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呼吸内科管理水平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4-09 06:54:23

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呼吸内科管理水平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呼吸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12月对我院医护人员及患者实施信息化管理,对比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医疗差错等相关指标变化,观察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信息化管理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较信息化管理前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信息化;局部网络;计算机;呼吸内科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45-04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计算机在医疗日常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各科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形成较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医院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2]。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护理水平信息化两方面,我院呼吸内科联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平台给呼吸内科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格局,促进了呼吸内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共36人,年龄23~59岁,平均(33.9±3.7)岁;工作年限3~22年;其中医生7名,护理人员29名。职称: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11名,助理护士6名。文化程度:本科9名,大专27名。

1.2方法

1.2.1信息化管理前 2014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未实施信息化管理,仅给予常规诊疗措施。

1.2.2信息化管理后 2015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医生工作站平台建设。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是医疗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之一,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叫号系统:包括排队、医生呼叫、排队信息显示、语音播放等功能模块,各模块间数据同步。叫号系统有助于保障就诊秩序的有条不紊,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成本核算系统:成本核算收费模块操作灵活、准确,可对治疗项目的增减,支付方式的选择应付自如,保证了账目的准确性,与医院的收费系统衔接完好,同时避免了手工记账现象,降低了对账工的工作量。移动工作平台:医生在查房时使用移动工作平台,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可通过网络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沟通,方便快捷;同时,通过移动平台查房系统整合患者的医疗信息,方便随时提取信息,大大提高了医务工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信息安全评估系统:建立信息化医院的同时面对着涉及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信息化管理体系可通过内部网配合网路信息安全系统密钥来保障科室的信息安全。日常事务:工作站平台可提高科室日常工作的便捷性,科室每日所需的物资、耗材、器械等由电脑自动生成,且经网络直接传输给相关部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和物力浪费。②病历信息系统:我院呼吸内科对每位收治的患者都进行了信息平台录入和信息化的处理,保证了患者病历资料的安全性,查询的便捷性。病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整理患者的疾病谱,了解疾病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以便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③质控系统: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查询患者信息,并对辅助检查资料等进行详细查询,提高了对患者综合信息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对呼吸内科医疗文书质量进行监测,也有助于病历的长期保存。④信息辅助系统:信息辅助系统主要管理呼吸内科的日常业务工作,可通过医院的内网公告系统、院内邮箱等收发邮件,保障了医护人员之间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便捷性,更有助于高效办公。⑤健康干预系统:健康干预系统内容丰富,包括营养配餐、运动指导、慢性病管理,跟踪随访等,随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而生成,根据患者要求制定健康干预具体方案,个性化的营养配餐、运动指导与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相对应,实用强,患者依从性也高。

1.3判定标准

满意度评价[3]:出院前就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采用中文版HPOI(翻译后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6~1.0,Cronbach′ α系数为0.770),选取其中相关问题。患者满意度包括服务等待、服务主动性、健康干预指导、就诊便捷、总体满意度等,各项满意度内容均采用0~10级计分制,满意≥7分,5分≤较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信息化管理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较信息化管理前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信息化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7.0%,较实施前(83.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信息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医护人员满意度(86.1%)较实施前(55.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已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医疗数据信息经过输入、整理、归纳以及输出等处理,全面对整个医疗云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4]。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以计算机为准则,减少了人为差错,在临床上有很大作用,主要有如下优势。

3.1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成本核算系统通过共享中间数据库的方法,以接口方式每天定时快速地从链接系统中采集当天数据,包括门诊的数据如挂号、收费数据、药品收入、护理工作量、医生工作量等内容;住院信息的数据如入院人次、出院人次、患者费用信息、药品使用情况等信息[5-7]。

3.2 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建立信息化医院以后,将以往手工信息录入转变为通过重复信息快捷录入,减少了工作量,信息化体系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避免了错误信息的输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信息采集效率,简便了工作流程,以往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不配合和不理解的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使诊疗更加方便、快捷、专业化。

3.3 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体系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量身设计,使科室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为院部与科室之间的直接沟通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绩效考核结果更加及时、准确、透明。通过采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中的数据,实现科室绩效考核的自动归集与分配,完全取消了过去根据各项报表重复录入数据编制科室绩效考核表的繁琐工作,逐渐提高数据源的准确程度,同时改变了以往散漫的工作态度,真正实现了制度化,促进了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8-10]。

3.4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确保为患者服务的有效时间

信息化管理体系依靠其快捷、高效的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药材、药品信息、阅片等均可在网上完成,并可及时通过内部网络发送给相关部门,保障了医护人员之间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便捷性,确保了办公的高效性;通过移动平台查房系统整合患者的医疗信息,方便随时提取信息,大大提高了医务工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缩短了医生等待各项报告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保障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11-13]。

3.5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病历管理质量、降低差错率

病历是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的详细记录,也是临床重要资料及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当出现医疗纠纷时,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为医疗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减少了医护人员因患者较多而引起的差错,避免了由于错别字造成重写以及人为性的配药差错等,同时患者病历信息可通过患者随身携带的健康卡来传输,共享性好,给医疗带来极大的便利,电子病历中有关患者所有的诊疗信息都可以追溯,查询方便,也有助于缩短急症患者的等候时间[14-15]。

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与其相匹配的信息化人才建设也应成为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医院应采取创新培养模式、营造育才环境等方式,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懂管理、精业务的卫生信息化人才,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本研究中,信息化管理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较信息化管理前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医护人员从繁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刘天健,方淳.云终端技术在医院排队叫号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7):99.

[2]卢林发,王俊梁,李越.远程健康咨询服务行业的现状调研及发展建议[J].医学信息,2013,26(7):291-292.

[3]朱桂娟.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22-24.

[4]董虹.浅析电子病案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43-45.

[5]吴津成,周晓龙,王建文,等.浅析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22(11):24.

[6]李丽娟.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8):250-251.

[7]杨云富,刘鹏.浅谈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9):16.

[8]张晓萍,梁云朝.构建医院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75-77.

[9]崔福荣.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20-21.

[10]杨仁祥.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4):301.

[11]林少虹,罗少红,黄艳红.电子护理文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2(2):103.

[12]舒象武,李碧娟.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2):183-184.

[13]王健.基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医院财务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12,36(15):182-184.

[14]李海燕,施晓芬,黄平.电子病案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病案,2011,12(3):10-12.

[15]毕冬杨.论电子病案在病案管理职能中的优势与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7):185-186.

(收稿日期:2016-06-06 本文编辑:王红双)

上一篇:基于地形起伏度的高原山地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研... 下一篇: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近远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