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时间:2022-04-08 08:47:36

浅谈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摘 要:拓展训练是一项新兴的项目,在我国高校中还没有真正推广开来,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和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将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篮球教学课程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 可行性

体育课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的能力方面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课与拓展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许多密切的联系,在体育课中开设或融入拓展训练的内容,既可丰富课堂内容,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既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又达到拓展训练的目的。因此,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相融合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素质拓展主要形式

(一)互助双赢与多赢下的高峰体验

拓展训练的主体理念是“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其主要内容是以团队为单位去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每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充分团结协作,其中逃生墙、钢丝桥、建绳房等几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将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要求个体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队友,获得队友对自己的支撑,体会主动付出才会得到回报,感悟“人”这个字的深刻内涵——撇和捺之间的相互依靠支撑,感受人的社会性。

(二)突发紧急情境下的心志考验与突破

在拓展训练的项目中,有几个项目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时间紧而且情况危急,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将面临“生命危险”,这种情景模拟设置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的压力下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焦急的情况下进行讨论、寻找方法、争论甚至争吵。

(三) 信任支撑下的心理挑战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一个经典的项目,其操作要求是团队中的一名学生站在高度为1.6米的台子上,背对下面向后倒,其余的学生两人一组用特定的方式去接从台子上倒下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高度后倒下去,内心多少有一种恐惧感。这个项目的内涵所在就是使学生充分感受信任的重要性,对比实际操作与观察的区别使学生体会到操作的作用和操作的真正意义。感受突破心理障碍瞬间的感受和挑战自我的意义,不断使自我在心理层面上得到突破和发展,进而推动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四) 团队压力下个人心理极限突破

拓展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应该是断桥和空中抓杠,完全属于个人心理挑战项目,许多学生在跳跃前或跳跃后都有极度恐惧的表现。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想放弃,但拓展训练的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不允许任何人退出,在团队的鼓舞下,每个学生都会振作起来,充满勇气,勇于超越。

二、篮球意识与篮球教学拓展训练中意识的培养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自我提炼加工的过程。它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中经受磨练而积累提高升华。

(一)关注视野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及其应变能力

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中,比赛瞬息万变,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主要用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场上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

(二)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渗透篮球意识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规律,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练中想、想中练”想练结合,学生不断获得反馈信息,日积月累,使思维和技战术意识不断提高。在初步掌握技术的动作后,要及时进行对抗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这样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实用性及技巧性和篮球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教学与训练过程,发展学生判断力、协调配合能力等,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运动中,诸多技术、能力都是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与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重视从技术动作个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对抗因素和对抗条件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运用真假技术的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三、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体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潜能,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有利于高中体育课程的素质化教学,也是对其进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步骤,对于我国高中生整体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崔大林.皮划艇项目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3]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张传新.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5]梁凤保.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分析[J].运动.2010(2)

上一篇:膨胀麻醉下微小切口中厚皮瓣法治疗腋臭213例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炼字与炼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