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4-09 08:32:09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8.15%、34.57%,病死率分别为16.05%、24.69%,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亚低温; 脑保护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19

1991年,朱诚、江基尧等在国际上首先证实30 ℃~34 ℃低温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有显著保护作用[1]。90年代以来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发现,33 ℃~35 ℃的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2]。目前,国内外有些医院的神经外科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常规[3]。2007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除不采用亚低温治疗措施外,其余治疗措施与治疗组相同。所有患者均为伤后24 h以内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伴颅内高压。患者均经CT确诊,并排除其他脏器损伤引起的严重休克、缺氧或窒息;排除孕妇、14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年人。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急诊入院或手术后立即采用亚低温治疗仪,对头颈部及全身进行有效降温,一般使用0.5~1 h后肛温即可降到35 ℃以下。根据肛温自动调节亚低温治疗,以维持肛温在33 ℃~35 ℃。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冬眠合剂(氯丙嗪100 mg+异丙嗪100 mg+卡肌宁200~400 mg+生理盐水500 ml),用微量泵静脉维持,或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度冷丁50 mg肌注。根据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和肌张力调整用量,以保证患者安静、无寒战为度。通常降温3~6 d,当患者颅内压正常时撤去降温物自然复温,停亚低温药。

1.3 监测指标 肛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定,良: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稍依赖帮助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差:较明显依赖或完全依赖帮助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8.15%、34.57%,病死率分别为16.05%、2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较高,亚低温脑保护疗法为重型颅脑损伤提高疗效带来了希望[4]。近年以来,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也发现,33 ℃~35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2]。目前,国内外有些医院的神经外科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3]。

3.2 2007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83.95%、73.31%,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8.15%、34.57%,病死率分别为16.05%、24.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说明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死亡率[5]。研究还发现,治疗组患者伤后癫痫发生率为6.17%(5/81),明显低于对照组16.05%(13/81)。

3.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是:(1)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2)改善缺血后再灌注脑损伤,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缺血脑梗死灶体积,减轻脑水肿[6]。(3)抑制内源性毒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4)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5)减少细胞结构蛋白质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1]。(6)最近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能显著减少脑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程度,为亚低温治疗颅脑伤提供了有力的病理形态学证据。

3.4 大量的实验研究已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有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受脑温高低的影响,但在低温诱导及维持治疗期间,脑温与直肠温度的差距比正常体温下更明显[7]。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伤后6 h内亚低温治疗组的GOS预后判定结果明显优于伤后超过6 h亚低温治疗组。因此笔者认为,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为了确保亚低温的疗效,应当在监测肛温的同时监测脑温。早期亚低温治疗组可以使脑组织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具有显著降低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的优点。

参 考 文 献

[1] 朱诚,江基尧.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和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1-3.

[2] 潘明远,黄少伟,罗大山,等.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杂志,2006,9(2):89-90.

[3] 胡殿雷,柳宪华,等.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脑氧代谢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3,8(2):100-101.

[4] 林福军,谢康民,奚肇庆,等.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的新认识[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1):67-68.

[5] 章翔,费舟,王占祥,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3):203-207.

[6] 黄峰平,周良辅.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后再灌注后脑血流、血脑屏障、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31-34.

[7] 冯爱琼,曾少霞,覃丽红,等.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6(2):148-149.

(收稿日期:2011-11-21)

上一篇:甲状腺癌中FAK的表达及其意义 下一篇: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