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军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

时间:2022-04-09 06:58:20

浅谈加强军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

【摘要】军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就是为实现购置目标价格这一经济型指标,促使军工企业更好地履行合同,军企双方通过开展费用设计、成本评估、控制等工作,突出管理过程,科学控制成本,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使军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价有所控、物尽所用”,实现军地双赢。

【关键词】军品 成本 监控

一、开展成本监控工作的意义

(一)降低军品采购风险

通过开展军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工作,实现军品生产成本的过程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军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避免军工企业挪用经费,恶意挤占成本,确保经费使用合理、核算准确、流向清晰、专款专用。较好地预见并降低未来军品购置目标价格风险,及时调整技术指标和经费预算,科学合理地动态管理、控制军费开支,提高军费使用效益。

(二)为开展后续军品审价工作收集信息

通过开展军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了解军品的技术状态,收集、整理军工企业资金状况、价格资料、成本管理等信息,并建立数据库,为未来开展其它军品的审价工作收集信息。

(三)增强军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军工企业的军品生产任务受军方的调节和控制,缺乏市场弹性。军工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其军品生产过程对政府和军队的依赖性较强,控制研制成本的动力不足。开展成本监控有助于军工企业加强成本管控,规避浪费和效率低下的不经济行为,降低生产过程不必要的耗费,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有助于军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有助于军工企业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军工企业各项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有助于军工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开展成本监控工作的原则

(一)合作性原则

军方和军工企业作为军品生产合同的甲乙双方,在成本监控中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要在完成研制任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研制成本。军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军方可以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从而实现双赢。

(二)自主性原则

军工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成本管理是一项自主行为。军方在成本监控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以监视为主,若未发现军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出现影响研制合同的履行、大幅度增加的不必要开销或其它重大问题,不应干涉军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三)关键点原则

军品的研制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由于军方的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精力有限,对于成本监控不可能面面俱到。若能够通过控制研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在经费开销时间上可以是如付款节点等重大时间节点;在经费开销人上可以是占开销比重较大的大的部门或承包公司,也可以是几个试点单位),抓住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将主要的精力投入系统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成本监控效率。

三、成本监控工作的现状

(一)工作人员的精力有限,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开展成本监控工作主要依靠驻厂军代表,而军代表人数有限,近些年军品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开展质量验收工作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工作精力,如果要分出精力开展成本监控工作会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要开展成本监控工作,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财务知识,还要熟悉军品的技术状态,了解工业生产流程。事实上军代表大多为工科出身,对财务知识不太了解,大多数军代表室的财务工作由业务军代表兼任,军事代表室独立开展成本监督工作有较大的困难。

(二)规章制度的支持力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

开展军品生产过程成本监控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一是成本监控法规不完善,开展工作缺乏法理依据。目前军方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军代表系统对军工企业的军品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监控,但是大多文件没有指出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而地方主管军工企业的有关部门甚至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支持这项工作。二是成本监控的组织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确。大多军代表室和其主管的军工企业没有专门建立成本监控的组织,或者建立了组织但是机构内部各个部分的职责不健全,没有责任明确到人。

(三)部分人员参与成本监控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很多军工企业缺乏过程、费用一体化管理的思想,特别是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生产模式的影响,往往把技术的先进性作为军品生产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把经济指标和成本监控当做财务部门的份内事,不可能做到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成本监控。有的甚至为了保证军品技战术指标的实现而不计成本。

四、对开展成本监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复合人才,充实人才队伍

成本监控的关键是人,只有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良好地开展成本监控工作。利用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的机会,让生产人员和财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做到知识互补,熟悉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掌握本单位的财务法规制度,了解军品生产制造的相关知识。勤于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思维层次,开阔视野,积极适应形式要求,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展成本监控工作的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健全规章制度,设立评价机制

军地双方的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成本监控的内容,说明如何开展成本监控工作,为开展军品生产过程成本监控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法理依据。驻厂军代表室应当督促相关军工企业定期向军代表室汇报军品生产成本情况。随后依照军工企业报告的各类军品成本信息,结合军品生产的质量、进度情况,对军品成本控制情况作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发送给相关军工企业,要求整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适时组织复查。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激励是促进军工企业持续改进的力量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企业和普通企业一样,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调动军工企业积极性的过程中,利益驱动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成本控制良好、提供成本数据诚信度高的军工企业,在价格、资金、订单、鼓励政策方面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可以建立军品价格成本控制奖励基金,对成本监控有效的军工企业给予奖励。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祁门红茶复兴新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