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应以“师德为先”

时间:2022-04-11 04:31:28

教师专业发展应以“师德为先”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受到市场经济、网络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加之人们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日趋功利化,学校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应试能力被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上世纪末期,教师教育改革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但是人们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至今还存在不小偏差,认为教师专业化就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事实上,教师专业化的指标体系中包含师德建设,它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要素。

一、要道德地面对新的社会发展

1.社会的大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既要提高教育质量,又要面对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既要坚持重德的文化传统,又要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程度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习效率,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道德地把握信息的价值和方向:一方面,网络时代,文化多元,传统道德的遵循并非易事,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越发地重要,而教师自身的这种能力与道德,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取向的道德判断;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下海量信息轮番轰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之间的矛盾无法回避,教师自身能否经受住市场经济和金钱物质的考验,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挑战。

2.终身学习教育的实施需要道德层面的支撑。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国家均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终身学习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终身学习包括教师职业行为、受教育者学习行为两个方面。教师要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终身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前提是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与提高,要持续地发展、超越和完善自己。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所面对的受教育者具有思想性和动态性,教师本身和受教育者又同时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如何对待终身学习,如何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对教师教育责任的担当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3.全民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时代要求。全民教育自1990年由“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后,被世界各国接受并认可,国际上纷纷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全民教育旨在满足所有儿童基本教育学习的需要,提倡儿童入学机会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全民教育要求作为教育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所有儿童,关心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对儿童实行人文关怀,不放弃任何一个儿童。在新形势下,教师面对全体儿童,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如何一视同仁、同等尊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

二、立足专业,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帮助儿童形成发现生活意义的能力。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道德性。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职业道德成长的重要性,这是道德提升的前提。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负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必须受到重视,在这个从幼稚向成熟转化的过程中,要帮儿童分析事物、明辨是非、完善认知。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教师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因而教师要以人文精神和人的发展理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灵魂与核心来进行自我塑造。

其次,要认识到教师必须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今天的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社会要求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要求,适应这种变化,瞄准教育活动目标,不仅教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适合社会的新发展。

再其次,要认识到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学生尽管在意志、性格、个性上还不成熟,但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儿童同样具有法律保护的尊严和权利。教师要充分学习和了解法律赋予儿童的权利,创造民主氛围,杜绝粗暴的专制做法;尊重每一个儿童,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儿童,给予儿童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的全方位关爱。

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要在教书育人中来建设。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教学中养成和提升的。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完善,是一个从教学行为转化为职业道德观再体现在职业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观、道德行为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渗透着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个人观念在一定场景中的体现,反映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这种理解即被带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并呈现特定的教育实践情境和效果。如果一位教师把教育看成是一个人终身的活动,那他就会把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看得非常重要。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是在与学生相处中养成和完善的。教师的一切道德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与学生共处的教育领域中生成的。教师获得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机会,依赖于日常师生间的互动,在频繁的互动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才会得以修养。从另一个侧面看,不断地修养职业道德,不断地净化心灵,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也是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基本追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是个双向收获的过程,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的道德面貌得到了完善。教师与学生构成了相互提升、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三,教师间的学习能够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教师不是简单的个体,而是由一个庞大的组织构成,因而教师个体间的相互切磋、探讨、交流,才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的。教师间尽可能地组成团队,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让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在合作中竞争,锻炼教师处理个人与组织、竞争与合作、义与利等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提高要在社会大环境中来完成,实践与反思是师德养成和提升的关键。因此,“实践+反思”是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一种范式。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号12YJC800119

上一篇:揭秘凯翼 27期 下一篇:变异教学实验:基础教育引进创新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