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时间:2022-04-10 08:28:03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摘要: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民工作的要点,也是农业工作的重点,科学、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能稳定农村,促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中的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及发证的环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土地产权制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力求找出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确权 登记发证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因此,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影响着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当前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内涵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土地产权制度概述

土地产权制度是指一切经济主体对土地的关系、由于经济主体对土地的关系而引起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所有经济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地权能制度和土地收益制度,前者主要是指经济主体对土地采取某种行为的权利的制度,后者主要是经济主体行使他的这种权利所能得到的收益如何的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可以理解为关于土地产权的合约或合同或经济关系,它还可以包括很多次级制度和再次级制度,其内容结构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土地经济领域专业化与分工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交易范围和发达程度。

当前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的划分采用“二元结构”划分,即将土地分为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中的内容与程序

1、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确权的狭义含义是指在土地登记过程中的权属审核阶段对土地权属的来源、权属性质的确认。根据中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和当前土地管理实践的要求,确权也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包括制定和完善确定土地权属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和办理土地权属的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等。土地权属确定的原则有依法原则、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的原则、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流动原则。

确权机关是指依法有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行政机关。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确权的权利主体为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说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主管是指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承办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做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办确权工作,对确权的意见和建议,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土地确权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方法:集体所有土地一般为内部使用;重复征用或划拨,以后者为准;界线与面积不吻合的,以界线为准。在土地确权时,要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行政管辖权的关系、与特殊区域内部门管理权的关系、土地权属与规划区的关系。土地权属确认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申报登记、核发证书,因此,确权主要是通过权属调查和申请土地登记、核发证书实现的。

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

行登记的制度。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的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民法理论,土地登记是一项法律制度,它的根本目的是对权利的公示。所谓公示,是指将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公开向社会公众显示。 我国的土地登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维护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同时也为土地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3、发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因此,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等有关工作。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土地管理者与所有者职能相分离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规划、土地使用政策,控制土地的供需,来调节调节土地市场的运行,打破城乡土地的二元结构,扩大土地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次,政府应取消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垄断,而制定完善、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在符合土地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可以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最后,政府应积极的强化土地筹融资管理,使土地筹融资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督力度,严格控制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行为,并规范土地纳税制度,使土地产权制度逐渐向着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发展。

2、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农民具有土地流转的权利,能够实现土地产权流向市场化。政府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流转形式,逐渐开放对流转权的限制,充分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效益。不同的地区还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将不同流转形式相结合,改进农业生产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市场规范性的建立和制定,并对土地市场中的中介活动进行约束和管制,规范市场中的各种行为,对农民的权利进行保护,确保能够加速推动土地产权向着市场的方向流转。

结语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改革和创新能够促进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能够切实的推动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深化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彻底的解决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中的各项矛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的农业向着更好、更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明.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J]. 中共党史研究,2009,01:35-41.

[2]闵桂林,祝爱武.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J]. 中国流通经济,2007,12:25-28.

[3]高小军. 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 调研世界,2004,04:13-17.

[4]熊顺聪.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浅析[J]. 特区经济,2010,08:186-187.

[5]滕卫双.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J]. 世界农业,2013,08:140-143.

上一篇:灰库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 下一篇:镇海区地面沉降监测模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