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式研修案例看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04 07:25:24

从体验式研修案例看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摘 要: 为使园本教研真正凸显“以幼儿为本”,实践中我园尝试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研修方式。这是一种教师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与学习的研修方式,在不断的调整和反思中,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逐步形成了“123+1”的体验式研修模式。在研修的过程中教师们逐渐优化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专业素养。

关键词: 体验式修研案例 园本教研 有效性

课程改革给幼儿园带来的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及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搞些什么

近年来“幼儿园园本教研”这个词在幼教界红火起来,到底幼儿园园本教研搞些什么?怎样的园本教研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也是我园实施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二、园本教研怎么研――我们的体验式研修

(一)什么是体验式研修。

体验式研修从教师的实际和实践出发,努力探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教师在快乐的体验中主动学习,不断成长。那体验式研修的概念可以怎样界定呢?我们认为体验式研修是指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参加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孩子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观念和预设方案,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研修方式。

(二)体验式研修“123+1”新模式。

整个研修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审视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达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

1.一个体验式主题――真实情景中的亲身体验。

园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师在幼儿园中的困惑和难题,其中主题的适宜性是确保教研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确定研修主题,而这样的主题确定往往会忽略一线教师的参与,忽略孩子们的兴趣与需求。因此在体验式研修中,我们的研修主题往往来源于孩子们的活动案例。

2.两次课堂实践――活动实践的调整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意义。

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实践感到一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全部研深、研透,为力求每次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解决的问题更富实效性,我们尝试在体验式研修中前后两次进行课堂实践,调整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的重点难点。这种研究使教师更加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并在实践中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案例1:以《纸桥大力士》为例,谈谈研修前后活动的思考与调整。

(1)目标重新定位:①通过操作感知不同折法的桥面承受力是不一样的;②培养幼儿简单记录比较的能力。

(2)活动的重点和难点:①重点――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不同折法的桥面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②难点――拓展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想出不一样的折法来感受桥面的承重,思考原因进行多次的尝试。

3.三次研讨――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有意义的团队互动。

三次研讨包括研修前主题确定的研讨、体验式研修中的实践研讨及活动后的总结研讨。质疑和解惑,是贯穿整个教研过程的中心线索,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提高研修的实效性。

(1)活动前的质疑。活动前,教研组的成员就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的设计开展研讨、质疑。例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蚯蚓”非常感兴趣,围绕“你想知道蚯蚓的哪些秘密?”,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围绕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老师们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秘密?”“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目标如何合理定位?”于是我们需要通过一次体验式的研修,来解决诸多的疑惑,希望通过亲身的体验,解决问题,就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定位:材料的准备与调整和具体活动的设计展开一次讨论。

活动前研讨、质疑,这样做的好处是:(1)少走弯路。各个教研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表达自己对活动的理解和想法,就活动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否易于孩子理解和操作展开讨论。(2)为教师提供多种思路。教研组的老师们有各自不同的思路,互相质疑、答疑,经历了从疑惑到豁然开朗的过程。

(2)活动过程中的质疑、反思,寻找适宜策略。体验式研修主要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创设教学情景,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

案例2:体验式研修《蚯蚓》的活动实录。

(1)你对蚯蚓了解多少?

(2)“为蚯蚓营造一个室内的家!”

(3)设计一个关于蚯蚓的活动。

老师们试图将体验活动中的感悟进行梳理,经过一番思想碰撞,两个活动设计引起了教师的争议:健康领域――《我是快乐的小蚯蚓》,科学领域――《蚯蚓喜欢生活在哪》。

体验式研修中质疑的好处:

(1)在再现、体验的研修过程中,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感受孩子的认知过程;(2)有利于帮助教师反思、调整原有的教育策略和行为。

(3)活动后的再质疑、研讨、解惑。每次活动后的研讨,我们都会再次回顾活动中遇到的最困惑最难解决的问题,教研组收集记录,提供建议,最后,汇总、概括、归纳。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调整的能力,形成了有意义的“团队互动”,在更高的水平上产生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的意义。

4.一个专题式研究报告――总结反思和提升。

经过一个阶段的持续研讨,每个层次的老师都在研修后根据各自的想法梳理了活动中的感悟,我们也觉得需要静下来反思一下,希望通过专题式研究报告,统整出活动的优势和不足,反思怎样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

三、园本教研我们获得了什么

体验式研修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教师的全员参与及参与的深度都是值得提倡的,在这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每个老师研究思考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也在思考,这样的园本教研最凸显的意义在哪里?老师转变了什么,真正获得些什么?

(一)回归幼儿――在换位思考中使幼儿的学更有意义。

通过研修,老师们都有了更深层面上的思考,体验中的换位让老师与孩子们靠得更近,通过操作可以感受到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思考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明确活动的目标、重点难点。老师们尝试以自己面临的学习情景为本位,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觉察水平和监控能力,使幼儿的学更有意义。

(二)轻松研修――轻松的氛围促使老师自主积极的参与。

可以看出体验式研修有别于以往的教研活动,逐步实现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角色转变,由“要我研”到“我要研”,轻松的研修氛围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自主积极地参与,也有效解决了教研活动中教师主动性欠缺的弊端。

(三)情感提升――从外在的学习转化为内在的需要。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幼儿爱科学、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从体验式研修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情感的微妙变化,通过“回到童年”的活动引感共鸣,帮助她们了解活动的初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融入体验式教研活动中,同时使老师们的探究转化为内在的需求。这足以使教师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孩子,从而激发出孩子更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权势因素与同等关系 下一篇:开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