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控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07 08:06:14

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测量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道非常重要的程序,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受测量数据的精准度的影响。本论文从分析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的特点入手,进而根据其特点分别对测量控制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最后提出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工程施工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建筑技术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建筑业正朝高层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且其施工建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测量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道非常重要的程序,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受测量数据的精准度的影响,同时,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测量特点

(一)影响测量精准度的因素多。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建筑设计以及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测量仪器精度、测量环境等方面都会影响测量精准度。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刚度也会影响测量精准度,基础刚度越小,影响越大;而高层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侧向刚度越小,受荷载和环境影响的侧向变形会越大。建筑物设计结构越复杂、层数越多、高度越高,测量控制也越有难度,施工中测量控制工作也越发必要。

(二)测量数据精准度要求高。

因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受测量数据的精准度的影响,所以对施工中的测量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般采用流水施工,呈阶梯状的组织形式。一些工程如钢结构工程和幕墙工程,采用的是事先将构件在工厂制作出来然后再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的施工工艺。先制作后装配的施工方式对测量数据精准度就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数据测量不精准,哪怕是很小的失误,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除了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的精准度的要求高,应为高层建筑物设计结构复杂、层数多、高度高,因此对结构受力的精准度要求也非常之高,如果测量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不但会使建筑物的正常功能发挥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结构受力,出现安全隐患。

(三)测量过程技术难度大。

建筑物的高程垂直传递距离和平面控制网传递距离与建筑物高度成正比,即建筑物越高,其高程垂直传递距离和平面控制网传递距离越长。高层建筑结构复杂,高度高,高程垂直传递距离和平面控制网传递距离长,并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也不易稳定,所以工程施工中测量的累计误差就会增大。建筑物的侧向刚度语气高度成反比,即建筑物高度越高,侧向高度越小,如果建筑物的设计形态本身比较复杂特殊,在实际施工测量控制是会跟有难度。

二、测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熟悉图纸

相关人员要认真学习设计图纸,要能够比较深入的领会设计意图,要充分掌握所有曲线图形和各种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设计图纸中的曲线图形较多且与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较复杂时,更必须弄清楚曲线图形与轴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圆心位置、半径,弧线起止角度和分界点等要素。只有充分了解熟悉设计图纸的内容和意图,并详细分析施工工程的特点后,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施工测量不会出现根源性错误,保证施工质量。

(二)校核原始依据

原始依据包括红线桩的桩位和水准点的高程。红线桩是由测绘单位测定的,并且需要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它是建筑物平面定位的依据。施工时,要先校核红线桩的桩位位置,并且其校核结果需按相关程序经批准签字后才能使用。一旦红线桩的位置理论值与实际值出现偏差且偏差较大是,应及时与测绘单位进行沟通,并找出具体原因,在进一步校核并确认其无误后方能投入使用。

(三)审核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在施工测量工作中,为其提供指导而专门编写制作的技术文件。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批施工测量方案,审核的重点是:观测方法、观测周期、测量精度的控制、沉降点的设置方式、垂直度控制方法、标高传递和轴线定位的方法、曲线定位方法、测量控制网设置方法、测量复查制度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监理工程师在审批完成后还要给出明确详细的审核意见以供施工人员参考。

三、加强测量控制的措施

(一)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控制。

我国的所有高层建筑依照现行的建筑规范的相关规定,都必须进行沉降观测。而且高层建筑设计复杂、高度高的自身特点,利用沉降观测来加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显得更加重要。在施工中,利用沉降观测指导施工工序,如果一旦出现沉降现象,就应该核查实际沉降点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法,找到现象发生的症结点。对于高层建筑,其沉降点的位置设置必须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要全面反映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同时,要对高层建筑物的特点及你高兴充分反映。

(二)确保测量精准度质量控制

拨地测量图和竣工测量图是否能进行同精准度比较,关系到正确地规划执法管理的开展,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准度的要求很高,普遍要求不能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准度。例如,在《城市测量规范》中的规定:拨地测量应按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执行,在控制布设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同级附合一次,布设三级补导线,相对于起算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按上述技术要求执行。

(三)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后,且在验收以前,首先对自身进行自检,之后监理工程师要在此基础上抽检测量的结果,并且把它作为验收的依据。在整体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单位也进行自检并且收集齐全所有的验收资料,之后监理工程师要对建筑物全高、建筑沉降、垂直度、平整度和外墙大角轴线等数据进行实测复核,并以此作为整体工程验收的客观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余茂辉.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J].科技资讯,2009,(24).

[2]王雪南,胡波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11期

[2]崔贺.论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J].科技风,2009,(20).

[2]杨巍.曲线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2年03期

[3]李令波. [3]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3]汪丁海.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9期

上一篇: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浅谈 下一篇:关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