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费品敏捷供应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时间:2022-04-07 05:35:31

快速消费品敏捷供应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摘 要】本文从快速消费品敏捷供应键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出发,提出基于移动供应链的销售数据采集方案和基于RFID的物流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 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 数据采集 方案设计

1 引论

快速消费品敏捷供应键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是信息流取代物流,并且根据准确、及时的各方信息进行市场需求的预测,因此,各种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和需求预测模型成为整个系统构建和运行的关键内容。笔者结合行业实践提出以下具体的实现方案,希望给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敏捷供应链系统中实际数据采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基于移动供应链的销售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对于快速消费品来说,大面积铺货率的实现需要庞大的销售终端,这些终端中除了大卖场、连锁超市等大型零售企业外,很多是小型的便利店、食杂店和路边摊;前者的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供应链平台的流程管理来取得,但是对于后者这些分散的销售点说,没有能力和条件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

运用目前普及率极高的移动网络和方便的移动终端产品如手机等,构建可行的数据采集方案,则可以实现对整个销售终端数据的采集。运用移动供应链平台,一方面会给零售终端的订货带来便利,同时减少以往用电话等订货方式的随意性带来的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变终端信息的被动获取方式为主动收集方式,以使信息的传递达到及时、准确。这就是移动供应链(MSCM),帮助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种新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如1图所示:

图1:基于移动网络的供应链系统接入体系

快速消费品移动供应链平台的构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系统服务层、能为供应链节点和顾客提供信息和响应顾客需求的应用服务层和构建支撑平台和系统服务所必需的开发环境、接口与工具。

3 基于RFID的物流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快速消费品大多为小包装的物品,并且其分销渠道较长,因此物流量巨大、变化频繁、周转周期短,传统方式采用条形码技术和人工盘点的方式控制信息流,但是存在着人力成本高、盘存误差大、数据信息量小、信息交互能力弱等很多问题,降低了整个产品的供应链的管理效果,因此引入RFID技术来改善供应链中物流的信息传递模式。

就目前的情况看,制造业都把物流分包给3PL供应商,在3PL的仓储中,货物是按照托盘形式存放,并且用塑料密封包装。这些仓储企业需要以托盘为单位,将塑料密封包装拆开,并在每个包装箱上一一粘贴电子标签,之后再统一加放到原来的托盘上。这种操作,大大增加额外的操作环节,成为了物流环节的效率屏障。另外由于RFID技术本身读写效率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完全的引入RFID技术在目前来说,无论是从成本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都存在着诸多困难,因而在构建的快速消费品敏捷供应链中,仅仅将RFID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中的批量数据快速采集方面。基于RFID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引入RFID技术的供应链系统,既有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在线实时更新,也有决策的反馈与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延迟以及信息流和实物流的不匹配的问题,还使集到的信息产生错误的可能降到非常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孙小云.基于GSI系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上游供应链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周建勇,郭大宁,俞淼.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系统模拟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06期.

作者简介:胡进(1976―),男,南京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上一篇:DNSSEC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探讨 下一篇: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