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生作文想象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1 02:50:18

浅谈技校生作文想象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技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技校语文老师在提到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一个“难”字;技校生普遍视写作为畏途,写出来的作文不是陈词滥调,缺乏新意,就是语言干瘪,内容空洞。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学生想象力的不足有着很大关系。本文结合技校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想象能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所谓想象是指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通过原有的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1、优秀的作文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想象力的人,脑中宛若有活水,涟漪波澜,层出不穷。例如,在写“环保”主题时,有的同学当了“地球”的代言人,有的同学会借助“气候变暖” 控诉环境的恶劣。这就是学生丰富的想象的成果,是一种再创造。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要有语言的表述水平,还要有精粹的思想,否则也就如同一具腐尸。而这些精粹的思想从何而来?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缺乏想象力,又何来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才能在下笔时如天马行空,让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奋力翱翔。

2、想象力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作文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又是以听、说、读的积累为基础,以写的能力为目标的。但现在的技校生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不是在写作中当了“逃兵”,就是随便写几句应付老师。无论老师如何的启发,学生的基础及其特有的成长环境致使他们无法达到老师的期望值。但实际上他们身上还是有想象潜能可挖的。例如,当提问刚进的一年级学生见到“水”会联想到什么时,50多人的班级中竟无人回答。最后我换个角度启发,让学生列举一些关于水的格言警句之类,学生们才话如泉涌,七嘴八舌道出了许多名句,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若水”“滴水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然后我问学生,这些关于水的名句各包含了水什么样的品质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从这些名句中提炼出了水的或博大或纯洁或力量的精神品质。

技校生本来就容易自暴自弃,薄弱的语文基础也使得他们对作文存在着惯性的排斥心理。但是,如果让他们用“说”来表达思想,他们倒是非常乐意的。学生的思维一旦活跃起来,便可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借助“说”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振翅高飞,无疑也是激发他们的想象的一种方式。如此日积月累,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写作想象力。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活动。它不仅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大部分诗歌散文音韵华美,读来朗朗上口,如《致橡树》、《再别康桥》、《荷塘月色》《永远的蝴蝶》等。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亲近了文本,在不知不觉中一切内容与理法都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宝贵的一种境界。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法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师要善于朗读,并善于指导学生朗读。如果教师都把课文读得干瘪吃力,怎么能使学生对语文朗读有兴趣呢?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备好朗读课,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氛围。就《致橡树》一诗而言,备朗读课时就应该抓住重点段落,细读慢嚼,边读边品味,深入领会诗人每一部分的内在情感。当读到“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一句时,应要求学生读出男性坚强有力的阳刚之美;当读到“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一句时,应要求学生读出女性缠绵婉转的阴柔之美。当然也可以让学生用一种腔调读,以比较其效果。

其实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体验的过程就产生了兴趣。课后让学生朗读自己以前的作品,思考是否融入了真情。再让同学们交换朗读彼此的作品,看看别人的文章能否打动自己,是什么地方打动了自己,最后让大家在课堂上交流体会,通过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作文能力的。传统作文教学一直强调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学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朗读感悟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想象力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办法。

2、以“说”带“写”,仿写、续写、改写,是培养想象力的又一捷径。

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过:“仿写,能够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迈出重要的一步。”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揣摩本文生动优美的句子,我让学生仿写这样一个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话用两个喻体“明珠”和“星星”来描写本体“白花”。我要求学生仿照示例,以“歌声”为对象,用两个喻体来描绘它,力求准确、形象、新颖,并注意表达的简明、连贯。这时学生有了一个参照,比随意写的句子生动了许多,经过构思,大多数同学都写出了自己满意的句子。最精致的如:“远处的歌声,悠扬婉转,仿佛是那山间或急或缓的流水,又像是或高或低的羊肠小道。”除了仿写句子,还可以仿写课文的文体,课文的开头、结尾等等。如此持之以恒,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凭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在课堂上师生心流,而要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在作文时就必须要有“题可“想”,有“象”可“想”,有的放矢了。以“说”带“写”的形式,往往可以避免作文教学进入尴尬境地。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同学的口才都是不错的,可当用笔来表达时便如同“哑巴吃黄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语言材料,启发学生的想象。例如《项链》一课,原文以省略号结尾耐人寻味,意犹未尽。借助作者留下的这块“艺术空白”,我让学生大胆设想玛蒂尔德的表情和对白。虽是口头表达,却也精彩纷呈。所以,当我们要求学生续写或改写小说故事时,他们就能以“口”代“手”、以“说”代“写”,放飞思想,纵横驰骋了。

3、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凭借形象材料,创建轻松的想象氛围。

过去,每当一提到写作文,学生的情绪总会莫名的低沉,显得疲惫不堪。如此的课堂氛围,又如何期待学生会有好的作品?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能束缚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要点、埋头苦干”的公式,而应建设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并凭借形象直观的材料,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构想生动的画面。有一次课间操时间,因郊区有农民在烧秸秆,操场上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鼻刺眼的味道,学生们一边诅咒一边往教室里撤,并紧闭门窗。我正要上课,见此情境,我决定就地取材,启发大家即兴作文。我问学生,为什么政府三令五申,也加大了巡查力度,还实行了处罚措施,怎么就遏制不了农民焚烧秸秆呢?大家有什么破解的好方法吗?班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自然知晓其中原因,听我一说,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最后的破解方法是,政府应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改堵为疏,实行经济上疏导、补贴、奖励政策,鼓励企业收购秸秆,化害为利,政府自始至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秆现象。最后我让学生就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经充分调动,大家兴致很高,文思泉涌,一篇篇闪着思想火花的作文脱颖而出,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学生们心中油然而生。虽然课后发现学生文笔表达能力欠缺,但想象的翅膀已经张开。

总之,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指导学生多思、多实践。实践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想象的唯一源泉。学生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才能探取智慧的明珠。而教师对学生的及时点拨与赏识是学生乐于想象、勤于想象的动力。可见,我们要培养新人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是不可缺欠的一环。

上一篇:非洲喀麦隆山区公路施工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二次设计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