、药品(试剂)等方面的支持。例如: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科所(站)、农村中养殖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田参观、实习和开展义务劳动,请农技师、专业户讲解有关无土栽培、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培养等方面的知识,为学校开展相关的实验打下基础。另外,城乡学校之间可以开展合作,互相促进。由于农村学校在传统生物技术实验(如腐乳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等)方面有优势,而城区学校则在生化实验、组织培养等条件要求较高的实验方面有优势,所以,城乡之间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引导学生质疑 抵达语文课堂新境界 下一篇: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