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图形与背景理论解析《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2-04-07 08:23:59

试用图形与背景理论解析《春江花月夜》

摘 要:写景诗是各个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并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写景诗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深刻剖析。研究表明,写景诗通过图形和背景的转移和变换来为读者呈现变换的写景画面。

关键词:写景诗;图形;背景;认知语言学;《春江花月夜》

图形与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一世纪的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提出了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区分。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例如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也就是突显原则。本文就以中国唐朝张若虚的一首著名写景诗《春江花月夜》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与背景理论进行分析。

一、解析春江花月夜

诗人开篇用了两句诗就把一幅壮丽的春江月夜的画面勾勒出来,“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海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画面,主要是因为海是作者在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想象出来的,是虚的,春江汹涌,浩瀚无垠,气势壮观,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样一句诗顿时设置了全诗的一个背景,而紧接着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便在宏伟的背景中设置了一个图形――明月。在夜色中的江面上当然是明月更具有突显性,但是这首诗在点出图形的同时又装点了背景,主要体现在一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次句今译为“月光闪烁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月光的照耀和拥抱之中?”细细品味便知道明月泻下万里光辉,为整个背景增添色彩,拥抱月光下的一切,自然而然,流动的江水就成了月光这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背景交相辉映,意境深远。接下来的两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随着视野的移动,画面的图形和背景也随着移动变换,前半句出现了新的背景“芳甸”,江流婉转其中作为图形,一动一静,分离鲜明;后半句点出了整个诗的另一个意象――花,月照花林,光波花气融作了雪珠一片,此处仿佛万物交融,当读者难以辨认图形背景时,作者一个奇妙的“霰”便将读者的眼睛吸引,这种月光落树而形成的虚拟的雪便成了交融难辨的背景中的图形。但为何“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原来是月光的银辉,这里作者情景交融,用细腻的语言感触皎洁的月光。

紧接着的两句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作者又一次回到水天一色的背景中一轮明月的画面中,突出了明月这一图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便是作者在这样的情景中所想到的,然而作者并非真的想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看到了这样的明月,只是把一个“人”的意象放进了整个画面,但是这里的人是作为画面中的图形还是衬托明月的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作者便用间接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感慨生命短暂的同时又感叹岁月的绵延和人类存在的长久,后一句突出了月光下流动的江水,以静衬动,象征人生的代代相继;随着江水的流动,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了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描写了游子的思念之情,空旷的背景下一朵浮云悠悠不定,蒙蒙夜色中一叶孤舟寂寥独泊,这两个景象正是游子的写照;图形鲜明表达了情之真切。

以下“可怜楼上月徘徊”八句,诗人又一次突出了月这一鲜明图形,用月衬托思妇的怀念之情,月光洒下的银辉柔和着一种感情,在梳妆台上,在玉户帘上,在捣衣砧上,光影明灭不定,月色朦朦胧胧,这一氛围恰恰就是诗人想要的背景,继而思妇出现在画面上,读者的眼光便被这一新出现的图形所吸引,并和她一起感触内心的愁闷和迷惘,思妇试图趋走这恼人的月光却徒劳。此时月光依然是画面的背景,鸿雁和江面上的鱼儿都逃不出月色的笼罩,这也象征了思妇难以摆脱思念之苦,因为就连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都无法传递思念的音讯。

最后八句作者又将月作为中心图形来表达思归之情,江雾朦胧中,月亮就要落下,春光将老却依然天各一方,这实在是一种哀情,然而全诗的基调却是哀而不伤,诗人将离别之情融入月色中,希望这思念能乘着月色到达心上人的身边。

全诗以月夜为大背景,天空、原野为辅助背景,以月为主导图形,和月色下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等诸多辅助图形一起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写景抒情画面。

二、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将图形与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大大减弱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对应的任意性,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概念之一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诗歌。对于诗歌,反复地阅读的过程就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层出不穷的令人震撼的影像,挖掘出诗歌所蕴含的深沉含义。

参考文献:

[1]朱厚敏.试论图形―背景理论及其应用[J].湖南:湖南科技学院,2005.

[2] Ungerer F & Schmid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156-17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Peter Stockwell.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2:13-20.

[5]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6]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2007.

[7]匡芳涛,文旭. 图形―背景现实化[J]. 外国语,2003.

[8]刘立华,刘世生. 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北京:清华大学,2006.

[9]李疆彤.论图形一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运用的优势及不足[J].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10] Talmy,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01.I)[M].Massachusetts:MIT,2000.

上一篇:影视公司与互联网深入“联姻” 下一篇:浅谈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