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2-04-08 01:41:56

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基于应用技术大学面向行业和职业的办学定位,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主干课程优化设置、实践教学增加比重、通识教育贯穿始终以及构建综合科技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程体系 构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名称,源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80302),归属机械类。作为机械工程的二级学科,其专业范围涵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工艺及设备等专业,专业口径得以拓宽。由于专业适应面较广,得到了现今社会的广泛认可。许多理工科院校均开设了这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有按专业大类培养的,也有分专业方向培养的,专业方向大致落实在焊接成型及控制、铸造成型及控制、压力加工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4个方面。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13年6月28日,为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由35所将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天津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自此,建设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工作正式启动。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和社会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教育分为7个层次,其中,中等教育后可分类为就业预备班(ISCED4)、普通高等教育(ISCED5)及博士研究生教育(ISCED6)。普通高等教育(含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又被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5B),实用型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理论型院校则根据按学科分设专业和按行业分设专业的不同,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研究型院校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应用型院校主要培养科技型人才。如图1所示。

从图1的ISCED5分类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出,我们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5B的教育职能基本上是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5A的教育职能则由各类本科院校承担,包括地方本科院校,甚至含一批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着办学主体、规模、内涵建设水平等诸多差别,使得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出现模糊。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应用技术大学的责任应该归属于ISCED5B和ISCED5A-2的教育职能。既肩负着高职高专学历教育延伸的历史使命,要培B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应用技术大学较宽泛的应用性知识教学,又为学生发展成面向行业的工程师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应该首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型院校中,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确定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相对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而在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岗位工作能力方面,应有较高的要求。由此不妨拟定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应用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及维护、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如果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准确的,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就应该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大致思路如下。

2.1理论知识够用为度

学科体系下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顺序通常按“知识应用模式”来安排,所谓“知识应用模式”通常按照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应用的顺序对课程进行排序,底部是基础理论课,中间是专业基础课,顶部是专业方向课,形成一个封闭的顺三角形。为了培养研究型和科技型人才,课程体系非常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以便夯实基础。

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用型为主,从实用型角度而言,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可借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按职业工作逻辑来设置。强调学科知识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学科知识学习面的逐步拓展性。只不过在学科知识的选择上要比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宽泛和适度深入。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2主干课程优化设置

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应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设置。与学科体系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有所区别。从理念上讲,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会将一些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甚至公共基础课作为主干课程,而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应该强调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2.3实践教学增加比重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与研究型或科技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在研究型或科技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强调的是认知实践,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的是基本掌握。掌握和认知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专业要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增加有关实践教学比重。

2.4通识教育贯穿始终

通识教育塑造文明人和社会人,决定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管大学培养什么个性特征的人才,都必须首先具备人的特质,具备文明人和社会人的共性特征。应用技术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自然也必须是文明人和社会人,这也是“高素质”的前提。正如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有通用工具类、通用方法类及艺术、文化、社科类等通识教育课程。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而言,可安排“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科技文献检索”等通识教育工具类和方法类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将艺术、文化、社科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需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课不可不选,只是任选。

3构建综合科技教学环境

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的概念,源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林靖东先生,林靖东先生也是最早提出教学工厂这一职教理念的先导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教学工厂”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概念基础上,本世纪初,他又开始致力于构建综合科技教W环境用于实用型教学领域。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着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重任,学校的办学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有普通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延伸。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厂”、“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导入”、“案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等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仍不失为可以选择性借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涉及多个学科、多种技术。如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模具设计、自动控制等等。在专业课程或项目教学过程中构建适合多元化科技教学的综合科技教学环境,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4结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本科专业,基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本科教育历来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宽泛性,目的是培养专业领域的研究型或科技型“通才”。但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的是实用性,甚至是职业性。所以,我们将不可回避地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尽管作为一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我们一直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但与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还是不尽相同,这是我们积极思考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原因所在,并希望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上一篇:大学生特殊群体形成原因及教育引导研究 下一篇:浅谈我国发展绿色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