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变幼师数学面临的教学困境

时间:2022-04-02 02:57:06

浅谈如何改变幼师数学面临的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305-01

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幼师学校学生的数量在增加,但生源质量却不高,学生的文化课差,特别是体现在数学成绩上。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作为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想谈一谈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一、幼师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在幼师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中,表现为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呼呼大睡者有之,低头各行其事者有之。课下,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自习课学数学者寥寥无几,这种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通过与学生交流和调研后发现,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学生反映从小学或初中就对数学不感兴趣,这是其学不好的重要原因。

2.入读幼师的学生不少是初中的后进生,学习习惯不好,文化课成绩差,特别是数学成绩更差。

3.幼师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认为毕业后仅仅是教幼儿园,因此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存在误区,普遍认为数学对以后的工作没有用处。

4.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要掌握好它确实有一定难度。

二、要改变现状,我们的劣势和优势

(一)幼师生源的学习基础较薄弱,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较强,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实现的要求在增强,她们逐渐会认识到,只有改变学习状况、学有所成,方能实现自我的理想和自身的价值。这是能引导其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同时学生努力刻苦的学习精神需要加强。

(二)幼师生没有升学压力,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这看似劣势,但也正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没有高考指挥棒,不用搞题海战术,不必为赶课时,把三年的教学任务在两年内完成,不用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走钢丝,可以专注于通过灵活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对改变幼师数学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性数学教育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并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时展的要求的同时关注人的发展。

由此就有几个问题必须思考:

1.幼师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幼师生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幼师学生毕业以后一般从事幼儿园教学,不需要过于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我们又必须要求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因为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载体,能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生活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高质量要求,说到底是对教师高素质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不断改革的形势,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而要对幼儿施以科学的数学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更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数学素养。

既然数学这么重要,就必须想办法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教学。那么就必须结合幼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1.关注幼师生爱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未来的教学能力。

2.关注幼师生爱说的特点;幼师的学生,虽然很多不太爱学习,但她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借助于她们这种爱表达、爱交流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给她们说的机会。例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应用实例,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试着代老师讲课,讲习题,等等。实践证明,这样明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关注幼师生爱表现自我、追求自我成功的心理需求;我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发现,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否,性格千差万别,但她们都希望得到重视,获得成功。基于这种特点,我在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产生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实现学生由惧怕数学到乐于学习数学的目的。

实践表明,数学教师只有把好幼师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自信心,才能有助于她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品格意志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王华(1977-),男,河南省卫辉市人,河南省新乡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上一篇:声乐歌曲的艺术表现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