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工序细节,防治裂渗通病

时间:2022-04-10 09:20:07

摘要:墙体裂缝和露台渗漏是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上不断加强,才能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本文从砌块建筑墙体裂缝及露台渗水的原因分析入手,改进工序细节,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裂缝;渗漏;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3+.2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墙体裂缝和露台渗漏是东北地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程质量顽症。在建筑产业和队伍迅猛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力量薄弱,施工人员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这些问题更加普遍。开发商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除了保证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到位,还应就这些质量通病问题进行技术成因分析,总结防治措施并贯彻到施工管理和指导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砌块建筑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砌块墙体与柱交界处的纵向裂缝

主要原因:未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墙柱间隙预留过大;砌块与柱间灰缝不饱满;砌块未达到28天养护龄期,收缩大,砂浆标号过低、与其他材料干缩不一。

预防措施:按规定长度插入墙柱拉结钢筋;砌块紧靠柱壁减小灰缝;改善砂浆和易性,保证砂浆饱满灌实;随手勾缝;控制未到养护龄期的砌块提前使用;遇沉降或伸缩期时沿墙角接触加钢筋网处理。

砌块墙体靠梁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

主要原因:砌块墙体靠梁顶端的砌块未顶严梁底,砌块干缩过大;墙与梁结合处灰缝过厚、过小等。

防治措施:保证砌块满龄期再使用,控制日砌高度和最上一层填补时间;砂浆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灰缝饱满厚度一致;靠梁底应用实心辅助砌块斜砌,顶端满铺砂浆,保证坚固密实、顶紧梁底,必要时沿墙顶与梁交界处加钢筋网处理。

砌块墙与地面交界处水平裂缝

主要原因:底层砌块筑砌未铺垫砂或砂浆不饱满致不均匀沉降。

防治措施:砌块底层满铺砂浆或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控制砂浆强度,做到饱满密实、厚度均匀一致。

女儿墙与屋面交界处裂缝

主要原因:由于室外温度变化大,直接影响砌块干湿热胀冷缩,构造不合理、施工不当;温差变化引起材料产生不同的变形,墙体产生剪应力变形。

防治措施:用钢筋网加强防裂,做好屋面女儿墙交界处,留变形缝和防水处理;严格按构造措施做好交界处砌筑,减少温度应力;凡高3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等。

砌块墙面不规则开裂及部分抹灰层脱落

主要原因:墙面抹灰层一次性过厚、二次加抹灰过早或未分层操作;出现抹灰层与砌块干湿收缩变化不一;灰浆配合比不当,基层与抹灰层粘合力差或未结合粘牢有空鼓。

防治措施:控制抹灰层厚度及抹灰砂浆配合比,冲洗砌块墙面使之有一定含水量,分层压实,防治空鼓,并赶平超厚抹灰层等。

埋设暗管、线、穿墙打洞墙体出现的裂缝

主要原因:墙面打底以后才敷设暗管线,补灰层过厚、干缩;灰浆配合比不当,用灰量过大;填实砂浆强度不够,饱满密实度差等。

防治措施:砌块墙面打底前管线穿砌块孔先预埋,如果要走砌块面层敷设,要等填塞砂浆硬化后再找平,分层抹灰,沿管线部位压紧并加钢丝网处理。

多层或高层砌块房屋楼顶1-2层出现的外墙或山墙局部无规则裂痕

主要原因:由于楼顶1-2层温差应力影响较大,往往一些设计和施工人员认为顶层房屋荷载比下面楼层小,把楼顶层砌块、砂浆强度标号降低,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防治措施:设计和施工对砌块房屋楼顶1-2层的砌块及砂浆选择,要比其下层高一个强度等级,各操作环节应当更加认真,不能马虎。同时,还要认真处理好不同地质条件的房屋基础施工,防治房屋不均匀下沉,造成局部开裂。

二、墙体裂缝处理的技术手段

一般来说,温度性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但是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承载力削弱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结构性裂缝。沉降裂缝和结构性裂缝对房屋安全影响比较大。

(一)温度性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1)屋面没有保温隔热屋的增设保温隔热层。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材料作保温层能有效控制层面板的升温。层面板温度降低下,它与墙体的温差大大缩小,能有效防止顶层墙体裂缝。

(2)对已存在的温度性裂缝且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在其裂缝稳定后用砂浆堵抹即可。

(二)沉降裂缝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当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裂缝修复。修复一般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2)当沉降裂缝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基础加固常用加大基础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

(三)结构性裂缝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于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墙体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梁承担上部荷载。

(2)结构加固补强法。对于荷载较大,砌体载面尺过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损害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载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效果。

露台渗水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东北地区常用的露台施工的工序

混凝土基层清理――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SBS防水卷材隔汽层(2厚)――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100厚,容重30千克/立方米)――1:10水泥珍珠岩找坡(最薄处3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SBS防水卷材(4厚)――C2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40厚,内配双向Φ6@150钢筋网,找平压光,每6m分缝,缝内灌密封胶)。

渗水原因分析

由于露台常受日晒雨淋和气候温差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北方的雨雪天气影响尤为严重,其表层较容易变形开裂,施工防水隔热层做得不好,则较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3.2.1基层清理不干净,容易使水泥沙浆找平层产生空鼓现象。

3.2.2防水卷材施工时,铺设不平整或搭接尺寸不够,使用的粘结材料太少或滚压时用力过大使卷材空鼓或粘结力不足造成粘贴不牢。

3.2.3防水卷材在四周墙面铺设时反边高度不够,未按有关规定压边、嵌固及钉牢,使雨水、雪融化后通过卷材内侧渗透到室内。特别是在外墙面上未设有压边凹槽,由于粉刷抹灰层较薄,稍有开裂或空鼓就会造成渗漏。

3.2.4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后,因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较薄,在长期受到日晒雨淋及温差变化的影响后,较容易产生开裂现象。

3.3、防治措施

加强对现场施工工人的监督和管理,在抹找平层之前将混凝土基层处理干净,杜绝空鼓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防止渗水产生。

SBS卷材铺设在四周墙面铺设时反边高度规范规定不得低于25cm,根据积雪厚度,适当增加反边高度至50cm-60cm,并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压边、嵌固及钉牢,粉刷抹灰层按要求涂抹,也会将此类原因造成的渗漏问题大大减少。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完后,用塑料布将地面覆盖,减少日晒雨淋的影响,对防止面层开裂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降低露台渗水的可能。

三、结束语

墙体裂缝和露台渗漏有可能是工程建设的时候形成的,也可能是日后维修保养不当造成的。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观察裂缝的形状跟走向、有无发展趋势,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确定裂缝的性质。判断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有无影响。如果不影响安全,则作简单处理即可。如影响大,则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加固处理。如确实无修缮价值,则要尽快拆除。

参考文献

[1]卫秀芳.湿陷性黄土地基建筑物墙体裂缝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3,(9):50-51.

[2]《山西建筑》.2004年第22期,29-30页.

[3]王济川.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实例鉴定与处理[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1998.

上一篇:浅谈分散压缩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在水利工程中... 下一篇: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