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学"和"习"

时间:2022-04-11 11:39:17

浅谈小学数学的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社会实际生活相接轨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和"习"相结合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掌握解题技巧的根本方法。小学生具有好问好学的天性,作为教师生应该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份天性,真正调动起学生"学"的积极性,再把"学"和"习"都同时融入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时代色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和"习" 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与社会实际生活相接轨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譬如,我们要修建一个水池,那我们就得计算出它要用多少原材料,需要多少资金。如果你数学很差,你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卖鸡蛋,也要会算帐"。这足以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水平呢?笔者认为,"学"和"习"相结合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掌握解题技巧的根本方法。

1."学"

"学"是学好数学的根本方法之一,当你拿到一道题目时,首先,你必须是去想这道题该怎么学,学什么呢?要学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学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学技巧。学得越多,逻辑思维能力就越强,头脑就越灵活,这样解题就容易多了。其次,去想有这些题目只要多动脑筋想,就会产生"一题多解"之效。例如: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四分之一,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

解法一:

想:把全世界的丹顶鹤只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剩下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即2000-2000×1/4.

解法二:

想:把全世界的丹顶鹤只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就可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即2000×(1-1/4).

又如,小学《数学》第十一册66页例2:一个水果店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50千克,第二次运了70千克,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1/4,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解法一:用方程解

想:这批水果的1/4等于两次的水果的和。

解:设这批水果有X千克。

1/4X=50+70

解法二:用算术方法解

想:把这批水果看作单位"1"。先求这两次运了多少千克,再求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即:(50+70)÷1/4.

第三,教师归纳,从以上两题说明,应该多学多想,要重视鼓励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认真审题,进行思考,这对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2."习"

"习"是巩固好数学的关键。数学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技能。因此,只去学解题的技巧还不行,还必须去复习巩固。只有通过长期的复习巩固才能掌握它,这就像牛吃草一样,首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再来慢慢的回味,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学了不去认真的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只有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复习巩固,才能使自己达到掌握得牢固的地点。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及时巩固提高。由于学生刚接触分数的基本性质,因而在教学前可布置一些有关的预习题,如100÷20=(100÷ )÷(20÷ ),(3×5)÷(5× )=3÷5,教学后出示一类:1/2=1×( )/2×2=( )/4,1/3=1×( )/3×( )=( )/12,6/12=6÷( )/12÷3=( )/4,30÷150=( )5,另一类:3/4=( )/12,9/18=( )/2等练习题进行复习巩固。

通过这类练习进行复习巩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的好习惯。

3."学"和"习"要相互结合

"学"和"习"是学好数学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习"是不符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眼高手低。当你已经学到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不断地复习已学到的知识,因为只有多预习、多学习、多复习,把"学"和"习"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问好学的天性,作为教师生应该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份天性,真正调动起学生"学"的积极性,再把"学"和"习"都同时融入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时代色彩。

总而言之,作为老师既要让学生"学会",也要让学生"会学",创造出适合于他们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老师只是一盏指路的灯,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上一篇:准确"把脉",依纲据本,科学讲评 下一篇: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