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时间:2022-04-06 06:00:19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关心的主要问题,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吉林地区3所大学一~五年级学生1 632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在本学年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次为大一入学迷茫(76.97%)、大二焦虑无助(64.56%)、大三性冲动(56.90%),而大四、大五年级为择业压力(65.44%)。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健康教育。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策略,实验性;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99-02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CAO Zhi-you, OUYANG Jin, WANG Dong-mei, et al. Directly Subordinate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Jilin (132013),Jili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grade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and main problems they cared,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B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Jilin were selected and surveyed for problems which were most concerned in their current academic year, 1 63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urvey, enrollment confusing(76.97%) was freshmen'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helpless anxiety (64.56%), sexual impulses(56.90%) and career choice pressure(65.44%) wer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of sophomore, junior, grade four and five student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argeted special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ment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Health education;Games,experimental;Students

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负荷在增加,心理问题在增多。大学生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卫生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近年来的工作体会,认为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阶段性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吉林医药学院、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一~五年级的大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650份,收回有效问卷1 632份,有效回收率为98.90%。其中男生837名,女生795名;平均年龄男生为(21.30±0.60)岁,女生为(21.70±0.55)岁。

1.2 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最关心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试,按统一指导语向被测者讲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及意义,承诺不公开个人信息,调查结果只作为研究用,被试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见表1。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90.519,P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

2.2.1 新生入校期(大一)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由于对饮食和居住条件的不适应等因素,许多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迁,变得沉默寡言、心情不宁、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这种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使许多学生不能坚持学习,提出休学或退学。

2.2.2 基本适应期(大二) 从大学第二学期开始,课程逐渐增多,难度亦增大,二年级下学期是大学生学习最紧张的阶段。由于大学生处于情感丰富而又不稳定的阶段,往往易形成两极性;有些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命不凡;有的学生对自己估价过低,自叹平庸;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竞争的胜利者、时代的佼佼者,入学时信心百倍,但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成绩不可能像中学时期那样名列前茅,考试的失利会使他们由积极、自尊、热情转变为消极、自卑、消沉,失去前进的动力;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踏进了高等学府,抱着混文凭的想法,这都是消极的心理表现。大学生情感不稳定,常因为某事成功而兴高采烈,亦可因一件偶然的小事悲观失望,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遇事武断,不作全面分析,不听劝告,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2.3 青春萌发期(大三) 随着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性亲近期的到来,大学生寻找知音的共鸣日益迫切,大学生恋爱也是客观存在和难以回避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有不少人既珍惜爱情,也珍惜事业,在恋爱期间学业上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照顾,使恋爱成为学业追求的动力;也有部分学生不能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追求爱情至上,甚至沉溺于之中,以至荒废了学业;个别学生因为失恋失态失德,出现报复行为。

2.2.4 毕业学成期(大四、五) 大学四、五年级学生面临着工作分配、专业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大部分学生较兴奋激动,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思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面临生活的重大选择,或分配意向难以实现,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极少数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3 讨论

3.1 大一应进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教育 大学新生刚刚步入新的环境,建议先从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入手,逐步开展环境与健康(如何适应新环境,如空气、噪音、水质、绿化、放射线、灯光、颜色对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重点是防止运动损伤)、饮食营养与健康、吸烟与健康、饮酒与健康等专题健康教育。通过以上学习,使新生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习与新的校友交往,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学生本人要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辅导员要主动关心新生们的学习生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渡过入学后的第一关。

3.2 大二应进行生理知识、常见病与突发疾病的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眼、用脑知识、口腔卫生;睡眠与健康、睡眠与梦;憋尿与尿路感染;常见症(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常见病(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和常见传染病(流感、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霍乱和登革热)的诊断与预防。通过以上学习,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劳逸结合,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端正学习动机,珍惜青年时期的宝贵时光,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3 大三应进行性卫生与性道德知识的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男女性器官解剖知识与功能,包括包皮、运动性坠扯性疼痛的防治、月经生理与经期卫生、受精过程等;性道德与性变态(大学生如何做到性适应);性传播疾病(主要讲淋病、梅毒及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以及阴道霉菌病、滴虫病的传播与防治);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标准、气质与个性、心理紧张与解脱、心理障碍、自杀倾向与解救)。通过以上教育,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爱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要把对祖国对社会的贡献放在人生意义的首位。

3.4 大四、五应进行婚恋与如何择业的教育 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即使失恋时也应理智地对待,既尊重自己的选择,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做到失恋不失德,在恋爱过程中自尊、自爱、遵循性道德规范。通过以上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顺应人类生存欲望的真正实质,顺应情感活动的规律,顺应精神活动的规律。一方面从为他人、为社会的行动中产生新认识,新情感;另一方面从侧面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分散“病态”的注意力,明白“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投身于未来的工作、事业中。

4 参考文献

[1] 黄万琪,吴汉荣,贺尊,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 139-1 140.

[2] 戴忠恒,祝蓓里,主编.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35.

[3] 曹志友,曲保忠,王新成,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中国健康教育,2007,23(5):374-375.

(收稿日期:2009-03-02)

上一篇:宁夏固原山区城乡小学生烟草接触现状分析 下一篇:广州市大学生生育观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