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与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

时间:2022-04-03 11:11:58

四联与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利用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某一时期内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检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疗法组和四联疗法组,每组55例,三联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的三联治疗,四连组在三联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240 mg,疗程为两周,治疗结束后四周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做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疗法组Hp转阴人数为35例,清除率为6364%,四联疗法组Hp转阴人数为48例,清除率为8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随着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耐药菌株也随着产生,经典的三联疗法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四连疗法可达到良好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四联疗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21-0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为溃疡的形成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1]。随着1998年科学家在胃内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研究已经表明该微生物的感染是导致溃疡发生的关键,因此近年来提出了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策略。并且经过探索,提出了标准的根治油门螺杆菌的方案,即传统使用的三联疗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很多临床工作者已经发现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在逐渐下降,由此诞生了四连疗法,本文中笔者就这两种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经过胃镜检查首次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40例,年龄18~51岁,平均41.5岁,病程6个月到9年。其中单纯胃溃疡33例,单纯十二指肠溃疡70,复合溃疡7例。大部分患者做胃镜以前大多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所有入选患者无梗阻、出血、穿孔等急性并发症。两组的人数、性别、病程、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按照随机化原则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疗法组合四连疗法组,每组55例,其中三联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的三联治疗,三种药早晚各服用一次;四连组在三联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240 mg,四种药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两周,之后停药,四周后返院行C14呼气试验检查,若为阴性则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询问两组患服药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2]。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为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实验,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种治疗方案结果:三联疗法组Hp转阴人数为35例,清除率为6364%,四联疗法组Hp转阴人数为48例,清除率为8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

2.2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便秘等,其中三联组发生15人,发生率27.27%;四连疗法组发生18人,发生率3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行常见病,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条件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入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有害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然而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因此可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降低溃疡复发的主要手段[3]。

幽门螺杆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最直接证据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无溃疡的普通人群;另外一方面,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患者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那些只用常规抑酸剂治疗的患者。至于幽门螺杆菌如何引起消化性溃疡,其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主要的观点认为与机体和幽门螺杆菌的相互作用有关。在正常情况下,胆酸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正常情况系幽门螺杆菌是无法在十二指肠生存的。当发生某些病理变化后,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导致胆盐沉淀,从而幽门螺杆菌获得生存条件,再者酸负荷的增加使十二指肠上皮向胃上皮化生,这也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定居。定居下来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释放粘附素紧贴在上皮细胞,并释素酶分解尿素从而中和胃酸使细菌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同时幽门螺杆菌还可以产生氨和空泡毒素等引起细胞损害,最终导致溃疡。

传统的三联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杆菌方面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经典的方法,但是随着Hp感染者的增多、抗生素的滥用以及不规范的治疗,特别是一些复发溃疡和难治性溃疡,传统的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由此临床医生开始尝试新的疗法,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胶体铋提高了根治率,而且不良反应较三联疗法并无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何思民. 四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8(29):54-55

[3]李梅莉. 四联疗法对6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科学, 2011,6(5):445-446

[4]朱虹.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189

上一篇:宫颈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