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构建的研究

时间:2022-04-11 11:15:58

关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构建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多民族社区――成都市浆洗街民族社区发展中探索经验的总结,从而进一步认识城市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以此为基对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既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The impact of chengdu JiangXi stree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ommunity and explorating experience are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us we found the difficulties of developing in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in the city ulteriorly,and acquired pertinently suggestion for the problem of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in the city.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provide for other citie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ommunity multi-ethnic reference.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 浆洗街社区 少数民族

Key Words:many minority communities community of JiangXi street minorities

作者简介:杨西(1985―),女,重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发展政治学。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成员逐渐涌向大城市,在大城市的不同区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具有社区性质的小型社会,这就是城市多民族社区,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成都等特大型城市最为典型,它的出现使得城市民族关系变得复杂而敏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具有不同、不同风俗习惯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各民族成员生活在同一城市社区,自然会产生社区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这是多民族聚居产生的相对积极的方面,但是,在看到文化多元性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每一种文化的排他性决定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摩擦和矛盾产生的必然性,这是对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

一、成都市浆洗街社区的基本概况

浆洗街社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面积约0.4平方公里,辖区内写字楼林立,街道繁华,交通发达。驻区单位9个,其中部队单位4个,医院1个,学校1所。辖区内物管公司10家,居民院落16个,主要街道7条,沿街商家店铺630多家。社区现有企交退管人员80人,残疾人51人,低保户70户,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28人。社区常驻人口3700户,户籍人口总数7800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社区内散居着5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比例分别为汉族百分之四十,藏族百分之四十,其他民族占百分之二十。社区流动人口较多,每年人均流量在100万以上,居成都市第一。这既给社区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给社区管理、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等工作增加了压力。

二、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的经验探索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浆洗街社区通过采取各项有力的措施,使社区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社区稳定与和谐奠定了基础。

(一)三级网络运行机制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

根据社区内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较多,居住相对集中等特点,社区建立了民族工作“三级网络”机制,形成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社区民族工作联络站三级工作网络。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面对社区群众,在向他们宣传政策的同时,还要把在群众中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社区,这对社区的良性运转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这样的三级民族工作网络的建立,大量减少了民族纠纷和突发事件的产生,切实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对于社区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二)流动人口的制度纳入促进了社区稳定

针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多又乱的情况,社区与各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制定了定期联系制度,每季度由派出所、社区和甘孜州驻蓉机构人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社区治安情况,征求大家对社区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行沟通协调,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流动频繁的人员,进行双向管理,编写各类资料译成各种少数民族文字,使他们了解各项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法规,尽快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三)优质服务和文娱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大氛围

近年来,浆洗街社区以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奠定了社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对于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在成都的就业、子女入学、家庭生活困难等等问题,社区总会优先考虑,开展各种帮扶与捐赠的活动,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在各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社区会与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各少数民族驻蓉单位进行联谊,共庆民族节日,使他们在活动中彼此熟悉又加深了友谊,促进了社区的团结和稳定。

(四)以法为准,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了民族纠纷

由于各民族成员不同的文化背景,共处一个社区不了避免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民族纠纷。对于此类情况,近几年,浆洗街社区始终以法为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处理民族工作,在处理具体的纠纷中,既注意把握大原则,又充分考虑到民族的特殊性,妥善处理了涉及少数民族人员因经济、治安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 增进了社区内民族团结。

三、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中存在的难点

(一)社区外来少数民族的周期性涌入

由于浆洗街社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历来是、甘孜、阿坝等地区少数民族人员来蓉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区域,所以外来人员流动十分频繁。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浆洗街街道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2007年高涨到近100万人次,如下图:

浆洗街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示意图(单位:万人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社区稳定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常在街道乱设摊点或者无照经营,不服从工商部门的管理,给社区有序管理制造了一定的障碍;第二,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由于语言和自身文化等原因,找不到工作,于是从事盗劫、抢夺、诈骗以及机动车砸车窗拎包等犯罪活动;第三,这些流动少数民族的福利、医疗、社会保障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享受不到。这些现象都给社区民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对有了更多的诉求,但目前成都市清真寺数量较少,也没有藏传佛教寺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二)民族纠纷与冲突

在城市的多民族社区,既然存在多民族,就必然存在民族问题。在浆洗街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中,不时会引发一些民族纠纷和冲突,虽然基本上没有因差异而产生矛盾,但是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融和。如一些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尊重,表现出一些歧视少数民族、伤害民族群众感情的言行、出租车对藏族群众“拒载”的现象等等,这些行为都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容易引起民族纠纷甚至上升为民族矛盾。

(三)社区内民族信仰与支持

虽然社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带来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民族融合,但是我们也该看到,每一种文化的个性决定了文化的排他性,他们在日常交往中出现不同信仰和文化的碰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中各民族的融和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文化习俗、的碰撞摩擦如果不能得到正向引导,会对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何保证各种民族信仰在社区内的求同存异,这对于构建多民族和谐社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对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建议及思考

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城市民族社区建设 是进行全面的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

第一,转变工作思路,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社区建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大多散落在城市大大小小的社区里,不便于管理和提供服务。社区管理者要转变以前的工作思路,依托社区,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建立起社区档案,对每一个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和外来人口务工证,来摸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经济收入、就业情况等关键问题,这不仅方便了社区的及时统计和有效管理,而且还易于让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适应情况,从而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确立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理念。通常,整合一个社区的良好关系网络的是其社区文化,城市多民族社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体,其构建更需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来开展。一方面,社区要为具有不同价值积淀的各族居民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和谐文化氛围,大力宣传“和而不同”文化理念,以使社区居民逐渐树立起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繁荣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忽视。在城市多民族社区里,传统民族文化更是接受着现代化和他民族文化的冲撞,那么在这样的文化软环境里保持本民族传统行为方式中的精华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建立和健全城市多民族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议由政府组织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在社区内或者附近修筑清真寺、提供社区就业与培训等设施,来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单位、学校的现成资源, 为社区和谐文化构建提供物质支撑;二是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除了各民族节日的大型节庆活动外,还可以举办茶话会、健身操等多种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三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社区运作机制。由政府牵头,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非政府组织的中间作用,并启用起少数民族干部,有效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干部和群众由于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矛盾纠纷。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始终以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为重,兼顾民族文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城市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变为现实。同时该看到的是,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全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跃翔,卞莉.民族团结花绽放(浆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系列报道之一).武侯区新闻中心,2008-04-08.

[2]贾秀兰等.成都市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街道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

[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从城市中社会调查的高拒访率看城市性 下一篇:游戏教学法在我校足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实验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