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鉴赏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时间:2022-04-02 10:06:14

浅析如何鉴赏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在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经常出现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类的题目,做有关环境描写的题目的时候首先要分清其描写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一定地方、一定人群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在特定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之中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常见的作用有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自然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有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等。

一、分析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父亲的谜语》一课中,文章开头就描写了一段父女两人晚上在月光下、庭院中数星星、看天空的场景描写,渲染了一种静谧、祥和、温馨的氛围,凸显了父女情深,为下文通过猜谜语来体现伟大父爱的故事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首先我们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文中描写了一开始去上课时三味书屋的环境,有梅花鹿的画像,有八仙桌、太师椅等摆设,我们从这些环境描写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博学、儒雅的学者形象,因为环境与性格也是相辅相成的,有怎样的人,才有可能有怎样的摆设。再如《有月亮的晚上》一课,通过写师生一起伴着朗朗月光读书、散步的故事情节,我们从宁静、静谧、和谐的环境中自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淡泊名利、充满童真、热爱学生的农村教师,是与城市的忙碌、紧张截然不同的。

3.衬托人物心理

以鲁迅的《故乡》一课为例,文章的一开始写“我”向车窗外看去时故乡的萧条、肃杀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低沉、失落的心情,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是被逼无奈才卖了故乡的老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故乡农民在严酷的苛政下一个个失去了做人的生机的故事情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4.象征和暗示

最为典型的情况应该是《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们一家去旅游时两段景物描写所起到的象征和暗示的作用,由于一开始到旅游地旅游时的心情特别好,对于勒的回归还抱有无限的希望,所以满眼墨绿色的美景,象征了菲利普夫妇一家坚信未来有美好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但是随着于勒的出现,他们的希望也彻底破灭,这时的景物描写就说似乎有一片乌云从海边升起,充分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无奈、落魄中去,那样的生活简直不可想象。

二、分析文学作品中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最为典型的应该是鲁迅小说《孔乙己》开头对鲁镇酒馆格局的描写,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描写,才交待了只有这样的酒馆才可以很容易掺水,才可以由我到酒店上班,进而描写孔乙己这一经典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民国初年,那个刚刚了一个旧社会而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新社会的社会大环境。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在《麦琪的礼物》一课中,开头写道德拉由于没有钱给丈夫买圣诞礼物,心情十分郁闷,所以她向外望去,也是一样的灰蒙蒙的天气,连眼里看到的猫都是灰色的。这其实正是人物心理的一个真实的写照。还有前面谈到的鲁迅的《故乡》一文中,由于作者回乡卖掉老屋没有什么好的心情,所以在车外向外看去,满眼都是一派萧索的秋后景象,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人物无奈、凄凉的心境。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一篇课外阅读《心愿》,作者写海外游子到公园看书,看到了公园里花团锦簇,一派盎然生机,作者竟看得呆了,多么像故乡北京的那一片花海呀。作者感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段景物描写蕴含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描写的景物越是美丽,越是细腻,就越是能够体现出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对藤野先生家里的环境描写一段,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求学、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5.推动情节的发展。在一篇课外阅读《看病》中,正是有了白天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的描写,才有了夜里路滑,车不能行使,以致于发生车祸,不能准时出诊,进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本身就包括有环境这个要素,足见环境描写在体现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老舍的作品《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中可以发现其中大段的景物描写,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暴风骤雨,祥子都得在街上拉活儿,从这里我们怎么能不感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疾苦,怎能不感叹那个社会对老百姓的迫害呢!

上一篇:浅谈古诗文的背诵方法 下一篇: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