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涵结构高标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4-03 11:31:33

浅析桥涵结构高标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对高标号混凝土在桥涵结构中的应用一事展开论述,从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各个不同阶段的技术要点,特整理形成本文,以供业内同行共同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标号砼,桥涵结构,工艺要求 , 管理要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emium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 about discussed, from a technical control and quality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ifferent stag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has formed up, for the industry peer comm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premium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 process requirement, management guidelin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桥梁工程砼强度设计中,高标号砼的使用对每一位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的人员而言,显然是不陌生的。桥梁结构部位越重要,其混凝土强度的设计标号就会越高,如预应力砼箱梁、预应力砼T梁、伸缩缝砼等工程部位,往往使用的是设计标号在C50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然而,对于高标号砼的质量控制而言,若想确保搅拌质量,使其真正达到设计上的理想效果,并非是一件易事,而是需要从诸多方面以及各个控制环节进行细密考虑、严加控制才能配制出一个成功的施工配合比。众所周知,一座桥涵结构物施工质量的优或劣,除了外观上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外,其结构强度这一内在品质更是显得愈加重要。对此,为了保证砼强度这一内在品质,我们首先必须做好施工过程砼配合比的施工控制。为了能够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下面,就让我们从施工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高标号混凝土在质量控制方面应该注意哪些施工注意事项。

一、高标号砼质量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因此,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对混凝土的粗骨料要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二、高标号砼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砼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配制C50以上砼对粗集料的强度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混凝土强度很高时应该用小粒径的粗集料,原因是集料表面积增加,平均粘结应力降低,使混凝土强度增加,有研究发现粒径为76mm的集料的粘结强度只有13mm粒径集料粘结强度的1/10,小粒径之所以能产生较高的强度是由于围绕集料颗粒的应力较小的缘故,根据长期对C50砼试件的破坏结果观察,以碎石破坏为主,表现为碎石大部分先被压裂破坏,水泥胶结材料后破坏。理想的粗集料应该是立方体的, 洁净的,有棱角的碎石,针片状颗粒应减至最小;选择粗集料的要求为: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配制的砼强度高50%,一般也用压碎值指标来控制,压碎值≤12%,含泥量<1%,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25mm,表观密度>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47%,岩石饱水抗压强度>80Mpa,粗集料采用5~25mm的连续级配(圆孔筛), 仔细测量各种集料的吸水率对选择吸水率小的集料以减少坍落度损失是很重要的。

2、细集料

砂材质的好坏,对C50的以上的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比粗集料要大,应优先选用江砂或河砂,由于机轧砂干缩性较强,山砂中含有较多的风化软颗粒,一般不能使用,砂的细度模数应大于2.6,含泥量小于2%,云母含量<1%,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空隙率<47%,细度模数<2.5的砂,拌制的砼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细颗粒或超细颗料太多,增加了表面积,不但增大了水泥用量,而使砼的耐久性降低,收缩性裂缝增加。而细度模数>3.3以上时容易造成砼的离析及保水性差,故砂选择细度模数2.6~3.2之间的中粗砂为宜,其筛分结果应在相应的级配范围之内。

3、外加剂

因C50砼的水泥用量较大,水灰比低,强度要求高,砼拌合物较粘稠,为了满足砼的性能及要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提高性能,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减少工程成本,外加剂的选择尤为重要,选用外加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降低水灰比,提高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砼的坍落度损失,外加剂的稳定性。在试验中会发现一种外加剂对某一品牌水泥有良好的减水效果,而对另一地区的水泥减水效果很差,考虑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根据不同厂家水泥选用不同外加剂是施工中应注意的;对于梁板施工,一般选用高效减水剂,适当考虑外加剂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是必要的,减少因温度影响造成坍落度偏小。一般在夏季温度高时外加剂效果会更好些,而同样的掺量到冬季使用因其活性降低其减水效果会比夏季差些;外加剂掺量应控制在胶接材料的0.5%~1.5%。

三、施工过程工艺技术要求

1、在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施工缝预留位置,不能随意变更,施工缝的接槎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8以上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将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浇抹表面后用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IS混凝土结合密实。

2、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4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已浇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且通过留置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提高5%左右。

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5、在浇筑埋石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证埋石洁净以及埋石与模板的距离,杜绝施工单位为了单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在施工中努力确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离,以不影响振捣为原则,提高埋石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高标号砼的配合比试验时,除了对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严格控制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砼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标号砼的最终拌和质量,才能满足工程施工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龙江,张韬,李味然;高性能经济混凝土的研制[J];江西建材;2002年03期

2、 丁红岩,张超;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5期

上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点及控制 下一篇:数据挖掘在服装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