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生战略”决定海外投资方向

时间:2022-04-07 12:49:27

“日本再生战略”决定海外投资方向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大潮席卷世界,人们迎来了真正的国际投资交流时代。虽然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致使海外投资一度停滞,但跨国企业为了在新兴市场国家建立产业转移中心,确保资源供给,海外投资又逐渐活跃起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为构筑日本与海外之间的生产、流通网络,积极稳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到2010年年末,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高达8305亿美元,投资重点转向中国及亚洲地区。

日本对外投资新热点:亚洲地区的服务领域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之一,将亚洲地区作为投资重点。

日本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面向亚洲地区出口比重占出口总量的56.1%,是2000年的2倍。与此同时,日本面向亚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从投资比例上看,面向亚洲地区的投资占总体的38.7%,领先于对西欧(25.3%)、北美(15.8%)和大洋洲(11.2%)等传统投资地域。亚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紧密的产业链,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特点之二,投资对象由制造领域转向服务领域。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最初集中在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生产制造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动下,日本大量投资积聚到这些国家的汽车、电器机械、精密机械等行业。然而近年来,日本投资对象逐渐转向金融、保险、信息、流通、大型零售店等服务性行业。

从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2005年起)来看,制造业的增长率为9.1%,而非制造业的增长率为14.9%。亚洲各国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趋势还将持续。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将促进亚洲各国对智力型服务的需求。亚洲国家提高科技水平的意愿日益强烈,日本在该地区研究领域的投资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针对医疗、健康、看护等领域的投资期待也在逐步上升。

特点之三,企业积极推动本土化进程。

从前,在海外投资的日本企业,凡事都以总公司为重,经常引起当地不满。现在,日本企业重视协调与当地出资人的关系,灵活运用本土人才、加强员工培训,积极建立并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赖关系。今天的日本企业已不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他们越来越尊重投资地的利益,积极为当地做贡献,从而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

特点之四,企业并购(M&A)交易趋于活跃。

以开拓市场、技术革新、确保资源供给等为目标的跨国M&A交易日益频繁,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参与海外M&A。2009年,日本的海外M&A交易数量一度减少,与世界趋势相同。2010年,日本的海外M&A大幅回升,多达347起,金额高达340亿美元,比2009年的金额增长了64.5%,交易数量高居历史第2位。2011年,交易数量也同样表现出增加趋势。过去,日本企业的M&A一直以美国市场为主,而近来日本在亚洲地区的M&A表现活跃,由2009年的86起增加到2010年的129起。同时,日元汇率偏高,也加快了日本企业在亚洲地区的M&A步伐。

海外投资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实力

企业实力能创造市场价值,也是影响企业海外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企业实力既包括技术实力、商品实力,又包括市场开拓能力、销售能力。日本企业正朝着“No.1”或“only one”的方向努力积蓄创新能力。

举例而言,日本的汽车厂商不仅注重车辆性能与外观,还大力研发“下一代汽车”(电动、混合动力的汽车)以及储电装置;制药企业不断提高新药的开发能力;流通企业则在商品开发、销售技巧和品牌战略方面下大力气。目前,日本提高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吸引了诸多海外企业的目光。

提到技术,就不得不提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其他外国企业,都会在海外投资上犹豫不决。

此外,人才实力也极为重要。日本企业正在大力培养全球化人才,积极任用海外年轻人,这和过去相比是很大的改变和进步。

“日本再生战略”与海外投资前景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巨大损失。日本将灾区重建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为契机探求新的发展道路。

2012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日本再生战略”。该战略将医疗、健康、看护以及能源环境、农林水产业、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强调要积极地向海外拓展相关领域,促进东亚地区的共同发展。

在实现东亚地区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日本应努力帮助东亚地区提高经济发展能力。东亚地区正逐渐引领世界发展。要保持快速发展,东亚各国必须增强彼此问的联系,推动体制改革,建立高质量的市场经济。

目前,“东盟+3”、“东盟+6”构想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已经到了谈判准备阶段。长远看,还应通过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来增强东亚各国间的联系。

要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落到实处,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扩大经济网络。同时,还应创造良好条件,确保铁路、公路、港湾、机场、通信、产业基地以及人才等供应链环节的高效运作。

许多国家近年都在积极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尤其表现在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夺上。各国政府为此积极开展高层运作。日本政府也出台了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相关政策,日本驻外使领馆、贸易振兴机构(JETRO)也在积极收集海外投资的相关信息,努力为企业洽谈牵线搭桥。

进入投资阶段,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政府机构)将对投资给予金融支持。作为独立行政法人的日本保险机构(NEXI)也会为企业办理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

我衷心希望,日本政府能够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与相关国家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于产业文明的转型期,需要我们在资源和能源供给有限、环境制约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找到新的发展道路,实现向新产业文明的转型。企业朝着这一目标积极向海外发展,正是实现成功转型的最佳策略。

上一篇: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需要制度创新 下一篇:生态承载力对中国城镇化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