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时间:2022-04-07 04:59:12

浅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个人的成长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一个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又是他们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所以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在课堂上,我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事先约定听课表现

我认为真正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是“玩”。大多数学习差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也较慢,玩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少了。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归根结底是他们还想玩。在潜意识里,他们是想把丢掉的玩的时间找回来。老师可以利用孩子想玩的心理,课前向他们保证,如果认真听课了,作业会很少或者不留作业。讲课时如果又有学生不注意听讲了,老师可以再次提醒:“你们想痛痛快快地玩吗?”学生会意,听课纪律必定井然。课堂是学习的根本,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学生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把知识掌握了,课下就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题,愉快了心情,休息了身心,课上就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听课,形成良性循环。

二、在课堂中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大多数是由于年龄特点决定的,是无意识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听课行为,做到随时纠正,不厌其烦地去提醒。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突然提高讲课声调,可以直接叫一下走神的学生,可以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可以忽然停止讲课,给学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待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时再接着讲,也可以喊起一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让他环视一下有没有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还可以走到某一名学生身边,或拍拍他的肩膀,或摸摸她的头,用肢体语言示意要认真听课了……

三、在课堂中表扬表现较好的同学

著名的教育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好的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老师可以经常表扬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时间一长,他们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学生们的榜样。老师还可以抓住时机,对那些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讲,而某一次认真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表扬,让他觉得做得好就会被表扬,他下一次可能会做得更好。小学生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进步的话,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小五星均是奖励表扬。只要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在适当时候给予表扬,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在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和课文有关的内容

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理解力尚不强的小学生,他们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迫式的。他们的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如果想把他们的听课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讲课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是有趣的,他们喜闻乐见的,或者能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当老师能将小故事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往往会收到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本着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一种好的听课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老师不但要有信心和耐心,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别怕麻烦,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既是一种工作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找对方法,掌握技巧,力争使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并成为一种自然,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教学课堂中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下一篇:创设个性飞扬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