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园春

时间:2022-04-04 12:38:21

兰州,这座活力四射的西北重镇无疑是镶嵌在祖国版图几何中心的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而坐落在黄河之滨的这所办学规模宏大、办学条件优越,并以艺术与女性为特色的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更为这颗明珠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在“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厚基础、宽专业、高技能”的培养目标,造就了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并适应社会和企业多层次需求的各类技能人才和艺术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甘肃省十大杰出职业院校”、“兰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等上百个奖项。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及大型实践活动中,学生个人和集体荣获500多个奖项。学校优异的办学成绩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堪称兰州市乃至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一张亮丽的名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激烈竞争,2013年4月11日,兰州女子中专喜获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三部委批复,成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之一。该项建设计划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将重点建设舞蹈表演、商务财会和学前教育三个专业,并彰显女性“四自”教育,构建“信美”校园文化的特色。通过三大重点专业的建设引领,实现对其他相关专业建设的整体推进。通过这项建设,使该校发展成为立足兰州、引领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一流中等职业学校。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积极破解自身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努力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创新管理释活力

管理的创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学校领导层认为,一个组织中如果缺少一种能够催生文明并且契合人心的优质文化,仅仅依靠一套设计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完全释放被管理者的创新活力。有鉴于此,学校才有意在刚性的制度设计中积极渗入数量可观的优质文化因子,并把运用别具特色的优质文化引领组织健康运转当作创建优质学校的必然追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努力提高管理层的文化品位,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管理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学校一切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条主线的理念,虚心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其次,拓宽管理创新的思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不以一把尺子衡量人,不以一个模式规范人。支持人的价值追求,力争使每个成员把个体的价值追求同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组织的迅速发展中充分实现每个员工的人生价值。唤醒人的自觉意识,让每一个被管理者处在一个开放、动态的管理文化之中充分感受到被重视、能创造的快乐,进而主动接受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并把努力创造更大价值视为自己的必然追求。再次,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学校制定的管理目标,既立足于组织本身的长远发展,又着眼于个体生命的发展需要,并且努力在二者之间找到目标的契合点或平衡点,从而有力地保障它们的协调发展。

在创新管理理念的同时,该校还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建有OA系统、迎新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资产管理、宿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校园即时通讯系统及考勤系统等,形成了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应用服务平台,对学校的信息、课件库、题库等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根据《教职工考核方案》,学校坚持学生信息化评教制度,并将评教结果与老师的奖酬挂钩,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信息化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在95%以上。

对口培养接地气

该校还将专业建设与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特点紧密结合,坚持发展传统专业、重点建设优势专业、不断开设社会紧缺的新专业,基本形成了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体系。以兰州新区建设为契机,以特色为基点,以课程为突破,以目标为导向,实施校企合作战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建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机制,使学校教育能够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树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目前,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计算机、英语、现代服务、商务财会、艺术等6大类21个专业,其中舞蹈表演、商务财会、学前教育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该校舞蹈表演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荣获“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称号。

按照职业技能目标化、工作任务课程化的思路,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与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鲜明的中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教学目标的核心课程和综合化能力拓展课程。同时新编具有工作导向和各自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该校还积极挖掘敦煌文化和甘肃民族文化的精髓,将其引入舞蹈教学中,形成了用舞蹈作品检验教学,学生在教学中汲取精髓的特色专业发展之路。

人才战略聚人气

学校领导层认为,促进学校发展最积极、最活跃、最直接的力量来自全体教师,检验学校发展水平最准确、最合理、最有效的标准在于学校培养造就出了怎样的学生。近年来,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兰州女子中专大力实施强师兴校工程,认真落实人才强校方略,创新实施内培外引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培养从一般教师到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到教学名师的多层次师资团队。

学校还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教师奋发有为、积极上进的措施,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实施产教结合模式,加强双师队伍培养。目前,已有110多名教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速录师、茶艺师、会计师、物流师、职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在兰州民百集团、兰州招商银行、甘肃省电视台、甘肃大剧院、甘肃民族歌舞团、甘肃省歌舞剧院、深圳唯冠科技、苏州明基电子通讯、苏州华腾科技公司、深圳市长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深圳航空等单位设立“教师工作站”,派出专业教师顶岗实践,聘请专家与专业教师一对一结队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同时积极组织申报推荐培养各类“人才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市教育局确定的罗泽燕名师工作室、王延学名师工作室、于琼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采取“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机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学习交流活动。学校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到校讲学,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全面提高师德水平、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2013年,教师在省级学术刊物中44篇,参编出版的教材和考试复习指导书8本。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获奖75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12项,市级43项。经过不懈努力,该校的专业教师成长迅速,部分专业教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一支与行业需求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特色文化鼓士气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播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校园文化既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学校得以永续发展的生命和灵魂。

该校加强以“自信尚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生最具自信心与幸福感的育人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塑造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中的失意者、自信心不足、往往找不到人生目标的实际,实施“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形成自觉、完善自我”的目标教育,有效开展“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教育,极大地充实了“信美”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学校成立了《德礼润校园》校本教材编写组,并研发形体、礼仪、茶艺、插花等立体多元的自信尚美课程体系。特别是通过成功举办30周年校庆,描绘了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提升了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引领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现在,走进女子中专的校园,你会感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绿树,流水,芳草,书画,横幅和匾额……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在这里,文化的表现形态千姿百态:社团文化异军突起,礼仪文化独领,传统文化芳香四溢。长廊文化、墙壁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散发着自信、尚美、雅致的校园文化气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文化,犹如一泓泓甘美的清泉,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陶冶着他们美好的情操,提升着他们的精神品位,在他们心灵中植入了崇真、向善、求美的种子,引领他们逐步树立立足广阔社会、着眼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向发展宽出路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只有通过积极拓宽就业和升学渠道,真正做到让毕业生“就业有路、创业有道、升学有门”,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成立专门负责市场用人信息收集和反馈的“外联处”, 积极主动面向市场, 深入了解用工市场,及时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按订单要求优化课程结构,调整专业配置,组建师资队伍。教学中,针对学生将来从事具体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理论要求广而浅,技能要求熟而精。努力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市场,手中有政策,发展有方向。这种工学交替、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有效克服了办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力地促进了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借助兰州市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经济中心、大西北交通通信枢纽和优秀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任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完善实习管理、就业跟踪、回访服务;定期举办就业指导、人才双选会,推荐学生安置就业。为确保学生有一条较为理想的就业之路,学校先后与北京人民大会堂、东方航空公司、北京奥运中心、深圳唯冠科技公司、深圳五洲宾馆、韩国国家劳动部等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公司)或单位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基地的开辟为该校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与省内外多家优质幼儿园、艺术演出集团签订了实习和用人协议。学校实施“冠名班”招生,扩大“订单培养”数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订单招生合作模式,既稳定了学校生源,保障学生就业,又赢得了企业对学校在资金和实训师资的支持。学校大胆通过利益机制推动自身与艺术团体的深度合作,积极为艺术团体量身打造符合需要的艺术人才,并为艺术团体培训大量员工,从而提高了艺术团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学校已经建成的冠名班有“甘南藏班”、“裕固族班”等。该校还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深圳等地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

学校与省内外高职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再升造的毕业生构建人才立交桥。自2003年以来,学校与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国内近百所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这些高校来该校设立高考招生考点,并优先选拔该校毕业生进入这些大学继续深造。建校以来,学校舞蹈专业年平均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多年来应届学生参加高考专业课合格率100%,文化课上线率稳定在80%以上。近七年来舞蹈与影视表演专业毕业本科录取率为100%。部分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名牌学校深造,各级各类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同时,学校大力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市级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鉴定机构、劳务培训基地的优势,积极承担人才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社会劳动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学校先后被确定为甘肃省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基地、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理事单位、兰州市困难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中国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全国艺术高考甘肃考点学校等。

学校倡导“一专多能、一专多证”。多年来,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计算机NIT考试、英语等级考试、普通话水平考试、珠算等级鉴定等行业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学校积极依托省级开放式共享型“社会文化艺术实训基地”,主动承担省市“春晚”等公益演出,密切了校企合作,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正确的理念引导着成功的实践,成功的实践促进了学校的飞速发展。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这所陇上名校,以磅礴的气势,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上一篇:后进生转化“四法” 下一篇: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