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11 01:58:10

数据库系统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双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系统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方法到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做了详细叙述,最后总结了该课程改革的收获与不足。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双语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和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1-3]。数据库技术作为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简称CCC2002)中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至2004年起成为我校信息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生首批开展的双语教学试点课程。过去4年我们以培养既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双语为手段,配合本科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总结了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这将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得到改善提高。

1数据库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在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4]。我国当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支撑基础和软件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其应用领域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发现的需求,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劲头。当前数据库相关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书籍和资料等,大多为外文制品,只有具有双语能力才能真正把握该学科的前沿与方向[5]。

2数据库系统双语教学的实施

2.1明确教改思路与理念

该课程教授的对象是大三学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与沟通能力。由于自身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开展双语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身英语水平等具体情况,决定其具体模式,并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从而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

2.1.1关于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合适的教材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选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数据库系统概念》(第5版 影印版)。该教材与我国数据库教学大纲一致性较好,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当代数据库技术前沿的发展,遵循现代计算机教学规律,英语纯正地道。但是该教材也面临一些问题:篇幅过长(达1 064页),涵盖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内容。在目前72学时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完全理解其全部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根据国内数据库教学大纲的安排,对章节内容在难易层次上做了划分,将教学内容定位于数据库系统基础篇,包括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理论、事务管理五大组成部分。而有关数据存储和查询实现、对象数据库和XML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更高级的内容只提供给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外学习。

2.1.2关于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各种数据模型的特点,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内容;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动向,以指导今后的应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数据库的原理知识和实用工具动手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

把专业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将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渗透。积极使用英语教学,但不要求学生在在词汇和语法上做过多的纠缠,只要求学生能够读懂,理解课程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2.1.3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前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学生来说,面对枯燥的专业知识和大量数据库英语词汇,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有不少的同学为了减轻学习的压力,索性直接阅读中文教材。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把握如下几点:首先,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是“双语人才”。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等等。因此,工作难度和压力比过去要大许多,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要准确把握中文和英文的关系。双语教学不等同于英语教学。虽然我们强调用英文的思维方式来阅读和表达专业知识,但是绝不能忽视第一语言的母语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为此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适当缩小英文上课的比例,从5%~10%开始,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增大英文比例。

2.2准备课件与案例资料

数据库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基础理论内容较多,一些概念性内容和经典理论不容易理解,例如关系模式、关系运算、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等知识。为了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突出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拿来主义”,对与该教材配套的1 000多张英文版电子教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该电子教案以标准的科技英语形式涵盖了全部的教学内容,同时配以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生动性及趣味性,避免了在板书中容易出现的英语书写和表达错误,显著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了配合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我们对PPT中的部分内容做了删除和修改:通过加粗、注释中文强调重点词汇;采用不时穿插小练习(practice)以增加课件的交互性,使学生每学完一部分知识都有一定思考与消化知识的空间。另外,对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比如书写关系代数表达式、SQL语句等内容,尽量板书在黑板上而不以PPT的形式呈现。实践发现,教师适当的在黑板上以示范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CASE WORK(案例)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该课程为例,该书以一个银行运行实例来将许多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包含了对一个相对完整银行系统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应用与开发、运行与维护等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而言,将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形象连贯的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有利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了更进一步的发挥案例教学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在数据库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简单网上机票订购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前期的准备阶段,通过了解当前的教学背景,及课程中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由知识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方法,编写了一套全英文的实践教学材料。

2.3课堂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有其特殊性。双语教学的实质是研究型教学模式,旨在全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己探求知识,更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3.1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双语教学应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他们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不少同学觉得自学有困难,比如英语词汇量大、专业词汇不够等,知识获取远不比课堂上来的直接。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一些自学的建议:提前至少阅读每章的Introduction和Summary,大体上把握这一章的基本内容;要能对Review Terms中的专业词汇会读,会写,理解其含义,并能用英出解释;阅读Bibliographical Notes,了解相关研究背景与历史;能够完成1~2题Practice Exercises。

2.3.2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它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中,任务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的表现,是教学目标实现所依托的直观形式。因此教师要纵观整个课程,充分发掘教材因素,精心设计探索性问题,把握好时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机会。问题可采用课本后面的基本练习题,也可根据课本内容自编题目。然后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组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由学生自己“战斗过关”。比如教学Transaction(事务)这一章时,教师先布置一下几道思考题:

1)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action?

2)What is the function of ACID properties of transaction?

3)How to test for serialization?

理解上述问题后,完成下列练习:

1)Database-system implements hav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ACID properties than have file-system implements. Why might this be the case?

2)Consider the precedence graph of figure 1. Is the corresponding schedule conflict serializable? Explain your answer.

Figure 1

理解上面两道题后,再拟定适当题目组织学生讨论:

1)Explai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erms serial schedule and serializable schedule?

2)Why do database system support concurrent execution of transactions, in spite of the extra programming effort needed to ensure that concurrent execution does not cause any problems?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事务的四个性质:原子性(A)、一致性(C)、隔离性(I)、持久性(D)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给定的调度是否是可串行化调度。这些知识为接下来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机制和恢复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能力稍差的同学先允许用中文思考和回答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英文的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要求用英文进行表达与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质疑、自主讨论,不仅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且激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3.3组织讨论和演讲

我们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创设学生能够进行语言实践的情境。针对理论课和实验课中的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比如对查询:Find all customers who have both an account and a loan at the Perryridge branch,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写出不同的SQL语句。有的采用嵌套子查询,有的采用集合操作,有的还使用视图。在这些方法之中,到底哪些方法更优?又是基于什么理由?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挑选出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当然这需要学生预先准备好材料,组织好语言,提供有说明力的证明。有时候还成为了一场小的英语辩论赛,他们各抒己见,争锋相对。教师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实施成效上来看,这样的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会避免那种学生只能解决课堂和试卷上出现的问题,仅停留在书本和字面上的双语学习,而且让学生所获得的是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发展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的运用。同时在运用双语进行主题的交流和讨论中,能弘扬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和情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3.4课外上机实验与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每次理论讲解后,都安排有课外习题,以供学生在实验课上完成。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使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对数据库的学习尤为重要。为了与理论教学协调同步,在时间和内容上很好的衔接,笔者编写了一套《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遇到的问题等写在实验报告中,教师认真、及时点评指导。此外,在课程结束时,还要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项目。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案例,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实践过程。鼓励学生在课题开发过程中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图书馆、老师、网络论坛等。学习和实践数据库开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通过课题的开发过程,促使学生讲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的开发中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巩固提高。最后在实现系统的基础上,需提交一份英文课程设计报告。课堂上通过样例的讲解,指导学生撰写报告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过程。如章节的编排、字体和字号的规范、内容的层次性,语言的表达等,以培养学生撰写软件工程文档和英文论文的能力。

2.4考核形式

为增强教学效果,科学合理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了课堂练习、作业、论文、演讲、考卷、考勤等内容构成的数据库双语教学考核体系,以有效的保证良好的双语教学质量。在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后要求学生使用标准的数据库专业术语进行书面总结。因为教材提供了一个简单的Summary,因此学生可借以参考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课堂内容还规范了学生英语表达方式。该项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10%。其次要求用英文撰写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用英语研究思考科学问题能力,为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下基础。该项成绩在总评成绩的20%。再者,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就教学相关内容进行一次英语演讲或讨论,从英文表达方式、语言是否流利、讨论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该成绩以5%计入总评。最后,有别于一般计算机专业课考核方法(期末成绩占70%),该双语课程期末成绩占60%。期末试卷采用全英文考卷,旨在考查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数据库应用的相关策略。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并可酌情予以加分。

3实施效果

为进行双语教学研究,笔者已在三个学期担任8个教学班的数据库系统双语教学:2004级信息学院软件工程1~3班、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班;2005级信息学院软件软件工程1~3班、网络工程1~3班、软件学院软件工程5~8班;2006级信息学院网络工程1~3班、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8班。结果表明,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展英文文献的阅读量,锻炼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并提高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上一篇:计算机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