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

时间:2022-04-09 10:22:43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

【摘要】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是人对创造出来的作品体现出的艺术美的全面审视,是一种情感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欣赏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运用可视的艺术现实和艺术形象感染和陶冶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对其作出美丑评价和善恶判断,在欣赏实践中分辨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新的艺术理念。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能力创造美术教学

【内容】

人类要想创造美,首先要学会欣赏美。美术欣赏是人对创造出来的作品体现出的艺术美的全面审视,是一种情感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其实还是一种再创造,让学生从欣赏中发掘出作品独立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进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爱美、传播美的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与想象,是美术教学的核心。

罗克韦尔肯特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①艺术本身源于生活,人就生活在美术构造的范围中。意大利雕塑家罗丹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到处存在着美,就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展翅长空搏击风云那是苍鹰的美,挺拔高峻连绵起伏那是大山的美,广阔无边浩浩荡荡那是大海的美。生活里的美无处不在。一朵美丽的鲜花,一种时髦的发型,一件漂亮的衣服,一片绚烂的云霞,都能使人心神荡漾,铭记脑海。别人给你的帮助,别人给你的鲜花,别人给你的掌声都能激起心中的一股暖流。美好的东西总能给人带来享受,留下美好的情感。

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审美,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我们美术老师一定要揭开遮住学生双目的面纱,使初中美术欣赏课成为发现、审视、鉴赏、品味、升华、创造美的过程,培养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一、发现美、审视美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形象是完全直观、明晰的,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那么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审视美。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罗丹的《思想者》以回拢的手臂支撑头部,带动全身形体以弓曲团缩,咬手皱眉的动态表情及紧张的肌肉,表现他思绪的涌动和精神的痛苦。这是具有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形体美;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中的《伏虎》,利用石料自然形态稍事加工,使其神形得以体现,气势雄浑,这是石质材料本身的材质美;凡高的《星月夜》、《向日葵》以奔放的笔触、绚烂的色彩,表现狂热的感情,使观赏者回味无穷,这是缤纷色彩的美等,都形成了富有变化的节奏,这可是节奏和韵律之美…………而发现美、审视美正是升华、创造美的第一步。

二、鉴赏美、品味美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使人联想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②只画一叶扁舟,几道水波,一老翁独坐船头,专心致志地在钓鱼,画面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是画家的匠心独运之处,试问这空白是什么?欣赏者可以想象得出,这空白代表水,也代表天,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茫的境界,更加强了江面上寒意萧索的气氛,突出了寒江独钓的“寒”和“独”,联想会使人体会到意象空间的意境美。

亨利・摩尔的《斜卧像》,这件变形的近乎抽象化的雕塑看似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我们可以感觉到她期望的神情和女性高贵典雅的气质。但形象与真人又完全不同,胸部是个大洞,两侧是双臂又像是躯体,腿与躯干的构成仿佛是大自然的山川峡谷,即象征着母性,又象征着自然,是对生命的永恒价值的肯定。在她面前,人们无论如何联想,都能从其起伏变化的优美曲线的形体中,获得一种愉悦。这种美留给人的是无穷的余韵,自由的想象空间。③

鉴赏美、品味美,离不开想象,离不开比较分析,在想象、比较、分析中认知了美,品味了美,同时加深了认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体会了观察景物的角度,把握另外作者的感情。既是一次审美的感受,也完成一次情感体验。

三、升华美、创造美

升华美和创造美依赖于品味鉴赏,由运用至活用最后实现创造。美术作品不仅存在于艺术殿堂和博物馆中,也存在于你、我、他的身边,美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通过一双审美的眼睛来创造美、学以致用。如《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新图书馆外景》、《流水别墅内景》、《卧室一角》、《客厅一角》等,提高他们对现代环境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同时可以让学生谈谈校园环境设计有什么特点,并提出新的设计想法和思路。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布置卧室或寝室,然后拍成照片,下一节课全班同学一起品味、探讨。创造是学习的升华,有了创造才会有了质的飞跃。

学习《现代服饰艺术》一课,使学生了解服饰的基本知识和服饰艺术美的主要原则,服装艺术注重对材料、色彩的运用,式样的组合与创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的借鉴。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服饰作品,培养学生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由同学们推荐班级里着装比较大方、得体、雅观的同学上讲台展示。美术课堂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种审美教育境界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睛看世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情操。有了对世界审美的感受,学生笔下的美术作品才能渐渐地有形有声有色有情,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审美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3]《世界美术全集》,金维诺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下一篇:谈课改中的“四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