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满族萨满教面具文化

时间:2022-04-07 01:55:44

试论满族萨满教面具文化

[摘要]萨满面具的出现依托于某种萨满教仪式,因仪式不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功能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对萨满面具的作用以及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审美观、生活状况、思想观念等,也有助于深入开展面具文化研究。

[关键词]满族;萨满教;面具文化

[中图分类号]B9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032-02

萨满面具是北方民族人类初期文明,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造的民族艺术文化,也是萨满文化的艺术载体。学者对萨满面具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富育光在《萨满论》中认为:“不论从宗教学角度还是从民族文化学角度分析,面具文化均属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超自然力崇拜观念的意识形态反映,各个民族的祖先,都必然要经历这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①王纪、王纯信在《北方民族萨满面具艺术解读》一文中提出:“萨满面具是北方民族人类初期的文明,是在特定的历史岁月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艺术资源,在世界的面具艺术中,由于信仰、环境的因素而独具个性。”②郭淑云在《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中谈道:“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使用它而成为一种风俗,这种风俗与北方民族信仰的萨满教观念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形成了特定的表现形式。”③萨满面具非满族所独有,在北方多个民族所信奉的萨满教祭祀时都会用到,但相对其他民族而言,满族萨满教面具的使用更加普遍。

一、萨满教面具

在满族信仰的萨满教中,面具被称为“玛虎”(mahu,满语),也即假面、鬼脸。“皮玛虎”为满汉组合词,是指以皮革缝制成的面具。玛虎是萨满跳神的必备神具,既被尊为村寨的守护者,又被奉为氏族至尊的神。④萨满面具的出现依托于某种萨满教仪式,因仪式不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功能也不相同。萨满在祭祀、治病、追魂、驱邪、求子、丧葬、狩猎和巫术等神事活动中都会佩戴和使用各种面具,包括铜铃、铜镜、神鼓、腰铃、神案、神杆、神刀、抓鼓、抬鼓、鼓鞭等。萨满面具中也有不同的类别,即狩猎面具、跳绳面具、供奉面具、丧葬面具,这些面具在萨满教中均有各自的作用,是进行神事活动时必备的神器之一。

二、面具在萨满教中的作用

面具被用于萨满跳神活动,被认为具有神力,为了不使恶魔寻机报复,危及萨满的生命,萨满在跳神时戴上面具,便可以避免妖魔的灵魂认出萨满的真面目,并能借助面具的法力战胜妖魔,为族人除妖祛病,保佑安康。所以,萨满祭祀时,要头戴面具,在戴神帽前还用多种彩穗遮脸,身着神服,腰扎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持槌,边歌边舞, 使各种法器丁冬作响……此时的面具已从远古时期的狩猎器具演变为具有神力的面具神,成为能为族人避邪驱魔、医痛疗病的保护神。萨满面具在祭祀、治病、追魂、驱邪、求子、丧葬和狩猎巫术等神事活动中都会佩戴和使用,他们使用的面具在祭祀中常常扮演成动物或神圣,用以降神驱鬼。此外,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也会供奉作为神灵载体的面具。

(一)祭祀

祭祀是萨满教最主要的神事活动。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每逢狩猎、战争、迁徙、瘟疫时,萨满都要佩戴面具为全氏族举行祭祀活动。根据岩画学家盖山林先生的研究,在地球北部,萨满教流布的辽阔区域,遗留着很多当时人祭奠的面具形圣像群岩画。这些以面具为载体的自然神灵,往往是成片分布,在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中,还有巫师头戴面具,腹部也悬挂面具。⑤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圣像壁是当地古代先民举行祭祀时的祭坛。

面具作为特定神的象征物,在祭礼与特定的场景、氛围和面具佩戴者的舞蹈、动作相配合,表达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满族萨满面具的传承与该民族萨满教的演变息息相关。当今,以祭祖为主,并具有明显程式化特征的家祭形态已摒弃了萨满降神、会神方面的内容,故无需使用面具,大多数萨满祭祀甚至不戴神帽。然而,根据满族族传史料和萨满神谕,在满族先世女真人盛行的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部落大祭,如火祭、雪祭、海祭、鹰祭、柳祭中,多有萨满跳神面具的传承。

(二)治病

在萨满教观念中,疾病多与超自然力的作用有关,认为患者之所以得病是因为魂魄已被恶魔摄走,萨满则通过追魂的方式,经过与恶魔斗法,索回已被恶魔摄走的灵魂。因此,萨满治病也必然采取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方法,萨满在追魂时,除了要佩戴面具外,一般还要给病人留下几种法器,如铜铃、铜镜等,以表示萨满的神在保护病人。仪式一般要在萨满家里进行,病人送回后,一定要给萨满的面具送一只羊或马,表示敬神。在跳神治病仪式上,不同地区的萨满所佩戴的面具也不一样,有的萨满在追魂时,身穿神服,头戴神帽,面戴铜面具,以遮隐其本来面具,防止恶魔报复,有的萨满则戴上木刻面具或草编面具。

(三)驱邪追鬼

祈福禳灾、驱邪求吉是萨满信众的普遍心理, 并由此成为萨满的职能之一。萨满教关于邪祟来自某种超自然力作用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笃信萨满只要戴上形态怪异的面具, 即可达到逐鬼驱邪的目的。据满族族传史料《富察哈喇礼序跳神录》记载:萨满在举行跳神驱邪仪式时,有时故意往自己脸上涂抹各种颜色,头上还披挂着鬃毛、铁铃和刨花,以驱魔斗鬼。在萨满治病、驱邪、送魂等仪式上,没有佩戴面具时也会采用另一种方式,即进行涂面化装,以掩盖萨满或病人的真实身份,其所起的隐蔽作用与佩戴面具大体相同。

三、面具对满族产生的影响

满族信仰萨满教,萨满在进行祭祀、丧葬、供奉等活动时,会使用法衣、法帽、法器等工具,面具是法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人们认为不同的面具代表不同的神、鬼、魔,他们将对神的崇拜、对鬼和野兽的恐惧,通过想象描绘在面具上。由于历史、信仰、习俗等原因,满族人相信面具影响着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期望不同,进行的萨满教活动也不同。例如发生天灾时,人们认为是天神所造,便会祭拜代表天神的面具,期望天神降临,赐福纳吉,祈福安康;当人们患病时,认为是恶魔在作怪,便会佩戴面具,通过诅咒、跳绳等形式来驱赶魔鬼、追魂,为防止被恶魔认出来后缠身,人们会用面具来遮挡。萨满教灵魂观认为,人死后亡魂各有归宿。然而,不论魂归何处,都非坦途,既漫长又布满恶灵。所以,在丧葬仪式中,给死者佩戴面具,目的是使各种恶鬼认不出死者的面目,以保护死者免受恶灵的伤害;同时,也使亡魂有所依附,贴着覆面物或面具尽快到达彼岸世界,得其归宿,而不至于亡魂到处胡乱游走。

四、结语

面具代表人的一种精神,是人们想象或思想的一种凝聚,人们创造不同类型的面具,体现出人们的不同心理。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神灵,以人们的想象去描绘出各种模样,将其反映在面具上,崇拜、恐惧、象征、寄托,无论祭奠、丧葬、庆典还是生产生活,都成为当时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工具。

世界万物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的萨满教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无神论思想意识的不断增强,面具原本在萨满教中发挥的作用也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人们随之对面具进行加工、改造、美化,从而赋予面具新的用途,如装饰、表演、交易、收藏等,使其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通过对各种面具的透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趋向及风俗文化,为深入的研究民族文化提供一份素材。

[注释]

①富育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王纪、王纯信:《北方民族萨满面具艺术解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③郭淑云:《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

④富希陆等:《瑷珲十里长江俗记》。

⑤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郭淑云.萨满面具类型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宁秀英.中国北方发现满族萨满面具[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2000.

[3]王松林.满族面具的新发现[J].社会科学战线,2000,(3).

[4]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上一篇:新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下一篇:早期道教流播河陇地区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