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08 10:19:05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除了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有合作学习的环节意外,更需要在教学中和教学后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及其效果予以实施设计适当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合作探索 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20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索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通过小组间的合 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方法并纳入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得合作学习能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从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法、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的目标任务确定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灵活地分组能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小组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则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到该团体的学习目标。针对目前小学课堂班额大的情况,本人分析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组法:

(一)以特质划分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采取同质或异质划分。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方法,这样的划分方式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依任务难易度划分

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任务的不同主题等由学生自行组合,例如:教师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知识程度相对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这样就能使全班同学都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

(三)以学生的人际关系划分

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虽然这样分组无法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但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合作学习的实验,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课前合作学习

1.同学合作准备值日报告。

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是课堂常用形式。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个学生轮流做,这样容易流于形式又很单调。为了使值日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适当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来完成话题,可以是表演剧本,对话等形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2.小组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由组长带头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由于是小组合作,教师有时还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预习要求。学生可以在课下分工查阅与本课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不仅课上得轻松,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而且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后合作复习

学生学习外语是一个语言及自身素质发展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很可能会在下堂课上发生遗忘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须的。由于教学时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妙处,所以本人建议学生课后要合作复习,并且提出了复习单词、对话可采取的合作方法。

1.复习单词。

让学生五六人为一组,复习四会单词,采用开火车式:一人当裁判,他说出一个单词的读音后,剩下几人依次说出拼写,一人只说一个字母,再由裁判确定正误;复习三会单词,则让学生进行抢答:裁判说词义,另外几人抢说单词读音,一轮(十次)抢答完成后,胜利者代替裁判说词意,继续比赛。

2.复习对话。

三四人一组为佳,主要是分角色读对话,但要确定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这时就是他听、模仿对话的好机会。

三、合作学习中的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师任务的设定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教师所给的任务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自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

(一)目标的设定要具备一定难度

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学生兴趣高涨,各小组成员认真思考、纷纷展开讨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的语言得到了练习和巩固。例如: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可以续编故事。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和辅助句子和短语,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边画边说,集体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图书。

(二)小组合作自主完成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掌握和完成,教师不需要讲解,尽可能地给学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例如,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边摆天气图标边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天气以及在这个季节能做的事情,一人说2、3句,然后小组可以到前面来展示。

(三)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合作之中,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伙伴,是合作活动的主导。教师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学生的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小组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进行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必须明确:小组活动的过程比活动的结果更重要。比如在进行小组问答传话游戏时,有些小组为了尽快地完成任务,省略了问句,而前一个同学直接将答语传给了后一个同学。这种竞争机制容易使学生为了获胜而只看结果,而不要过程。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就是为了防止产生类似的偏差,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只有在合作学习中纳入科学地评价,才使学生更加注重合作过程的行为表现。评价还可以使教师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对合作活动的主旨以及合作目标和活动的设计,以便做出及时调整,使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参考资料

[1]王坦,《合作教学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张丽英,《中小学外语教学》,《戏中评,趣中展》P22.

[2]吴蕊,2《中小学外语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的思考》P14.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日记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