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建议

时间:2022-04-07 01:01:36

浅谈我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建议

摘 要:传统成本控制理念和模式已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从整个企业系统的角度来设计控制的具体措施。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忽视成本事前控制,缺乏完善的成本考核激励机制,未充分利用技术进步进行成本控制。针对这样的不足,笔者将提出五点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成本控制 重要性 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树立成本确定市场的观念,紧握市场脉搏,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整体优化,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市场中怎样使企业的产品以价格优势与其他企业的相同产品进行竞争,“成本控制”将起到关键作用。

(一)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盈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成本是反映企业对于人、财、物的消耗和占用情况的价值指标。企业控制了成本,也就控制了对这些资源的耗费和占用。根据“利润=收入-成本”,增加收入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提高销售价格和增加产量均可以增加收入,但是价格的增加只是使社会财富在各部门之间转移,总的财富并没有增加,而且由于市场、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制约,产量也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不断降低成本,才是增加企业盈利的持久来源。

(二)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实行成本控制,需要分析和研究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和成本控制制度。这些工作不仅涉及生产技术各个环节,还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这些工作使之与成本控制的要求相适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产品的价格更有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生产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支出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使企业拥有了产品的定价主动权。

二、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五点建议

(一)转变理念

制造业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应摒弃传统成本控制中一味“节约、节省”的观念,树立现代成本效益观念,使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有效结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如果成本控制只片面注重生产环节,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减少支出作为经营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这种不以企业整体发展为宗旨、片面地从某些环节和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的理念,势必会造成企业发展驻足不前。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要树立全面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不仅要关注传统的产品市场,还应关注新兴市场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企业生产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只有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市场认可,将企业发生的成本转化为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确定目标利润,从而确定目标成本,对产品成本实施全过程控制。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确立和发展对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健康的文化氛围,而且促使全体员工形成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意识和理念,对成本控制的具体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应从公司层面,建立正确的企业成本文化。使得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员工,都将成本控制作为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自觉习惯,实现员工的自我成本管理。

其次,管理者应具备成本意识。一个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存在管理者成本意识淡薄的现象,而具有成本管理意识的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备一定财务知识,还应具备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技术创新意识。

再次,应建立规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目前,在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具备的优势仍体现在制造业成本上。促进人人具备成本意识。制造业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企业应针对部门和员工工作状况,不定期进行抽查成本计划执行状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责任追踪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并计入其业绩考核。此外,企业根据预算,将成本总额细分至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确定责任中心,根据每个部门、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超额完成目标成本的个人和部门应实施激励,从而调动各部门、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持续进行。

(三)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都使得制造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实施技术创新,必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投入,否则会加大成本。

1.研发设计阶段,传统成本控制理念将成本控制重点放在生产环节,而忽视了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控制,如果一种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从源头约束成本。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过多和过少的成本投入,都难以研发设计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研发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且成本效益合理的产品。制造业企业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同时可以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同盟,降低研发设计费用的同时,加速产品更新速度,在竞争中获利。此外,利用技术创新及对现有产品进行再设计,也能够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2.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关键,而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围绕减少和节约开支上,因为利用减少开支来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针对生产环节的每道工序,进行成本分析,将技术攻关的重点放在制约生产成本降低的重要环节,确立科技攻关重点。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改进产品技术支持等手段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供应商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要将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在内,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作为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决定着企业采购成本,因而制造业企业加强与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不仅可以降低操作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库存成本和突发事件引起的损失。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可以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改进产品质量,共同分担信息成本等,实现经济效益与成本降低的有效结合。选择供应商,企业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诚信原则,由企业采购部门、质监部门等针对供应商的经营和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如综合考虑材料质量、价格和送货时间等评价因素,依据分数高低择优录取。此外,企业应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价格、费用、交货时间等标准进行全面考核。对优秀的供应商,企业可以利用加大订货量或免检等手段进行激励,以维系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五)优化流程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可以全过程地降低企业成本。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状况出发,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流程优化路线。例如,针对物流改造,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物流配送部门,实现自营物流,也可以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与企业的实际相适应的情况下,两种方式都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来宣传推销产品,适当精简机构和销售人员,降低销售费用和人工成本。利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辟新的有效销售网点,不断实现销售费用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陶源,杨军.如何控制采购成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5-8.

[2]张涛.管理成本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391-393.

[3]高锦萍.成本管理会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2):242.

[4]王超,祝伯红.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5):130-131.

[5]叶春丽.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4).

上一篇:论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 下一篇:威宁县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及其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