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对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影响

时间:2022-04-11 04:03:07

浅谈《周易》对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影响

摘要:《周易》历来被尊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易学哲学在各个层面多个范畴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无论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造型还是细部装饰, ,无不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韵味,无不蕴含着易学哲学的古奥深蕴,无不闪耀着易学哲学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的光辉。

关键词:周易 营城 思想 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周代之前,据一些史学家们研究,卦如同结绳,是原始社会人记数的一种工具,后转化为固定的一种符号。《周易》据说是由周文王演绎而成的,它是解释八卦占卜结果的一部书。

1.数理观念的营城思想

排列组合是古代的“几何学”、“代数学”和“计算拓学”。从建筑学角度来看,既然绝了空间构图中

特克斯县

的对仗序列和方位观念。这几个方面中,首先是几何代数的排列,结果取用了“三”为基本数,进行搭配成为8个基础卦,在发展两组成一列成为64个组卦。而其中都有对序,即乾对坤,震对艮,离对坎,兑对巽。说明古代人的数理观念是非常深厚的。

例如今天的特克斯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八卦城”,在两宋时期,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西域向大汉指教治国扶民方略和长生不老之道。在途中被特克斯的山之刚气、川之柔顺、水之盛脉所动,便在此作为”八卦城”的风水核心,确定了坎北、离南、震东、兑西四个方位,便形成了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雏形。经后人进一步建造,形成了八卦城现在的街道。

2.“象天法地” 的营城思想

把哲学上的“观物取象”运用到处理空间观念上。“观物取象”用是哲学归纳自然方法,即由物转变为抽象思维,形成高层次认识观念;而“象天法地”——模仿上天,效仿大地,用的是抽象思维转变为现实物质环境的反推“返原”方法。

平江府图

这种象天法地的象征主义规划思考,在古代城市规划中运用的例子是较多的,例如: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筑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成大城,有陆门八,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苏州城建城2500多年,城址基本未变,城门的开法有象天法地之意,当是有依据而可信的。例如苏州的阊门,象征通天之意,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方位朝向楚国,亦称破楚门,又像破楚之意,都是象征主义筑城之法。

3“形胜”环境规划观念的形成

“形胜”即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它与象天法地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高的归纳。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曾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途径健康,在长江边上观察健康的地理山川形势,赞叹道:“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并用这种思想说服了吴国君主孙权,将国都从镇江迁到健康。

4“象”“数”关系重要性的建立

从表面上看,我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呈现着大量追求“数理”的现象。如古代城池的长度,城墙的高度、垛口的数目、台阶的数量、铺地石块的数目等等。

从本质上看,数确实是一种“数”“象”相因的哲学观念,有特定的含义。

数目“一”含义。“一”在古人眼里是崇高性统一性的观念,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目。“一”是浑然一体,是“太一”、“一元”、“太极”。“一”就是代表天地宇宙的总体。在建筑设计中,“一”代表一种唯我独尊的中心地位,是哲学理性主义的观念。

数目“二”含义。它不再是两个一简单的相加。而是指阴阳两极,两个对称世界万物变化依据的两个“物”。“二”与“一”的特定含义,可能是有八卦的排列组合和阴爻、阳爻的命名而引起的。“一”是宇宙的总体,即世界在形成时的“混沌”状态,即“无极而太极”的一元时代。其后产生了阴与阳两性的运上动,即符号“— —”和“—”。所以,“一”是不变的,“二”是变化的。在处理关系上,一位于中央,二是成对的,是最小的偶数,附属于一。“二”的变化不能离其“宗”,“宗”就是天地宇宙。

数目“三”含义。“三”是奇数,而且是“一”与“二”之和。它象征吉。八卦中每个卦都是由三个符号组成。城市中的“三大殿”“三座门”、“蓬莱三岛”等等,都是吉利的象征。

“四”一般代表四时四方,象征天体四季变化,设城门都是四门或八门。

“五”在创立“金、木、水、火、土”五行替代观念中,赋予特殊的含义,成为世界基本物质的统称,如社稷坛中设有五色土,即象征普天下的土地,五色是颜色的统称。

“六”是八卦的专用名词之一,在周易八卦中,奇数称为阳,偶数称为阴。一个组卦共有六个爻,故称六位,阴爻又叫做“六”,使六成为一个吉利的数目。在明清故宫中,中央三大殿,使用了奇数三,

东西两侧则六宫,使用了偶数六,可能是附和周易阴阳奇偶的匹配关系。

“七”代表七夕;“八”代表八卦、八风;“九”是单数中的最多数目,又是八卦中的阳爻,所以意义重要,古时用九代表多数数之意;“十二”代表各种各样事物,如一年有十二个月令,人的属相有十二生肖;数目比较大的,如二十四、三十六、四十九、六十四、一百零八等等,也代表着特定的含义,有的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发展,也赋予相类似的“以数示象”之意,如在佛教寺庙中,常使用二十四和一百零八数目,地狱有二十四层,上西天有一百零八个台阶。

由于古人有意识地运用数象的关系,在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建筑群的排列组合,一方面追求以数吉象,另一方面解决排列的有主有次等关系,使其尽量在无限循环的组合之中,仍可以找出序数的一些规律,造成了轴称、对称、院落等组合方式,这是形成古代城市平面布局向着规格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董鉴汉.中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2]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

[4]龙彬.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传统精髓钩沉〔J〕.城市规划汇刊,1998,6:42-4

[5]高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J].建筑论坛,2002,4:19-21

[6]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碳化的预防和控制要点 下一篇:三拱连续钢拱梁落梁及体系转化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