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张大诺:有些话是可以救命的

时间:2022-04-09 12:10:16

张大诺:曾任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编辑记者,现为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培训导师,北京西城区生命关怀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

他坚持做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十余年,获“2009首都公益慈善优秀个人”、“北京十大志愿者”等称号,著有《中国式临终关怀志愿者实用读本》一书。

在位于京通快速路北侧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每周都会出现一个老人们熟悉的身影,只要他一来,老人们都争着喊他的名字,想和他说说话。他就是今年41岁的张大诺。

关怀别人原来并不简单

张大诺是黑龙江人,1995年他大学毕业后在《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做记者的时候,因为采访接触到了一些志愿者,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帮助贫困家庭和需要帮助的老人。

后来张大诺来到北京,并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做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在当时临终关怀观念还不普及的情况下,想去关怀癌症晚期病人并不容易。有的病人以为他是收费服务而不愿接触,有的家属不理解,接到张大诺要关怀病人的电话后多次拒绝。而能让张大诺一直坚持做到今天的,是病人逐渐对他的工作有了认可。

有一次,他在一家肿瘤医院劝慰一个病人,他们先是在走廊里聊着,病人的表情开始很平静。

当他们走进一个封闭的空间,周围没有人时,病人突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半晌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这样的病人太需要关怀了!”他说起对妻子和儿子的愧疚,说自己不止一次想从楼上跳下去。

那一刻张大诺意识到,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也有全世界最多的绝症病人,他们需要关怀,但可以得到的关怀太少了。

在北京松堂医院,张大诺走进一位老奶奶的病房。老奶奶快九十了,患有老年痴呆,躺在床上嘟嘟囔囔说着什么,看见张大诺坐在了床边,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然后开始和他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奶奶的手抓得很紧,脸上的笑容有一种巴结的意思,好像迫切地需要有一个人听她说话,张大诺一边微笑着倾听,一边不住点头,其实他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此后,张大诺每周都会去陪老奶奶聊天,一直持续到老人去世。

化疗伴着“话疗”找到安慰人心的智慧

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张大诺将自己关怀的对象定位为高危临终老人,即年龄在80岁以上,多有脑萎缩以及老年痴呆症状,生命期多为一两年的老人。

在他看来,这部分老人更需要来自亲属之外的关怀,而这部分人也往往被其他志愿者所忽视。

在多年与高危临终老人相处的过程中,张大诺发现,有时候恰当的语言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格外重要,甚至有些话是可以救命的。

如何能让自己安慰的话语说到老人的心坎里,而不是苍白无力和做作的?这是志愿者工作中的一门大学问,张大诺认真总结了不少“秘诀”:

比如在见到病人时,只要他的气色还可以,就可以对他说:“您的脸色真不错!”这话会让病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在整体上还可以。如果他的脸色不太好,而且他自己还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说:“化疗期间,脸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肿瘤的大小,身上打了这些药物,再要求脸色好,就太苛求自己了,只要肿瘤指标下去了,脸色差点无所谓!化疗一结束,吃几顿好的,休息半个月就都缓过来了。”

进一步了解了病人,如果他已经动了手术,就可以说:“那你的状况很不错嘛,只要能动手术,就说明你的瘤是可以处理的。那你现在的任务也就是术后巩固化疗了。我知道有的病人一动手术,打开一看,发现不行,动不了手术,又给缝上了,那就是不好办了,能动手术说明情况不错。”

如果这个病人出现了腹水,可以说:“出现腹水也别着急,是癌症多少都会有腹水,关键是能不能活下去。我知道有一个病人,带着腹水生活了好多年,它一点一点消,病人后来都习惯了。”

如果腹水始终不下去,而且抽完后又大量出现,可以和病人说:“接下来你可能需要跟这个腹水斗一段时间,不过有一点请你相信,根据我见过的病人的情况,现代医学对它还是有办法的,这种抽完后又大量出现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病人身上的癌细胞多处转移,可以说:“身上有多少处癌细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有严重的并发症,做化疗就是杀癌细胞的,有多少,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不到骨头里,都能杀。”这个时候病人的要求已经很低,只是希望生命没有危险,因此谈话要把重点放在“还能存活”上。

对于知道自己不行了,但是希望多活几年的病人可以补充说:“我见过一个病人,身上多处癌症,活了四五年了,现在还活着呢。”

如果病人听说和自己得一样病的人去世了,那就可以把那个病人与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告诉他,让他不要为此太紧张。

对于化疗中肿瘤又大了的病人可以说:“为什么一开始要做四到六个疗程?就是因为这是一场拉锯战,就是因为它有反复,否则做两个疗程不就结束了吗!甚至有时你做了四个,肿瘤小得都不见了,大夫还要求你再做两个,就是因为反复是正常的,一定要等到坚持把疗程都做完了,再去考虑最后的‘大与小’。化疗过程中真正是小了也不太乐,大了也不太愁,最后的大小才是真正的大小。”

张大诺说,“每个领域都存在能够带给人们心灵宽慰的话语,我相信那些话语的存在,它们与痛苦并生,来自心灵并最终作用于心灵,它们是这个世界很少有人注意的生命智慧,我想做的就是找到它们,让它们成为病重的老年人未来生活希望的一部分。”

临终关怀,不是仅有爱心和热情就行

近些年来,关爱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从大学生志愿者、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到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队伍,显示出全社会对老年人问题愈加关注。

张大诺的工作重心也从一名志愿者开始向培训其他临终关怀志愿者转移,很多年轻的志愿者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临终老人,热情有余,但是经验不足。张大诺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一点点总结出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临终关怀志愿者培训教材。

在他看来,新加入的志愿者尤其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如果不是医生,不要给予临终者医学方面的建议。如果不是护士,不要给予临终者具体的护理扶助。不要给予临终家庭任何关怀效果的承诺,尽心尽力即可。

2.不要给临终者带去食品饮料以及保健品(临终者的病情很复杂,有些食物反倒有害)。

3.要保护临终者以及亲属的个人隐私,不参与临终者亲属之间矛盾的处理,不要接受临终家庭表达感谢的财物。

4.和临终者沟通前,应先和家属充分沟通,了解临终者的情况(尤其是临终者是否知道病情的严重性),尊重家属的意愿,关怀的具体内容以及方向不要与亲属意愿相悖(如有观念冲突,可以和亲属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后再进行)。

5.当临终者与亲属发生矛盾时,不要在家属在场时劝导批评临终者,否则,会引起临终者激烈情绪,甚至诱发轻生念头。

6.一般情况下,不要单独去往临终家庭给予关怀,应有至少两名志愿者同去,彼此照应。不要在临终者面前表现压抑和悲伤。不要在临终者面前谈论病情以及后事处理情况。

7.对于临终者的心灵痛苦,如果无法立刻回答,不要硬性回答,否则效果反倒不好,可以在日后思考或者咨询其他志愿者后,再和临终者交流。

8.临终者在宣泄痛苦时如果情绪激动,志愿者不要任由其失控,要及时控制对方情绪,否则容易引发临终者不良身体反应。

有了善良热情的心,再加上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给临终老人带来安慰。

张大诺的这些经验,不但对志愿者有用,对照顾老人的亲属也会带来启示。

上一篇:非融合性棘突间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 下一篇:合理运用中草药辨证论治泄泻48例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