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校外课程资源,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08 06:46:47

开拓校外课程资源,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仅是教学的一个样本,虽然它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其稳定性和统一性决定了自身的局限性。为弥补其不足,开拓校外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呼唤。本文通过分析一次实践活动教学的启示,阐述开拓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科;校外课程资源;有效性

2010年我校德育课教研组接受并承担了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立项课题“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其常规课型”。自接受任务以来,德育科组的教师踊跃投入到研究中,大胆设计多种实践活动课型。笔者担任《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积极尝试实践活动教学,在学习《认清违法危害》一课时,笔者利用个人优势(本人受聘为增城市拘留所授课教师,承担给拘留所学员上课的任务),设计了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属课本第四单元,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教材主要介绍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类别以及处罚方式。

(二)实践活动的时间、场所。

活动时间:2011年5月;活动场所:增城市拘留所。

(三)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实情调查中获取直接经验,在实践中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学生亲眼所见比教师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违法人员被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关押拘留所,这是最真实又最有威慑力的案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违法危害大,违法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四)活动环节说明。

1. 参观拘留所。

在教师的带领下,由拘留所工作人员指引,一边参观一边听拘留所教员的讲解,一边记录或拍照(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参观内容包括被拘留人员的住宿场所、学习场所、宣传栏和图片展览厅等。

2. 访问交流。

访问对象主要是违法人员,按照拘留所的安排与拘留所人员进行分组交流,每一组调查对象都包含了四类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违法行为,队员间分工合作完成访谈任务,既有集体交流又有个别访谈。

3. 完成调查任务。

完成调查表、整理搜集到的图片资料,每个人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制作一份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并以创意形式将以上资料制作成普法宣传材料,创意形式可以是报告会、法制讲座、主题演讲、图片展览和动画制作等。

二、活动效果

(一)百闻不如一见,见了豁然开朗。

在参观中,学生亲眼看到了违法人员被拘留后失去短期自由的生活状况,《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资料,、吸毒、无证驾驶、赌博、结伙斗殴等违法行为对社会、家庭带来各种危害的真实图片,那些过去对违法行为只停留在听说层面,甚至认为违法行为离自己生活很远的学生,不由心中豁然开朗,产生了这样的感悟:违法行为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带来很大危害,不仅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还会导致家庭不幸、失去自由、害人害己。

(二)零距离接触,触动守法的神经。

学生通过访问违法人员,听他们讲述自己违法事件的经过及所受的处罚、违法后的感受及对学生的劝告,很多人在讲述中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学生产生了深深的触动:这些被拘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坏,很多本来都是善良人,有些人因无知而犯了法,有些人因为法制观念不够强而犯法,而违法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好好学习法律,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亲历现场调查,目标顺利达成。

调查任务包括搜集关于违法行为的图片、资料,记录访谈违法人员的内容,撰写调查报告或参观心得体会,制作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制作普法宣传创意等。调查的人员包括违法人员、拘留所教员及其它工作人员,要求通过调查了解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获取真实案例,会运用违法行为知识分析调查到的案例,不仅自己有深刻的感悟,还要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学生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收集到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撰写了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提高了分析能力,提出了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普法宣传创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进行思考,加强了对违法行为危害性的理性认识,不仅自己树立了知法守法的法制观念,还产生了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活动目标顺利达成。

三、活动的启示

(一)中职德育课开拓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 弥补教材自身的缺陷与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和调整以后,其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更切合中职生的实际;但另一方面,教材的开发、编写到配套使用、修订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带来了课程资源的匮乏,时效性较弱。另外,校内课程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实施有效教学需要开拓校外课程资源,以弥补教材及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2. 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中职培养目标的需要。

德育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德育课改新方案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求德育课教师“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教学,尤其强调教学设计要突出实践性,多采用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就业,德育课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贴近社会实施教学的要求也很迫切,这说明面向社会开拓校外课程资源不仅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 增强德育灵活性和真实性的需求。

死板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中职生的学习需要,只有增强德育课的灵活性和真实性,才能让德育课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育课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挖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载体,如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实现德育的灵活性和真实性。

(二)中职德育课如何开拓校外课程资源。

1. 调查和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上一篇: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议 下一篇:我的资源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