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肝该“减肥”吗

时间:2022-04-02 12:51:39

您的肝该“减肥”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在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脂肪肝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18%,在一些发达城市,这个比例还要更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脂肪肝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脂肪肝到底是种什么病?具有怎样的危害呢?

什么是脂肪肝

要想了解什么是脂肪肝,就要先认识一下肝脏。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物质代谢密切相关,它对脂质代谢包括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等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人进食后,食物中的脂肪经酶水解并与胆盐结合,由肠黏膜吸收,再与蛋白质、胆固醇和磷脂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进入肝脏后分解成甘油和脂酸,脂酸进入肝细胞后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而释出能量;或酯化合成甘油三酯;或在内质网转化为磷脂及形成胆固醇酯。肝细胞内大部分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等,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以此形式进入血液循环。若因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组织细胞内储积。当脂肪量超过5%,就可以称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则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患者,肝脏部位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更高达60%以上,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有少量增加。

脂肪肝的成因

从临床上看,形成脂肪肝的常见原因主要有4个。

第一是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的储积大于消耗,多余的脂肪向肝脏大量转移,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临床观察,肥胖程度越重,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是酒精。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这是因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肝细胞受损后,脂肪在肝内的代谢就受到了影响,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第三是病毒性肝炎。一些肝炎病人会在恢复期出现脂肪肝,原因是肝炎造成肝细胞受损,影响到肝内脂肪代谢。此外,一些肝炎病人因病过度营养、过度休息,也会造成脂肪过剩,形成脂肪肝。

第四是糖尿病。糖代谢紊乱时,人体就会动用脂肪提供能量,从而导致脂肪代谢的紊乱而形成脂肪肝。另外,长期服用有损肝脏的治疗药物,也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有什么危害

轻度脂肪肝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约25%左右的患者仅有疲乏感。但患者如果不注意治疗,有可能会发展为中、重度脂肪肝,甚至导致肝硬化。

中、重度脂肪肝则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全身乏力、上腹不适、肝区隐痛、腹泻等。严重患者可有肝脏肿大,少数患者可伴有脾脏肿大,且伴有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一部分脂肪肝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平时能吃能睡,并没有什么不适,给人的感觉很健康。但当肝细胞进一步受损时,会有肝区胀痛、压痛(睡觉时右侧卧位时肝区疼痛),并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如腹胀、恶心、食欲不佳,以及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女性则会出现月经失调等症状。更为严重者最后会发展成肝硬化,出现腹水、浮肿。

此外,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能够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改造入侵及内生的各种抗原体。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将会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人体抵抗力变差,更容易被其他疾病感染。

脂肪肝的治疗

尽管脂肪肝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严重伤害,但它却是一种可逆的病变,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完全可以根治。

在饮食治疗方面,脂肪肝患者应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标准体重计算,每kg体重每天可摄入脂肪0.5~0.8g,宜选用植物油或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kg体重可摄入2~4g,食用糖的摄入不宜过多;高蛋白可保护肝细胞,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每天每kg体重可摄入1.2~1.5g;优质蛋白质应占适当比例,例如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脱脂奶等;要保证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进食量,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进食过多;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多食用甲硫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麦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在运动治疗方面,脂肪肝患者的运动项目应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此类动力性活动对脂肪肝患者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m/min)、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浆胰岛素减少,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并促进脂肪分解。

如果用“强度×时间”来表示运动量,强度高的运动持续时间要比较短,如果强度低则持续时间就要长,应按照脂肪肝患者的生活背景和肥胖程度考虑时间和强度的搭配。运动量应逐步递增,并做到有恒、有序和有度,每次锻炼时必须完成规定的运动指标。以快步步行为例,可从5000步/日,渐增至7000~10000/日,阶段性地增加运动量。也可遵循“3、5、7”原则,即每日3000m(30min内),每周5次,每次步行后脉搏与年龄之和为170。

不过,在运动治疗中,人们要走出“运动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的误区。运动治疗脂肪肝,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锻炼场所的条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例如,餐后散步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对有些患者来说可能并不适宜;对一些伴有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来说,则不宜选择类似慢跑、登梯等关节活动度较大的运动;年龄和其他健康状况相似的男女青壮年,由于性别、体型的不同,需要的运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最好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相应的指导。

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就能保证您的肝脏远离“肥胖”的困扰,健康与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上一篇: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管问题及应对 下一篇:新形势下出口贸易的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