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时间:2022-04-06 03:13:45

浅谈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摘要: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19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54-02

一、存款准备金的发展和作用

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银行以及某些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货币资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或者负债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按央行规定的比例放在央行的比例存款,超额存款准备金指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由此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来达到信用收缩或者扩张的目标。在此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演变成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美国1913年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而后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各国中央银行纷纷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相继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可以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我国这一制度开始实行于1984年。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效用具体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的控制、对货币乘数的调节上。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由于大部分的通货膨胀都跟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有关,而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有效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经常被中央银行用来控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经济过热时,信贷资金大幅增长,通货膨胀预期提高,这样会加大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中央银行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则一般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货币乘数减小,收紧银根降低货币供给,抑制经济过热。反之,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

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超额准备金率高的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抵消了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所有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此时超额准备金率低的银行有可能因此陷入流动性困境,引起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二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三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强,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力度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于猛烈,对社会经济的震动很大。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二、当前经济环境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必要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国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救市措施主要是加大政府投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放松信贷刺激消费,我国也不例外。在一系列措施的刺激下,自2009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逐步走稳。但在全球经济趋于稳定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威胁:一是实体经济对政策的依赖性强,不能实行持续发展。在危机下,实体经济主要是靠信贷资金支持,一旦政策改变,信贷规模大幅度收缩,实体经济的资金链断裂,其正常运行将受到影响,有可能再次陷入困境;二是持续的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相搭配,将使得出现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增速偏低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三是部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这将有可能加大房地产、证券等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四是如果一直用资金来救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而不能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扭转其经营状况,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有可能使得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呆坏账增加,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性因素,但是受信贷强劲增长、房价大幅上扬、通胀预期加剧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过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些纷纷成为各国央行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也成了各国央行采用的方法。由于近期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严重、居民消费指数上升、通货膨胀预期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仅仅一个月以后,央行又决定从2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三、当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和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影响

(一)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贷款, 导致信贷规模出现高速反弹, 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 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控制货币增长。

(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遏制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过度膨胀。一直以来政府都在努力筹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引导其健康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将降低开发商从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迫使加快商品房销售,减少“捂盘”行为;另一方面将使得开发商减少土地囤积,加快住房开发,特别是增加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

(三)化解国际收支中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资金压力问题。最新出炉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2009年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共增加4531亿美元。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给中国带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加大了与别的国家的贸易争端,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 国际游资竞相流入我国, 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 其结果就是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风险加大。在此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可以减少利差,控制热钱的流入。

(四)控制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物价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我国基本上以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的物价水平,从2003年8月开始到现在,我国逐步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但是最近统计局的统计信息表明,通货膨胀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1日公布中国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下降0.7%,前值上升5.9%。工业品出厂价格年率下降5.4%,前值上升6.9%,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跃升至1.9%,超出市场预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也上涨1.7%。通胀压力愈渐明显,此时,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一方面能收到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之功用, 另一方面, 也将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稳定通胀预期, 有效遏制全面通胀的苗头。

(五)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告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强烈的宣告效应, 即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有着良好信号功能的操作工具,相对于其它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其宣告效应更为直接和有效。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明确地表明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判断和政策意图, 体现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态势和发展方向, 可以以此影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形势的预期, 公众能大致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调整自己的投融资决策, 深层次引导公众的理财行为,从而最终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卿辉、刘其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3).

[3] 谭亚勇、黎明.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6).

[4] 邵川.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看紧缩金融流动性[J].经济论坛,2007,(08).

[5] 黄海燕. 综合运用货币工具, 提高紧缩政策效率[J]. 宏观经济管理, 2006,(10).

[6] 张鑫、张玲.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缘何频繁化[J]. 商场现代化,2007,(02).

[7] 朱恩涛、朱瑾.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新解――内涵、作用机理与发展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7,(04).

[8]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N].金融时报,2008,(02).

上一篇:对我国税收负担和减税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连环会的“庞氏”蔓延机制与倒会风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