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开启幼儿情感的钥匙

时间:2022-04-08 11:13:06

绘本:开启幼儿情感的钥匙

摘 要:绘本,作为近几年广为关注和倍受好评的读物,其教育价值正被我们慢慢发现和挖掘。绘本中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简洁的文字让幼儿读过之后很容易记住。许多绘本中都隐含和渗透情绪情感的教育功能,我们可以借助绘本中图画的情感宣泄和语言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和有效的情感。

关键词: 绘本 幼儿 情感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文称“爱好恩”,当用汉字为繁体的“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是视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优秀绘本给予每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在审美过程中,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始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我们在组织幼儿欣赏优秀绘本时,通过优秀绘本教学活动促使幼儿情感内在机制不断变化,使幼儿科学地经历其情感发展的过程,即从理解绘本中的情感开始,到激发自身的情感,再到初步品味绘本中的情感内涵,最后形成对自身情感发展的正强化,形成稳定、积极的高级情感。

二、幼儿期情感的体现

幼儿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幼儿园品德教育主要以情感教育为主,这就说明在早期教育中应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注重情感教育。

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处于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独生子女往往接受太多的爱,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还需要进行爱的教育吗?是的,他们需要。他们享受的爱太多,付出的爱太少。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迁就,只偏向于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的给予,而忽略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致使他们自私、任性。这些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案例:张庆彦(毛毛)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聪明可爱,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进入大班后,事事依赖别人的照料,想要得到的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好吃的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个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一天早晨老师还没踏进活动室,就听见了他“哇哇哇”的哭声。老师赶紧迎上去。奶奶一边抱着他一边摇头:“这孩子,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原来,毛毛早上和奶奶说好今天上学之前帮他买一个玩具,可是由于出门时太匆忙,奶奶忘了拿钱,毛毛就没有能够如愿,谁知道,这一路上毛毛就哭着喊着:“我要玩具,我要玩具!奶奶说话不算话!”……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美德,这些优良的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爱”。而从以上的案例及分析中可以看出,爱的教育现状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相背离的。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时期和主要场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关于爱的教育,以简单的说教形式,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且不容易接受。在爱的教育研究中,我们一直尝试着寻找一个载体,能让幼儿从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爱。

三、通过绘本教学,架起幼儿园、幼儿、家庭三维情感互动的桥梁

(一)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1.有阅读氛围的硬环境

收集绘本:研究的第一步,从绘本的阅读和欣赏做起。绘本阅读角创建前期,教师和幼儿一起收罗内容精彩、画面精美的各类绘本,从国内的到国外的,从经典的到现代的。提供丰富的“养料”是促进幼儿“情感之树”茁壮成长的前提。

创建“绘本阅读角”:在已经收集各类绘本的基础上,还要为幼儿提供欣赏绘本的空间,我在班级中创建了“绘本阅读角”。绘本阅读角为方便幼儿阅读量身定做了书架,创设了温馨的阅读环境。同时,它也是班级区域活动中的一块,使用方便灵活。

2.宽松自然的软环境

(1)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绘本阅读角”创设完成后,需要创设合理的阅读规则,以培养和规范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规范”中约定阅读时间、阅读人数、阅读后整理等,并在班级中面向幼儿进行学习。此外,“绘本阅读角”里的绘本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和更换,做到专人看护、专人管理。这里的“管理人”有老师,也有幼儿。例如:利用值日生制度,让班级里值日的幼儿每天早晚对阅读吧的图书进行检查,再由老师进行细查和修补,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欣赏绘本的同时,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

(2)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

精彩的绘本怎样才能让孩子理解,让孩子读懂呢?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进行有目的引导式阅读。自由阅读,则是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进行选择阅读。由于不少绘本是幼儿带来的,在自由阅读时间里,幼儿会拿自己的绘本进行阅读并非常乐意互相分享。个别幼儿已认得不少汉字,就会将自己的绘本讲给同伴听。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增强了阅读兴趣,发展交往能力。

(二)开展的“亲子绘本创作活动周”,促进家园情感的发展。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绘本阅读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而家庭作为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方,同样承担着幼儿情绪情感教育的重任。幼儿在园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生活,由于目前许多家长只限于文化水平、思想教育、知识和艺术的教育,而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我们通过每周开展的“亲子绘本创作活动周”,使家园教育同步,使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能够享受到绘本带来的乐趣。

绘本《妈妈找的葡萄》这本书是我在亲子绘本创作活动周地选出的一本书,而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是“亲子课堂”的形式进行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和妈妈们深深的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画面中的小狐狸充满了孤独和忧郁。这本图画书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了,但此时我还是又一次因为狐狸妈妈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伟大母爱所感动。这是第一本让孩子们和家长们流下眼泪的图画书,我想在这次亲子阅读过程中,孩子和妈妈们的亲子情感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交流。以往的亲子阅读,他们总是不时发出笑声,而今天却流眼泪了,这足以证明孩子们在亲子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丰富了。孩子的童年如果能有丰富的优秀的读本陪伴,那么她们将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

四、通过绘本中爱的建立给幼儿带来的情感的启发

现在的幼儿对于自我、他人、友谊、爱等社会性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匮乏的。但是在绘本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人为的故意,看不到一点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有的只是对语言和社会领域内容的整合。看,多么自然巧妙的整合。

(一)感受父母给予的爱。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在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觉得自己深深地被绘本里浓浓的爱所吸引,很温馨幸福。小兔子通过层层动作比较的递进,来表达自己的爱,有种让人唤醒爱的欲望。孩子们总喜欢和别人比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中的小兔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认真地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而大兔子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如此一来,不仅确定大兔子很爱自己,更希望自己的爱能胜过大兔子的爱。它想尽办法用各种方法来与大兔子比爱,整个故事带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二)享受同伴之间的友情。

4-5岁是幼儿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到了这个阶段,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往的发展,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在绘本《爱心树》中,这虽然是一本图画和文字都非常简单的绘本:图画只有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文字也是很简单的韵文,就像一首清新朴实的歌。谁想,就是简单明快的插图与浅显而又极富哲理的文字相互融合,集成了绘本世界中这一经久不衰的著名典范。

附故事:小男孩是大树的玩伴,他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在树荫下乘凉,在树枝上荡秋千。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长大后,希望获得金钱,大树便把苹果给了他;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建造房屋;男孩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出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许多年以后,男孩变成垂暮老人,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此时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是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一无所有的大树,仍然为能给男孩提供一个可以休息的树墩而高兴。

(三)承担爱护环境的责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已经整整延续了几个世纪,在宣传低碳、环保、节能的今天,环境保护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为了丰富幼儿环保知识,培养环境意识,树立环保观念,提倡“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借用“绘本”的魅力,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伴随着故事、童谣成长起来的,美丽的童话、动人的歌谣,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学会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

绘本《鸟窝》是一个很美、很温馨的故事。翻开书,色调是温馨的、暖暖的,全书没有鲜艳强烈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意境。故事简单,却又曲折递进,意味深长。给孩子讲讲《鸟窝》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善待鸟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附故事:白头发老奶奶的家在山下,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有两只小鸟,在老奶奶家的屋檐下筑起一个小窝。它们每天为老奶奶唱好听的歌儿,老奶奶也用米粒和小虫喂它们。有一天,老奶奶要去城里的儿子家住了,她只好卖掉房子。买房子的是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拿出一千元钱,可是老奶奶只收下九百元。她说:“我得留下一小块地方,那地方我不能卖。”原来那个不能卖的地方,就是小鸟的窝。老奶奶走了,白胡子老爷爷搬了进来,很快和小鸟成了好朋友。过了好几年,老爷爷收到一封信,还有200元钱。原来是老奶奶寄来的。这是为了给小鸟们造房子用的,因为小鸟已经当了爸爸妈妈了。其实,那个时候,老爷爷的屋檐下,已经有了四个鸟窝了。而那两只小鸟,也有了孙子了。白胡子老爷爷用老奶奶寄来的钱,买了二十颗小树。他把小树栽在门前的草地上,还在每颗小树上安了一个小木房子,他把这叫作“白头发老奶奶的鸟窝”。小树慢慢长大了,鸟窝里也住满了小鸟。小鸟每天飞来飞去的,唱着快乐的歌。老爷爷也很开心,他每年都要栽好多树,并在树上安放新的鸟窝。很多年过去了。虽然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已经去世了,但是几位房子的新主人,都像他们一样,栽了很多树,做了很多鸟窝。这里成了树的世界、鸟的世界,成了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

(四)了解生命的形成并产生对生命的热爱。

儿童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十分旺盛。他们常常好奇地提出一些比如“我从哪里来?”的有关性的问题,让家长们头痛不已。有的家长采用骗、哄的法子,有的则蒙混过关,这些都不好。可面对尴尬的儿童性教育时,又该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方式呢?

《小威向前冲》的作者把我们平时不敢教给孩子的东西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个孩子。读这本书不仅能帮助大人解决一个最难以启齿的问题,更能帮助大人寻找到一种用孩子的思维来回应孩子好奇心的方式。这本书在图与文的互动中,除了讲述一个小变成小宝宝的过程,还有更多更多值得我们分享,如分享不放弃的力量、分享不完美的秘密、分享浓浓的爱意、分享浅浅的幽默。

故事用童话一样的语言和简洁的画面清楚而形象地讲述了、卵子、受精、遗传这些事情,把比较艰涩的一件事讲得既准确又唯美,让人不由地感叹生命的奇妙和美好。书中的很多小细节让人从心底泛出浅浅的笑意。当孩子们读着这本书时,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孕育的整个过程,而且会有更多的收获。

附故事:小威是一个小,数学不好,在学校经常被同学们嘲笑,但是,小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泳高手。他与几亿个兄弟共同生活在一起。一天,老师宣布不久将有一场游泳比赛,冠军的奖品是一个美丽的卵子。小威很想去参加,于是每天都非常努力地练习游泳。游泳比赛的日子来到了,小威和同学们每人分到了两张路线图――布郎先生和布郎太太的身体路线图。当布郎先生和布郎太太亲密地在一起时,发号枪响了,大家一窝蜂地循着地图向前冲去。数不清的小争先恐后、浩浩荡荡地向着卵子游去,那场面真是蔚为壮观。小威使出了浑身解数,奋力向前游,他太想拿下这个冠军了。终于,小威先于所有兄弟冲到了终点,一头扎到了卵子里,一个神奇的生命开始了。可是小威却不见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小生命逐渐地长大,奇妙的是,她竟然也是个游泳高手,但数学成绩实在很糟糕。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这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书中的一段话。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份快乐的人生,这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我们的孩子,并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把爱的种子播到他们的心中,让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21世纪出版社,2006.5.

[3]如何选择最优秀的绘本.出版参考,2008,(16).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1.

[5]刘晓伟.情感教育 塑造更完整的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论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德困生”的转化工作 下一篇:教育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