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政策演替与现状特征(上)

时间:2022-04-05 12:08:36

台湾科技政策演替与现状特征(上)

科学技术政策(简称科技政策,下同)是为实现一定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是官方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政干预。纵观台湾50多年的发展史,其经济发展正是在当局不断进行调整的干预下获得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基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台湾制定了《长期发展科技计划纲领》和《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章程》,组织了“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简称“长科会”),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科技发展工作,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台湾因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需要,为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工业园区,组织实施科技升级计划,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此后,台湾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对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更加重视,特别是对策略性产业发展相关的关键技术,无不以政策上的倾斜来加快其发展,从而全面推动了以资讯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发展。

一、上世纪台湾科技发展政策的演替

本着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原则,台湾科技政策历史沿革大体上可以依其经济发展战略阶段的推移,划分为五个时期。

(一)第一次替代进口时期以技术引进和传统技术改造为主的科技政策(1953―1959年) 1952年,台湾战后经济恢复基本结束,主要国民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战前最高水平,但经济仍相当贫困,资金短缺、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30―50%,人均收入196美元。农业方面粮食不能自给,工业落后,大部分日用品依赖进口,外汇奇缺。为此,台湾从1953年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替代进口”战略和“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的方针。“替代进口”战略的目标有二:一是优先发展非耐用性消费品工业生产,减少日用制品对外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业生产率,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吃穿用的基本需要,扩大粮食和日常消费品供应,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改善国际收支。

所谓“替代进口”,是指主要依靠岛内的资源更新设备,改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那些满足内部市场需求的工农业产品,减少进口,节约外汇。因而严格说,这个时期台湾尚没有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和政策。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日据时期的棉纺、制糖、肥料、皮革、食品等传统工业,更新设备、改革技术,进口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从美国、日本引进一些技术,建立合成纤维、塑料、三合板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方面重点是发挥精耕细作的传统,兴修水利,扩大良种推广,增施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二)面向出口战略时期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科技政策(1960―1969年)

“面向出口”战略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主要生产出口产品参预国际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它是相对于“替代进口”发展战略而言的。

台湾“面向出口”时期采取的产业发展政策是取消进口管制、降低进口关税,实行出口退税,建立出口加工区,除纺织、服装、皮革、食品等传统工业品外,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合板、家电、化纤、塑胶、自行车等轻工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遇到的―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问题。因此,一般认为,台湾的科技政策是在其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出和不断调整的。

1957年4月台湾“中研院”第二次院士会议曾提出长期发展科学的建议,由于资金问题没有得到当局的支持,直到1959年1月才由“行政院”通过,以《“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纲领》文件颁布实施。该纲领可谓是台湾二战后的第一个科技政策文件。台湾《长期发展科学纲领》主要是针对发展基础科学和教育而言的,由“教育部”和“中研院”主导实施。在实用技术层面上,1960年代配合发展出口加工业的需要,台湾还颁布一系列吸引外资和开发对外技术合作的条例,继1954年颁布《外国人投资条例》、1955年颁布《华侨回台投资条例》之后,又于1960年颁布《奖励投资条例》、1962年颁布《技术合作条例》,这些政策条例的宗旨是鼓励外来投资,引进外来技术,鼓励厂商与岛外技术合作,提升岛内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伴随着外国资本进入,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这对没有专业技术人才,产业技术水平低的台湾来说,是促进1960年代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1964年以前,台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平均每年不到10件,而1964年以后引进的外国先进技术平均每年近100件。台湾初期电子电器产品、塑料产品、合成纤维产品、机器设备以及农业方面的罐头食品等能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都与技术引进密切相关。

“面向出口”战略时期以技术引进为主轴的科技发展政策成为1960年代台湾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起飞。1960年至1969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达到8.2%,比前一阶段增加1.5个百分点。到1969年台湾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0.49亿美元,比1960年增加6.4倍。台湾“经建会”统计,1960年代台湾引进加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三)第二次替代进口时期技术研发与引进并重的科技政策(1970―1979年)

1960年代通过面向出口战略的实施,台湾以轻工产品为主的出口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大幅度成长。然而,进入70年代,台湾交通、电力等基础工业远不能满足出口工业发展的需要;出口工业产品生产的机器、原材料大多数仍依赖进口。于是台湾从1973年开始推行“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计划”,实施第二次替代进口战略。其目标是发展重工业,重点是交通、核能、石油化学、钢铁、造船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以自行生产的机械设备、化纤、塑胶、钢材等原材料取代进口,致力于建立上、中、下游产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

这个阶段的科技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制定和实施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1969―1980年)。

该计划系根据关于科学发展的目的在于建设三民主义的现代化“国家”的指示,由台湾“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划提出科技发展的方针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国家’资源,增进科学知识与技能,建立现代化的健全政府与社会”。

这个阶段,配合第二次替代进口战略的需要,台湾科技政策目标和施政重点,已由前一阶段“长科会”时期着重在纯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引进,扩大到配合发展重化工业所需的技术研究和发展,除了推动轻工业、农业、医药等部门的科技研发外,开始扩大到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工作。

2、协助成立财团法人研究机构,提升自我研发能力。继1954年成立联合工业研究所后。1973年整合联合工业研究所、矿业研究所和金属工业研究所资源,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

3、设立科技专案预算计划。从1976年开始

由“经济部”编列专项科技预算,委托工业研究院开始基础性产业技术研发,协助民间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4、加强高等工业技术人才培育。1970年代,高等工业技术人才教育毕业人数占科技类总毕业生数由前一阶段的30%左右提高到50%;成立“工业职业训练协会”,并于1972年2月颁布台湾第一个职业训练法案《职业训练金条例》。

5、召开第一次全台科技会议。会议于1978年1月由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主持召开。会议目的是“将科技因素纳入‘国家’政策的规划程序,实践在台湾建设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体系”。会后制定了台湾《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方案中确定了台湾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即配合经济建设、增进民众福祉,建立社会“国防”体系。依此三大目标调整整体性科技发展,使科技成为带动“国家”建设的原动力。同时确定能源、材料、资讯和自动化为科技发展重点。这次会议是台湾直接由“行政院”主动规划科技发展政策的开始。

6、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增列免征专供研发仪器设备进口税及研发新产品、发明专利等税收优惠。

(四)出口扩张时期以科技升级为主轴的科技政策(1980―1989年)

1980年代是台湾经济全面振兴的时代。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建设与发展,台湾基本建立了自主的工业体系。1980年台湾GDP达到413.6亿美元,人均GDP2344元,分别比1970年增加6.3倍和5倍,三次产业结构从15.5:36.8:47.7转变为7.9:45.8:46.3。但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以美国为后盾的台湾经济备受冲击,1979―1981年台湾工业年均增长率下降到5.5%,农业连续两年负增长。要求得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和经济转型问题,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以更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出口竞争力,于是从1981年起制定和实施十年经济建设计划。

十年经济建设计划目标是以科技升级为前导,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升级,推进经济国际化、自由化,增强工业基础力量,发展对外贸易,要求外贸每年平均增长12.5%以上。农业推行农业科技升级计划,开展第二次农地改革,发展农业机械,培育八万农业大军,推进农业现代化。

配合十年经建计划目标,台湾的科技政策宗旨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设置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基于发展策略性科技产业的需要,台湾于1980年借鉴美国“硅谷”经验,在台北县新竹市郊建立了新竹科技工业园。建立园区的目的是“配合经济发展,借园区之设置,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研究环境,以延揽国内专门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促进高科技工业之发展及产业结构之升级”。园区占地2000多公顷,周边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及中山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食品工业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内设工业区、教育研究区、商业区、园林区,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2、召开第二次全台科技会议,确定重点科技。会议于1982年2月由台湾“行政院”主持召开,目的是根据岛内外形势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修订此前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高政府和民间的科技经费投入,使全台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从0.6%提升到1%;(2)确定80年代重点发展科技领域,除70年代末确定的能源、材料、资讯、自动化外,新增生物技术、光电技术、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4项;(3)实施“加强培育和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设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台大应用力学研究所、交大电子资讯研究中心、成大航空、太空研究所等,吸引高科技人力;(4)对取得优良成绩的教师和科技人才,每月奖金增加2万元;博士生奖学金每人每月1.5万元,硕士生奖学金每人每月1万元。(5)增加公立大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制。

3、制定和实施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升级计划。1985年1月公布“台湾省加速农业升级重要措施”,以发展农业科技,培育核心农户,革新农业生产技术,促使农业适应经济升级的需要。农业升级是与工业升级、科技升级同步进行的推动经济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与科技研发相关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核心农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精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等。

4、召开第三次全台科技会议。1986年1月由“行政院”主持召开第三次全台科技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程计划(1986―1995年),提出科技发展的“四大结合”与“五项原则”。“四大结合”是科技发展要实现“科技与经济建设结合”、“科技与民生结合”、“科技与防务结合”、“基础科技入文科技与应用科技结合”。“五项原则”是科技发展要具“前瞻性、整合性、连续性、生根性与国际性”。会议确立未来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1)提高台湾科技水平;(2)促进台湾经济发展;(3)提升人民生活品质;(4)建立自主“国防”能力。

为达上述目标,将着重以下6项科技发展政策:(1)扩大科技研究发展基础。(2)发展高科技工业;(3)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4)促进民众对科技之认识;(5)以租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鼓励民间企业从事科技研发;(6)提高研究发展效率。

台湾第三次“全国”科技会议有别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会议的在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科技会议的政策目标是为配合岛内需求而推动科技发展项目;而第三次“全国”科技会议的政策目标则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国际化,促使某些重点产业科技,如资讯、半导体工业等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五)经济转型期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主轴的科技政策(1990―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世界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突出表现是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把科技创新竞争推向全球,市场需求的全球化、研究发展的全球化、投资和人才的全球化,使得科技发展和创新更需要具有全球的眼光;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地区经济结构主体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技术日益综合化,如综合了显示技术、光电子学、高性能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门类的技术创新产品,迅速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最陕、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面对新的发展空间和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政策。在此背景下,台湾于1991年1月正式公布“经济建设六年计划”,这是台湾试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发展蓝图。“六建”计划的目标是:重建社会经济新秩序,谋求全面均衡发展,种植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全民生活品质。台湾当局称之为“创世纪的计划”,是第三波建设运动,以

开创第二个“台湾奇迹”。第一波指的“战后复兴建设运动”,第二波指蒋经国的“十项建设和基层建设”,塑造了“台湾奇迹”。第三波是“六建计划”,目的是使台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三大中心”,即西太平洋国际金融中心、西太平洋交通航运中心和西太平洋高科技重镇。

为因应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台湾就科技发展和创新提出6个主要方向:(1)发展科学技术的预算,应连续稳定增长;(2)调整现行科技管理方法,以加速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3)定期修正工业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以维护和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资讯产业;(4)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以培训世界级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5)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于改善生活环境和保证公民身心健康;(6)推动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结合。遵照这些方向,90年代以来台湾在调整科技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召开第四次全台科技会议。会议于1991年1月召开。时任“行政院院长”的郝柏村称之为在“台湾经济技术脱胎换骨(即变高所得为高品质社会)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目的是配合“国家”建设六年计划,检讨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突破科技瓶颈,展望21世纪科技社会;会议主题是“以人文精神导正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会议设置5个中心议题:即(1)积极改善研究发展环境;(2)提升基础研究水平;(3)落实研究发展,提升产业水准;(4)策划各领域科技发展重点;(5)调和人文社会与科技发展之良性互动。会议决定邀请人文与社会学者,从社会价值与伦理角度,参与科技政策之制定以及新产品科技的开发,并在“国科会”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2、制定台湾科技发展长中程计划。第四次全台科技会议研订科技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1992―2002)和六年中程计划(1991―1996年)的具体方案。并于1992年7月由“行政院”审议通过。十二年计划的总目标是在计划完成后,使台湾“整体科技水平在亚洲超越韩国、紧逼日本,部分学术及产业技术领域达到先进国家水平而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科技重镇”。计划确定价目标(一是提高科技水平;二是促进经济发展;三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四是建立自主“国防”能力)及10项基本策略:①扩大研究发展基础;②提高研究发展效率;③提高企业界研究发展能力;④发展高科技工业;⑤积极推动国际合作;⑥促进人民对科技的认知;⑦加强基础研究;⑧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⑨建设讯息化社会;⑩促进科技发展与人文社会协调。

科技发展六年中程计划即是围绕上述总体目标配合六年经建计划的科技发展实施方案,包括(1)建立良好研究发展环境计划;(2)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计划;.(3)策进应用科学发展计划等3个分项计划。具体实施4个方案:即科技人才培育、延揽与应用方案;促进企业发展方案;人文社会与科学发展的互相调和方案;推动科技发展的行政配合措施方案。

3、制定和推动“十大新兴工业发展策略”。围绕六年经建计划总体目标,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按照“两大”(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两高”(附加值高、技术层次高)和“两低”(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的原则,研定了台湾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工业及支持这些工业发展的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十大新兴工业是:(1)通讯工业;(2)资讯工业;(3)消费性电子工业;(4)半导体工业;(5)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6)航空工业;(7)高级材料工业;(8)特用化学品与制品工业;(9)医疗保健工业;(10)污染防治工业。八项关键性技术即光电技术、软体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开发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并就推动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七大发展策略和六项配套政策。七大发展策略是:(1)由政策协助民间研究开发和投资设厂;(2)官方主导建立自主技术转移民间;(3)从研发、生产、行销等建立竞争优势;(4)健全上、中、下游发展体系;(5)创造产业发展的市场机会;(6)平稳岛内外发展条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7)组织各相关单位共同推动。六项配套政策包括资金支持优惠政策,扶持自主技术研发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政策,官方采购支持政策和推动产学研结合政策等四个方面,计24款。

4、制定和推动“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建设科技岛。该计划于1995年1月由“行政院”审议通过。计划总体目标是建立信息化社会所需的法制环境,简化行政流程及提高效率,建立全面参与制度和高度自由化、国际化的无障碍环境,促进商品、劳务、资金、人员、资讯的流通,吸引跨国公司及岛内企业以台湾作为经营东亚市场的据点。该计划试图建立6大专业营运中心,即制造中心、海运中心、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

上述六大中心没有一项能够脱离科学技术支撑的,因而台湾当局致力于把台湾建设成为“科技岛”,用以推动科研与产业的结合。科技岛建设方案于1995年正式出台,其主要目标包括:(1)建立亚太研究重镇。(2)建成亚太高科技制造中心。(3)建立“科技化社会”。到2005年前后,各研发单位、产业、服务业、科学园区及科学文化城等相连成网,形成一个科技岛之架构。

5、加快建设科技工业园区和智能工业园。继1980年代初建设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外,1997年台湾又着手在台南建设“台南科技工业园区”,同时规划建设“中部科技园区”,形成北、中、南均衡发展的格局。智慧型工业园区是1995年由台湾“经济部”提出的,拟在10年内兴建20―30个类型智慧型工业园区,每年开发2―3个。园区分为9种类型:科学园3个、航太工业园区2个、机械工业园区1个、生物工业园区1个、中山科技园区3个、创业者园区1个、研究园区1个。台湾“交通部”也计划比照美国“电信走廊”的做法,成立台湾电信园区。此外,台湾各大企业基于研发的需要,也纷纷创建民营科技工业园,如宏基集团、东和纺织和信集团等都建立自己的科技园。

新竹工业园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截止1998年,区内共有272家科技产业公司,园区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通讯产业、光电产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6、召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会议于1996年2月由“行政院”主持召开。中心议题有三项:(1)科技资源规划与应用;(2)高科技发展体系建设;(3)依靠科技引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会议对2000年和2010年科学技术发展指标进行了调整。在科学发展政策方面,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官方科技预算投入应有一个稳定的速率增长;二是建立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法律基础;三是加强对“国家”级项目和边缘基础研究的支持;四是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的

协调,建立社会性科技体系。

7、建立台南科学园区。1997年,台湾着手建设台南科学园区,这是台湾建设的第二个科学园区,台湾当局将其作为迈向21世纪的重要工程,是“跨世纪台湾成为科技岛的希望所系”,故在规划中的总面积比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还大,除规划建设的680公顷外,还保留400公顷腹地;此外,台南县还将该园区周围的2000公顷土地规划为“台南科技市特定区”。台南科学园区的建设目标是:继新竹科学园区之后的台湾第二大科技重镇及带动南部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基地。为了使台南科学园区有别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半导体产业独大的现象,将产业定位在生物科技和微机电两大类上,设置了微电子精密机械、半导体、农业生物科技等三大专业区。

8、颁布《科技发展白皮书》。1997年6月台湾当局颁布了《科学技术白皮书》。白皮书旨在从宏观取向上为台湾科学技术发展政策提供长期的、持续的指导。白皮书确立台湾未来科技发展的四个政策目标即:提高科学和技术水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建立自主防卫能力,这4个目标要求实际上是延续过去40年台湾科技发展的经验,强调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白皮书提出,未来10年内,台湾将大力实现几个关键性技术的发展:(1)建设新的科学工业园区,培育高技术产业;(2)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将超过整个制造业产出的50%;(3)实现技术输入和输出的平衡;(4)与更多的跨国公司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上述发展,台湾的信息和通讯产业基础将趋于完善,各种类型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园区、R&D机构、工业和服务业将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将更加均衡发展,医学、公共健康、环境和自主防卫能力得到改善,从而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的“研究基地”之一和“亚太地区制造业中心”。

从白皮书所展现的21世纪台湾科技发展策略,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增加科技研发(R&D)投入,确保 “官方研发投入稳定增加,引导和鼓励民间企业增加研发投入,R&D经费占GDP比重要求达到3%。提高研发人员质量,研发队伍中硕士、博士人员占60%以上。

(2)整合研究资源,以“国科会”为主导。成立相应机构,调动大学与社会的研究资源,以满足企业研发工作的需要。

(3)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以期在某些基础领域取得突破,建成亚太地区科学中心之一。

(4)发展关键产业技术。对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低的领域,当局将在关键产品和技术方面加强研发,引导私人企业参与。

(5)建立不同类型的科技工业园区或智能工业园,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当局分区建设以科学为基础的核心科技工业园区,以带动企业发展科技工业园、研究园、软件园等。以科技工业园区为基地建设孵化中心或公开实验室,协助企业研发新产品;以多种类型的高技术工业园作为“科技城”的生产核,通过信息网络联系其他园区或城市。

(6)加强信息基础及其网络建设。建立“亚太地区因特网中心”,发展新一代因特网及多媒体技术。

(7)通过研究与发展,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完善台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增进公众福利。

(8)健全科学和技术的法律基础、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条例、科学与技术工作人员规划及产业技术发展规划。

(9)协调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通过跨学科研究促进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方面的协调互动。

(10)加强国际合作,鼓励两岸科技交流,积极参预全球化和自然灾害预防等国际计划。

(11)拓宽科学技术教育与公众意识,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

(12)加强自主防卫研发投入,推动民间防卫研发合作。

《科学技术白皮书》是台湾面向2l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宏伟蓝图,被称为台湾科技政策发展的里程碑。

纵观台湾21世纪之前五个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不难发现,其科技政策的演替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根据不同时期产业技术水平升级的需要,而进行适时的科技政策调整,从而推动了台湾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

二、现阶段台湾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发展趋势

2000年执政以来,当局提出“深耕台湾,布局全球”的台湾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其意在鉴于台湾面对全球化、科技化的新时代,以及两岸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本着“台湾优先”原则,把大陆市场及资源纳入台湾产业全球化布局的一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所谓“双赢”局面,并以全面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为“经”,强化投资环境、广纳外资为“纬”,在21世纪再创台湾经济的另一高峰。

2002年3月,台湾“经济部长”林信义在一篇题为“新世纪、新思维、新经济”的演讲中对“深耕台湾,布局全球”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所谓“深耕台湾”就是在全球竞争中,突显台湾本土化的“独特性、主体性与不可取代性”,掌握比较利益,确立自己的角色,培植自有技术能力,建构研发、设计、制造、行销兼备的产业发展环境,,跳脱以往代工模式,向上提升。 “布局全球”就是在加入WT0后,面对全球竞争,必须具备全球宏观视野,善用本身既有之优势,整合区域及全球资讯,创造台湾独有的竞争利基;规章制度与企业经营环境,须与世界接轨,与全球同步发展”。

在这一新经济战略框架下,为实现经济发展的“远大”目标,台湾在科技发展上作了部署,确立了台湾科技发展的长远目标,采取了相应的科技支撑政策,主要有:

(一)确立“绿色矽岛”远景发展目标

所谓“绿色矽岛”是在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此后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这一理念一方面源于李登辉主政时期提出的把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和“科技岛”的思想;另一方面,认为,“亚太营运中心”格局太小,因为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竞争优势不在传统劳动力,而在智慧、知识技术,故而提出“全球运筹发展计划”,要把台湾营造成为“绿色矽岛”与全球高科技制造及服务中心,即所谓的“全球运筹中心”,如此可以避免台湾经济的“大陆化”,并增强与欧美高科技国家的经济联系。

“绿色矽岛”计划成为具体政策措施体现在2002年5月台湾通过的“六年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年)。该计划确立了把台湾建设成为“绿色矽岛”的远景目标,提出要以“全球接轨,在地行动”为发展策略,在6年内投入2.65万亿元新台币,发展10项重点计划,将台湾建成“绿色矽岛”。其实“绿色矽岛”的核心就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知识经济,主要内容是在现有基础上,引进新科技产品,加强软体硬体建设,发展电脑、半导体与宽频网络等产业与技术等。10项重点计划包括:B世代人才培育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国际创新

研发基地计划、产业高值化计划、观光培增计划、数位台湾计划、营运总部计划、全岛运输骨干整建计划、水与绿建设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绿色矽岛”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时,经济增长率超过5%,研发经费占GDP的3%,世界第一的产品或技术至少达15项;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失业率降至4%以下;宽频普及率超过600万户,来台旅客增加2倍。

“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并选定系统单晶片、雷射或发光二极体、软体工程、平面显示器、光资讯、光通讯、第三代无线通讯、宽频网路、精密机械核心技术、微纳米机械、机能性纺织、药品研制测试、生物资讯、细胞及组织工程、中草药、医疗保健器、微机电、车辆智慧型系统、纳米技术、航电、半导体制程设备等作为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六年发展重点计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中,又以“两兆双星”为重中之重,实际上是在制定“六年发展重点计划”之前,就确立了“两兆双星产业计划”。“两兆计划”是指发展并强化既有的半导体、影像显示优势产业,建立在世界上具关键影响力的产业,维持世界前三位的地位,使这两项产业到2006年产值达2兆元新台币; “双星计划”则是以台湾已建立的良好科技与优质社会应用环境为基础,整合亚太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将数字内容、生物技术作为两个主要新星产业,以创造新一波台湾经济增长。后来这一计划内容被整合列入“六年发展重点计划”中。

(二)发展知识经济,推动传统产业高附加价值化

2001年8月30日,台湾“行政院”正式通过《知识经济发展方案》,其基本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台湾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以上,知识密集型产值占GDP的比例达60%以上,宽频网路配置率及使用费用与美国相当。为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台湾当局采取许多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创新与创业机制、扩大运用资讯科技及网际网络、培养与引进人才以缩小知识差距、全力发展创新及知识型的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资讯、通讯、光电、生物、医疗、能源、农业、纳米、环保等科技。

台湾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产业研发,引导企业向高附加价值领域扩展、向知识服务业转型或进行跨领域整合,即:(1)利用传统产业本身的产品或核心竞争力跨足高科技领域,或提供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原料、半成品。为此,台湾“经济部工业局”积极协助传统产业朝高附加价值传统产业发展,项目包括创新生活型产业、轻金属、电动车辆、高科技纺织、保健机能性食品、高级材料产业、光电电子用化学制品产业、化妆品及保养品产业等。(2)鼓励企业结合制造和服务的优势,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3)重点加强资讯电子技术与机械业的结合,运用资讯电子技术带动机械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与增加附加价值。(4)加强创新知识的扩散,如将网际网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导入传统产业,以降低成本,加快物流。(5)支援企业界加强设计能力,协助其推动品牌及行销网络的建立,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6)开发建设产业园区。除原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等之外,加强专业科技园区建设,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兴建新竹生物医学园区、新竹IC设计园区、中部科学园区、中部再生科技园区、花卉生物科技园区、台南科学园区、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再生科技园区与南港生物科技园区等。

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及加快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台湾“经济部”专门成立了“经济部传统产业辅导中心”,经由咨询、诊断、中介服务等为厂商提供转型服务。2002年6月,台湾“经济部”成立“振兴传统产业专案小组”,制订“传统工业新产品研发辅导办法”,引导传统产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计的研究开发,对凡是制造业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只要是属于传统产业企业都可申请补助,两个年度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新台币。另外,还通过“辅导中小企业升级贷款”、“中小企业扎根贷款”与“振兴传统产业优惠贷款”、“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方案”等,协助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三)推动重点产业科技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相继确立了发展“两兆双星产业计划”、“晶片系统科技计划”、“纳米科技计划”、“电信科技计划”、“生物科技计划”、“数位学习计划”、“资讯通讯技术(ICT)科技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产业科技研究计划以及建立“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等目标,为此进一步加强确定的重点产业的科技研究。

在2002年1月核定通过的“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属于制造业及技术服务业部分奖励办法”修正案中,台湾将适用奖励办法的产品项目从原有的134项增为155项,其中包括新增智慧IC卡设备或系统等21项、局部修正数位监视系统等16项、研发服务及智慧财产服务业等10项。凡公司投资计划生产新兴重要产品或提供技术服务,均可享受股东投资抵减或五年免二择一的租税奖励,其中个人股东抵减率于2002年起降为9%。

在2002年4月通过的“高附加价值产业推动方案”中,台湾决定重点推动半导体、彩色影像显示、数字内容与生物技术等四项核心优势产业,并规划将宽频暨无线通讯、资讯家电、设计产业、研发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电子化服务、精密工具、半导体及平面显示器制造设备、轻金属、电动车辆、航空、高科技纺织及纳米技术关联产业等共计17项作为高附加价值产业。计划在五年内将台湾建设为“区域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10年内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国”。

(四)鼓励岛内外企业设立研发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当局积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2001年底,台湾“经建会”、“国科会”、 “经济部”等部门共同提出“鼓励产业创新研发”的政策建议,鼓励岛内企业、跨国公司与大学在台湾设立研发中心,计划在未来5年内把台湾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推动台湾成为本地企业的创新研发总部,以及跨国公司的区域研发中心。不久台湾将建立创新研发基地纳入“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1)当局补助20亿元,吸引跨国企业到台设置区域研发中心,预计到2008年至少鼓励30个跨国企业在台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2)奖励岛内民间企业设置创新研发中心,使台湾成为本地企业创新研发总部,预计6年内可促成40个以上的企业成立研发中心;(3)设立一批以当局为主导的重大研发中心。其中包括基因体研发中心、行动通讯工程中心、纳米应用研发中心、南港软体园区设计研发中心、电信技术中心、中部精密机械创新研发社区、南部产业创新研发示范区等。

(五)建立台中科学工业园区。

2000年5月,上台执政后,为了配合落实提出的“绿色矽岛”的远景规划,提出在中部地区开发第三个科学工业园区。2002年9月,台湾“行政院”核定“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筹设计划书”。2003年8月正式设立中部科学园区。台中科学园区规划的主要产业包括纳米精密机械、生物技术、通讯、光电、航太、纳米材料应用等六大产业。台中科学园区总投资预计为2000多亿元新台币(70亿美元)。目前,已投入建厂投资金额达1.4万亿元,接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25年建厂投资金额1.67万亿元的总额。2003年7月友达光电(TFT―LCD面板)第―个动工,标志着中部科学园区正式启动。至2005年园区产值已达600亿元,预计2006年突破100亿元。

上一篇:浅析台湾政治中的族群问题 下一篇:两岸能源合作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