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对服装材料的解构

时间:2022-04-04 02:18:37

浅谈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对服装材料的解构

摘 要:本文以解构主义的起源、发展为切入点,全文由服装材料解构的方式(纺织类服装材料的解构、非纺织类服装材料的解构)和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对服装材料的解构两个部分组成,分析研究解构主义在服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纺织类服装材料的解构;非纺织类服装材料的解构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58-02

一、引言

解构主义在在哲学、美学、艺术设计等学科领域传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服装是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且具有很强的流行性和时代审美性,因此同样受到了影响。现今的解构并非只是破坏,更重要的是重新构成。随着服装语言的纯熟,解构手法的多样,使得服装结构更加具有可捉摸性。一件因被打破本身固有结构而失衡的衣服却不能算是解构服装,需要通过设计师的巧妙手法为服装做出新的结构,具有了新的整体性的服装才算是解构服装。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英文意思是“Deconstruction”,有“分解”与“构成”之义,它与结构主义相对应,即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精神审美要求的提高,现代主义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风格遭到质疑。一场名为后现代主义的,反对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新的批判挑战形式应运而生,它是法国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代表性理论,在文艺批评、哲学、语言学等领域和被译为解体批判、消解哲学、解构和解构主义等。解构主义不仅在哲学、历史、社会学引起了巨大反响,还涉及到了文学艺术、设计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是对于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消解、质疑和批判。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从技巧上来看,是尝试使多种服装表现技巧及手法并存、并进的创作。现代派的荒诞与意象,后现代的松散与怪诞,加强了服装语言的多层面和多角度显现。解构主义设计在服装上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服装的结构、外部轮廓、材料以及配饰等方面。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对于服装材料的解构。

二、服装材料解构的方式

材料是实现服装设计的媒介之一,它是服装设计的载体。时装材料的解构就是打破传统服装面料的限制,使用与传统面料迥异的材料来制作服装。其中包括把传统认为不能做服装的非纺织材料用来做服装,并利用这些新材料的特性创造新造型。另外还有对传统面料进行再加工,使其产生全新效果。通过对服装材料的解构,打破了服装面料原有的风格概念,进行任意搭配的手法消除了服装的风格。

对纺织类材料的解构是指打破固有风格,对面料再加工是指面料经过贴,挂,拼合,热压,折缝、刺绣等工艺,改变原有的材料外观或是将材料塑造成具有一定立体感的外形轮廓,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对面料进行改造,也还可以通过镂空,刺痕,抽纱,烂花等手法削减面料的表面,使其不完整,没有规律,有破碎感。这些对材料的解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服装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服装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模式。材质的多样性和面料的非常规改造,造成了时装面貌的非理性表现,艺术的反叛是更新思维方式的推动力,通过对不同色彩与质地的多种材料混杂组合,同样是对面料进行解构的一种方法。

非纺织类材料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包括各种塑料、纸张、线、金属制品以及电路板等,综合、合理的把各种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进行解构、重组,是解构设计方法中最为新颖的一种。非纺织类材料的运用,令服装充满了科技、未来感。

三、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对服装材料的解构

服装设计的解构是不断打破旧的结构和合并的过程,新的结构感觉比传统审美法则更为重要,新服装形成的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因此,作者的工作不仅是作者自身对服装观念的转移,也结合了观众的参与。

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被称做 “英国时尚界流氓”。他的设计风格充满宫廷气质,面料高档精致、服装配饰更是夺人眼球、刺绣图案亦精彩绝伦,加上夸张眩目的帽子以及出人意料地服装表演形式几乎垄断了人们对美的所有奢望。与其他设计师相比,他的服装颇富戏剧性,死忠粉丝很多,视其为妖异可怕的也大有人在,最著名的设计是诲暗且性感的流浪主义服装。他可以将任何一种元素妙不可言地运用到服装上来,如造型、图案、色彩等,完全突破了设计师固有的思维模式,对服装进行颠覆性的打散重组设计,精确地把握了先锋与经典、流行和传统的关系,敏锐地捕捉到时尚的最新定义。

(一)打破固有风格,对面料再加工

亚力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设计对服装材料的解构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大胆的打破了华丽高雅的女装传统审美习惯和着装常识,他把一些完全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极轻柔的羽毛和硬挺的西装面料;透明的黑纱和缎子一部分拼接起来;运动型的日装和优雅的晚装;民族味浓郁的宫廷样式与洋味十足的摩登服装等,他从各种对立要素哪里寻求组合的可能性。

麦昆McQueen 1992年中央圣马丁的硕士毕业设计“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 (开膛手杰克跟踪他的受害者)”,这件著名的将人发卷压入粉色丝缎中形成荆棘纹样的袍子,灵感源自英国维多利亚黑暗时期将自己发束售予富人,用作定情信物。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2005年春夏的It''s Only a Game (游戏而已)系列中,从印度,中国,非洲,日本和土耳其等国的历史文化和服饰中汲取灵感,薄纱、绸缎、皮革奇异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未来感。而在2005年秋冬系列中,McQueen将焦点集中在了对光学物理的研究上,液晶显像管构成了最大的看点,模特们试验性质呼之欲出。

(二)打乱传统服装材质的组合秩序

吉普赛式的长衫、藏族的阔沿礼帽和藏袍、因纽特人的皮毛大衣、俄罗斯的华丽毛帽和苏格兰的精美格子甚至是南非部落的兽纹坎肩都被Alexander McQueen拿来重组了一番,所有意想不到的元素在这里都变成了现实。带有宫廷风格金色印花被镶嵌在大衣、西装以及针织衫上,在流苏和披肩中我们看到了吉普赛式的流浪风格,带有裙摆的格子上衣和古典奢华主义的围巾共融一炉,高贵的俄罗斯皮毛帽和带有豹纹斑点的灰色风衣华美而绮丽,像蓑衣一样的针织背心和的扩沿礼帽调和出非常浓烈的民族特色,而这些所有的图案所拥有的鲜艳颜色和独特意味都不不能取代的。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不介意尝试任何可以尝试的元素,再通过这种尝试带来全新的震撼,所有元素都被无休止的解构然后重组,不同的材质都被设计的看上去天衣无缝。Alexander McQueen的叛逆将矛盾表达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而这些元素往往会让你惊奇不已。

参考文献:

[1]杨大春编著.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殷文.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7.

[3]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包铭新主编.世界名师时装鉴赏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徐静沂.浅谈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在服装上的应用.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08,20.

[6]穿针引线.www·eeff·net/.

[7]解构主义.互动百科.www·hudong·com.

[7]解构主义.网络.www·chinavalu.

上一篇:新旧更替——浅析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的意义 下一篇:谈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园林景观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