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05 10:00:19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构建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贫困生认定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力度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等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 现状 问题 解决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1.认定标准。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各省均出台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生源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在1200元以下;第二,学生在校消费水平在学校所在地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一般人均在80-120元;第三,学生家庭生活状况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生源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第四,学生家庭有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父母亡故、父母下岗失业、学生家庭短期内突发变故、债台高筑,等等。

2.认定方法。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采取学生生源地认定和高校相关认定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即由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证明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及贫困程度,高校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评出。各高校一般由校学生处负责组织和管理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二级学院或系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辅导员为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本学院或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组织和审核工作;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本班贫困生的民主评议认定工作,贫困生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以电子文档形式报学校学生处审查备案;贫困生材料由学院归档备用。

3.认定方式。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包括生源地认定、高校自身认定两种方式。生源地认定主要是由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这种认定具有降低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的优点,但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人为影响因素较大,不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与可比性。高校自身认定主要是由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系、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最终确定贫困生的办法。这种认定相对于生源地认定方式,理论上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认定成本太高。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定依据可信度不高。许多认定还仅局限在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无详细、具体的与贫困生认定相关的量化指标体系,致使贫困生认定工作含混不清,指导性、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可行性不高。

2.认定系统化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没有制定多维度、多层面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往往仅凭某一单方面的标准或办法,如仅凭一张学生困难情况调查表、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或学生个人的贫困申请,没有收入监控机制,没有多环节的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惩罚和动态管理监控制度。实践中,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具体做法与措施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3.认定规范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已成为当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从认定到资助的主要模式。特别是有些学生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不熟悉、不掌握情况,不按贫困生认定的办法与程序办事,工作随意性较大,使高校有限的贫困资源“轮流享受”或“平均享受”现象屡见不鲜。

4.认定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还仅停留在原始的纸质记录和传统经验式的操作上,没有建立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这既不利于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操作流程,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又将耗费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挤占高校贫困生的有限资助资源。

5.认定理念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强调“经济贫困”,忽视“精神贫困”;二是存在认定成本与认定收益的矛盾与冲突。导致高校要么采取“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么采取内部成本外化的方式,完全交给学生生源地办理,造成资助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客观因素。首先,我国特殊的国情不利于贫困生认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人均GDP收入差别很大,各地的支出及物价水平也有较大悬殊,使得我国高校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来进行量化。其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由于目前受我国法规体系的不健全、网络技术的不发达、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及配套制度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制约,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这给了解和确认学生生源地的收入、支出、物价水平、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学生个人家庭的各种情况带来了很大障碍。

2.主观因素。首先,生源地政府或部门。生源地认定的相对标准与贫困生认定的绝对标准存在落差。生源地认定只能代表该生在生源地是贫困的,但该生在学校所在地却不一定是贫困的。另外,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导致许多假证明,甚至空白证明屡见不鲜。其次,高校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直接受到高校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影响。当前,这些人为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1)受“成本―效益”矛盾与冲突的左右。导致大多数高校大多没有进行严格的贫困生认定,而广为采取撒网式的贫困生资助方式,浪费资源,降低效益。(2)认定工作责任心不强,随意性现象普遍。表现为不深入调查,不规范程序,不严格审批,而往往采取经验式的决策方式。最后,学生个人方面。贫困生个人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有的贫困生善于说明贫困情况,并积极寻求支持;而有的则自卑心理严重,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导致应该得到贫困资助的却难以得到。另外,有些学生依赖思想较重,缺乏诚信意识,提供虚假证明,欺骗学校,谎称“贫困”,而现行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办法主要以学生自述为主,因此,很容易造成认定失误。

四、解决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避免贫困生认定的盲目性、随意性。指标体系设计应有反映学生及其家庭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状况的指标。同时,还应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指标。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所在地保障线、学生所在地保障线、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支出、供养人员职业、劳动力情况、家庭有劳动能力与无劳动能力之比、家庭所在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及其资助状况、学生德育综合评定等第、有无特殊性重大事件(如事故、灾害),等等。

2.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政府应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应建立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的生源地贫困生认定主体监督机制;应建立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内的生源地贫困生认定“三查”制度。

3.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审批、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建立贫困生评选、审批、监督相互分离的制度;建立贫困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落实责任单位,强化职责与责任,加强监控和约束力。

4.建立贫困生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制度。要在贫困生获得资助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贫困生消费情况、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思想教育和说服的方式加以制止与纠正,对无良好转变的,要采取惩罚和取消贫困资助的措施,并及时记入个人档案。还要及时将贫困生资助信息进行公示,以透明评议结果,接受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的监督,不断完善与健全机制,提高贫困生资助资源的使用效益。

5.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要积极建立包括贫困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在内的全面的贫困生档案制度,并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删,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范化的工作平台。

6.加大贫困生认定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力度。要在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开发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上网,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扩大工作平台,大力节省贫困生认定的信息成本。

7.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其中重要的是加大对大学生的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一方面通过诚信教育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贫困生资助的程序、方法、方式和标准,积极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提高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汪娟等.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政府伦理维度[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4]李永宁.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5JA880019)的研究成果内容之一。

上一篇:让你的散文炫出迷人的色彩 下一篇: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