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论文: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探析

时间:2022-04-11 01:40:34

社会影响论文: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探析

作者:尹丽娟 胡龙华 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是能够起到一种充分有效的激励作用的,因为它符合人的利益驱动的本性,因而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潜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道德失范使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但这种重新配置资源却是以严重社会不公为代价的,它使极少数人以非法的手段聚敛起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使弱势群体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其结果必然是加速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使贫富差距更为悬殊。而这种结果,对于位置较低阶层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公的,这必然会使其产生诸如不满、怨恨甚至是反抗的情绪,以至于造成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恶性互动,这对于有效的尤其是持续的社会合作十分不利,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威胁社会的安全运行。如前所述,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发生的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它是对社会现有的制度约束体系和道德原则、规范的一种违背和破坏。而在更深层次上,从人的角度来看,它是人们道德信仰失落的表现。

当前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较为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不仅是一种静止的、阻碍社会良性运行的障碍,而且是一种具有能动力量的社会破坏力量。因为从现象上看它是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某种违背,从实质上来看,却是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不认同甚至是否定。它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意义系统的动摇和失落,另一方面,在其“失范”的过程中,不但会不断侵蚀着“失范者”自身的价值观念,而且还会对社会其他成员的行为与观念起到某种消极的示范作用,甚至会以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对社会精神和社会价值体系提出挑战。也就是说,道德失范会引发人们和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在现象层面上,它显现为“道德失范”。在实质上,它是一种关于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的精神危机。道德信仰危机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道德信仰危机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道德作为调节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实质上所调节的是关于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伦理关系。换句话说,道德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态度,它表明了“应该”如何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个“应该”就是大众所普遍认定的“公平”、“合理”和“正义”,它分配了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预制了理想的社会关系与基本秩序。能够按照“应该”标准做人做事的人被认为是具有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人,而能够体现和贯彻这些“公平”、“合理”和“正义”的社会就被认为是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而一旦人们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置道德于不顾,任意践踏道德规范,就必然会危害人们之间的正常的、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影响社会的基本秩序,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其次,道德信仰危机影响了社会安定和团结。对于社会群体来说,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会产生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是真正维系整个群体的纽带,因为它使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产生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凝聚力,从而形成坚强的群体。“信仰的作用从理论的高度可以概括为‘凝聚力’三个字。正是这种凝聚力规约着人们的选择,使人们在多元的人生道路面前毫不犹豫地走向正确之路,而且确信这种选择是最佳选择。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而一旦发生了道德信仰危机,人们就失去了共同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就必然涣散人们之间的内聚力和凝聚力,这使得社会机体得以整合和维系的力量被削弱,同时也会破坏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认同,最终将会影响人际关系团结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于处于道德信仰危机的个人来说,他们的道德情感处于麻木、困惑或缺失的状态,相应地其道德生活的动力也处于欠缺或扭曲的状态。其行为选择不是出于责任心或道德义务感,而是出于对个人利害得失的权衡,对于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事,即使对他人和社会大有裨益,他们也不愿去做。其行为选择的主导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趋利,二是避害。

总之,在不同领域里的道德失范现象,一方面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会使人们对社会现状更为不满,而这种对社会不满的情绪积聚到超过社会承受力度的时候,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使社会整体结构与秩序发生紊乱甚至是畸变,进而威胁社会的安全,也会破坏与瓦解当前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付诸的各种努力。最后,道德信仰危机败坏了社会风尚和秩序。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道德情感逐渐麻木、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价值系统的崇敬感、神圣感没有了,而新的道德理想的召唤和约束还没有建立,人们普遍感到困惑、迷茫、彷徨、焦虑甚至是理想和价值的幻灭。人们不再满腔热忱地称赞道德行为,不再仰慕高尚的道德人格,也不再疾恶如仇地去揭露、谴责和批判坏人坏事并与之展开斗争,而是置若罔闻、避而远之。当自己做了背德之事时,不是感到羞愧、内疚和自我谴责,而是只要不被发现和制裁就暗自庆幸。总之,当前人们这些道德情感缺位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错位伦理观的存在和蔓延,久而久之就会严重败坏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伦理秩序。而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一个社会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相应地,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上一篇:道德生活论文:道德与生活间的关联简述 下一篇:地方经济论文:当代地方经济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