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02 07:28:39

浅谈任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编号:Q1(2016)6-03-0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探索解决的问题。广大教师学习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新教育理念,促进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备精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

备好课是促进学生生物课堂有效学习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前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给基础、能力、水平及年龄段性格特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思路。要树立以学定教的设计观,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学习”为思考目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方式学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生物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们一定要注意使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1.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2.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融化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目标设计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挖掘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时时都有新鲜感。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的生物课堂交流

师生关系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行为,交流状态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信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态度不仅仅使师生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使双方对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期待。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追求教学方式、交流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教学过程形式化、程序化;避免把“对话交流”变成“问答”,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施性。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注意改进师生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参与质量;综合运用纪律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方法。通过调控教学双方的的活动,促进生物有效教学的实现。

(作者单位:日照市北京路中学 276800)

上一篇:玩+,为玩家 下一篇:暑假大攻略:快乐,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