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百本好书”活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5 07:19:30

【摘要】一、关于阅读书目的选择 古今书籍浩如烟海,大学生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外书来读,的确是个难点,是个最费思量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推出的“好书”书单各种各样,让人目不暇接。这...

对读“百本好书”活动的几点思考

摘要:“读百本好书”活动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项目,本文对活动过程中的书目选择、数量把握、方法运用、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读百本好书;书目;数量;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展的“读百本好书”活动,是一项拓展大学生成功素质的重要的实践性举措。目的在于训练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以厚积而待薄发,为学子们将来迈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要求重在落实,重在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且都能有所得、有所获。作为大学生知识拓展的有效手段,“读百本好书”活动包含着四个方面的要求:阅读书目的选择、阅读数量的把握、阅读方法的运用和阅读效果的评价。这四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的书籍要求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读法会对阅读的速度、数量产生影响,并且书目选择和阅读方法的不同会带来阅读效果上的差异。书目的选择、数量的把握、方法的运用及效果的评价是读书活动中的四个重要问题,是体现读书质量、实现读书目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的书目、数量、方法、效果评价进行科学的指导并提出合理的要求。本文试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阅读书目的选择

古今书籍浩如烟海,大学生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外书来读,的确是个难点,是个最费思量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推出的“好书”书单各种各样,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书单所列书籍虽然确有价值,但大多是人文类的,有些又专业性太强,并非适合所有人,且有些书籍很难激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该怎样进行指导和要求呢?首先,阅读书目的选择必须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国内曾有人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做过调查,一种是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对象为安徽省5所本专科院校的26个系、37个专业的学生[1];一种是用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类型及数量作为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客观指标,调查对象为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2]。两项调查均表明,文学类作品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在所有课外读物中高居榜首,比例达40%,而专业辅导类、科技类读物则少人问津,两类加起来所占比例不足10%。虽然大学生们偏爱于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文学作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对所学专业与文学关联不大的学生来说,毕竟缺少实用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读书“不加选择,那就是浪费时间”。中国现代学者夏尊在他的《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一文中,将阅读的范围分为三个,一是关于职务的,二是参考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其关于职务的和参考的解释,对学生而言是指功课和与功课相关的参考书。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时曾言:“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两位学者都一致强调了专业类书籍在读书中的核心地位。今天,我们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而读书,不妨将课外书籍分为以下几类:专业素质类,包括专业书籍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非专业素质类,指与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无关联但能提高观念、品格、能力等成功素质修养的书籍;娱乐消遣类,指那些与专业毫无关联,纯粹拿来怡情、休闲的书籍。这里,专业素质类应是我们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其它两类排斥在外,但绝不能本末倒置。这三类,在大学生阅读书目单上的比例,可以考虑为631,在此基础上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其次,书目的选择还应考虑大学生的年级、知识基础、个性修养、爱好兴趣等因素。在对安徽5所本专科院校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与高年级大学生、专科生与本科生,甚至女生与男生,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爱好和习惯。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的课外读物;专科生课外阅读的数量不仅低于本科生,且偏好于消遣性读物。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比方说,对低年级或专科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中,专业类书籍的比例可适当放低,深浅难度上的标准可适当降一降。最后,在书目方面有几点需要说明:(1)书目的选择上应采取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书必读,有的学生可自选。其中专业素质类书籍由专业老师负责推荐,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要有素导、专业老师和有关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就曾应清华大学学生之请,为初学者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今天,大学的专业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除课本之外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是数不胜数,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则有如恒河沙数,由谁去挑选呢?这项工作只有相关研究机构、专业老师、素导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2)我们选择书目不要将眼光仅仅盯在纸质书籍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像电子书籍以至影视作品等等都应是我们选择的对象。

二、关于阅读数量的把握

我们说读百本好书,并不是刻意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读满一百本。书籍的字数有多寡之分,阅读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再加上大学生的学制有长有短等等因素,对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也就不宜作过于硬性的规定,但这并不等于说完全不作要求。一般情况下,一本约两厘米厚薄的书字数在三十万上下,如一部分上中下三册的《红楼梦》,每册就是三十多万字。按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使是带研究性的精读而不是一般性的泛览,对一本三十万字的书,每天用约两个小时的课外时间,相信一周左右是可以读完的。因此,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求大学生每学期(含寒假或暑假)读10本书是可行的,这应是最低标准。这样,到大学毕业,专科生认真读完60本课外好书,本科生读完80本,那将对大学生的学业、对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塑造,其作用不可估量。

三、关于阅读方法的运用

读书是一门艺术,读书方法直接影响着读书的效率与效果。清代文人袁枚曾把读书比作“吃饭”,说:“善吃者长精神”。因此,读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古往今来,中外很多成功者曾在读书方面有过经验之谈,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极有学习、借鉴价值的读书方法,如背记式、复述式、评注式、重复式、博览式、计划式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参考。读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应寻求到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否则,有耕耘却收获甚微;或者,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橱”,这都是读书的悲哀。在读书方法上有两点要重视:(1)要善于把握精读与泛览,特别须注意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与专业、与塑造成功素质无关的消遣性书籍上。(2)要勤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采用心得体会式,或是摘录式、评注式,都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写读书笔记可以说是读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四、关于阅读效果的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读书活动落实情况的量化检查,是对学生在知识拓展方面所获素质学分的考核手段。评价过程涉及三个方面: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因为即使是大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对读书活动加强领导并设立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在组织机构上,可以将每个班级确定为一个读书活动组,素导、班导为顾问,设组长一名,由班级素导助理或者学习委员担任;每组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8人左右,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指定安排,设小组长一名。机构的领导成员不仅要负责对读书活动的宣传、指导,积极筹划与组织诸如读书比赛、经验交流、学术研讨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同时要负责对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现和读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评价的量化。这里的量化也就是将“读百本好书活动与素质学分挂钩。考虑到知识拓展在整个非专业素质拓展中的重要性,读书活动在非专业素质学分的权重分布中应该有所偏重,总学分不应低于5分,按专科5学期,本科7学期平均分布,并将每学期分值划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三)评价的方式。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检查读书笔记。要求每位同学在读完一本书后写出读书笔记,形式不限,评论、体会均可,然后由素导依据每位同学所写笔记的数量与质量按等级进行评分。(2)组织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根据教师推荐的全班学生以至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生在学期内全都必须阅读的书目(共须书目),由素质导师、班级导师根据书籍内容给学生设计题目,每个学期末安排一次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等级评分。(3)考查平时表现。平时表现是指学生平时对待“读百本好书”活动的态度,以及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有关读书活动的情况。考查由素导、班导、组长和小组长共同负责,同时,考查平时表现与检查读书笔记或者与组织考试结合起来,可按46或55的比例分配素质学分。

要使“读百本好书”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除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大学生读书兴趣的激发,专业教师、素导、图书馆三者的协同,读书活动与其它成功素质拓展活动的统一,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讨。

参考文献

[1]何军.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2]曹新美,林小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

上一篇:以成功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下一篇:新兴高校“双导制”及其运行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