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心理惩罚的教育病理及其治疗的副作用

时间:2022-04-02 09:07:11

浅议心理惩罚的教育病理及其治疗的副作用

摘要:心理惩罚是教育疾病的一种,它具有隐蔽性、无意性、破坏性与长期性等病理性特征,对于它的治疗主要存在强制性的禁止与严厉惩处以及提高教师素养等手段。但是这又将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诸如教育投入的提升所带来的浪费,教师积极性的下降等。

关键词:心理惩罚;教育病理;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教育病理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使教育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的过程。”[1]这些状态通过种种现象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然而,教育中的理想状态与教育的现实功能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这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病理的进一步思考,有学者认为整个教育都带有病理的性质。自有教育始,惩罚就伴随其中,甲骨文中的“教”字即表示成人手拿着器械,督促学生学习的行为。心理惩罚就代表着一种教育病理现象,在学生的权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当下,对这一病理现象的治疗也随即展开。

一、 怎样理解心理惩罚的病理性特征?

依据田汉族教授对心理惩罚的定义,“心理惩罚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超过受教育者心理承受的强度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教育活动。”[2]心理惩罚包含着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人格、情感的伤害与打击,心罚、隐性心理伤害等等都是这一概念的不同提法。

普遍认为,心理惩罚首先具有隐蔽性。心理惩罚的实施形式较为隐蔽,它隐含在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几乎和所有的教育活动同时进行。例如,为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采用排名的方法刺激其学习积极性,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公开对大多数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摧残。诸如此种的教育现象如此普遍,但其中往往蕴含着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另一方面,从教育者与学生对它的反应来说,心理惩罚也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我们往往能发现教师无意的话语、动作、眼神等等行为就能够对学生产生相关的影响,而往往只有当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或行为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种伤害。其次,心理惩罚具有无意性。这种无意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教师主观上想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而是一种客观效果上的伤害。有学者对“罚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教师让学生罚抄数遍作业的主观愿望是想通过此种手段让学生加深对作业内容的理解,并引以为戒,但在客观上却可能对学生带来了隐性心理伤害。因为学生在受罚的戒备心理状态下,积累的不是积极地成功体验,而是消极的失败体验。”[3]第三,心理惩罚具有破坏性。依据心理惩罚的定义我们可知它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甚至能导致学生的身心障碍和疾病。在道德上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学习兴趣的丧失,情绪低落、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品德不良等。最后,心理惩罚具有长期性。正是由于其隐蔽性,心理惩罚的病因非常复杂,而且不能迅速消除。

心理惩罚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处于形成自我认同感、情感激荡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尊心是他们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是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然而它又是极其脆弱,极易受到伤害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甚至是仅仅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往往易作出伤害学生自尊的行为,比如采用过激的、反人性的教育语言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产生语言暴力。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完全否定自己,进一步则导致对外界环境认识的偏差。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对学生的自尊心的伤害是心理惩罚造成的首要危害。第二,心理惩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长期受到教师心理惩罚的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强权予以屈服,容易养成怯懦畏缩、优柔寡断的弱者性格、形成暴躁乖戾的不良品质,或者强烈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第三,心理惩罚破坏了正常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恶语指责,不公正的对待,以及缺乏耐心等等行为将家具师生关系的恶化,教师对于学生教育病理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使教育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的过程。”[1]这些状态通过种种现象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然而,教育中的理想状态与教育的现实功能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这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病理的进一步思考,有学者认为整个教育都带有病理的性质。自有教育始,惩罚就伴随其中,甲骨文中的“教”字即表示成人手拿着器械,督促学生学习的行为。心理惩罚就代表着一种教育病理现象,在学生的权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当下,对这一病理现象的治疗也随即展开。

一、 怎样理解心理惩罚的病理性特征?

依据田汉族教授对心理惩罚的定义,“心理惩罚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超过受教育者心理承受的强度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教育活动。”[2]心理惩罚包含着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人格、情感的伤害与打击,心罚、隐性心理伤害等等都是这一概念的不同提法。

普遍认为,心理惩罚首先具有隐蔽性。心理惩罚的实施形式较为隐蔽,它隐含在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几乎和所有的教育活动同时进行。例如,为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采用排名的方法刺激其学习积极性,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公开对大多数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摧残。诸如此种的教育现象如此普遍,但其中往往蕴含着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另一方面,从教育者与学生对它的反应来说,心理惩罚也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我们往往能发现教师无意的话语、动作、眼神等等行为就能够对学生产生相关的影响,而往往只有当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或行为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种伤害。其次,心理惩罚具有无意性。这种无意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教师主观上想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而是一种客观效果上的伤害。有学者对“罚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教师让学生罚抄数遍作业的主观愿望是想通过此种手段让学生加深对作业内容的理解,并引以为戒,但在客观上却可能对学生带来了隐性心理伤害。因为学生在受罚的戒备心理状态下,积累的不是积极地成功体验,而是消极的失败体验。”[3]第三,心理惩罚具有破坏性。依据心理惩罚的定义我们可知它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甚至能导致学生的身心障碍和疾病。在道德上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学习兴趣的丧失,情绪低落、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品德不良等。最后,心理惩罚具有长期性。正是由于其隐蔽性,心理惩罚的病因非常复杂,而且不能迅速消除。

心理惩罚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处于形成自我认同感、情感激荡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尊心是他们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是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然而它又是极其脆弱,极易受到伤害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甚至是仅仅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往往易作出伤害学生自尊的行为,比如采用过激的、反人性的教育语言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产生语言暴力。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完全否定自己,进一步则导致对外界环境认识的偏差。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对学生的自尊心的伤害是心理惩罚造成的首要危害。第二,心理惩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长期受到教师心理惩罚的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强权予以屈服,容易养成怯懦畏缩、优柔寡断的弱者性格、形成暴躁乖戾的不良品质,或者强烈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第三,心理惩罚破坏了正常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恶语指责,不公正的对待,以及缺乏耐心等等行为将家具师生关系的恶化,教师对于学生的疏远冷落也同样破坏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因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喜恶亲疏是相互的。师生这种恶性关系一旦形成,不仅教学无法继续,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受到相当的影响。

二、 心理惩罚的病因及治疗

从教育病理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我们要了解造成心理惩罚愈演愈烈的原因――也就是病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总的来说,教育中的心理惩罚病因主要从教育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来分析。

内部方面,笔者认为存在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公平,教师素养不高的病因。众所周知,绝对的平衡与公平是不存在的,教育中总会有这些现象,例如我国基础教育的中部与东部的差距,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距,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都普遍存在。像这类教育过程的不公平绝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这样导致的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带给学生、教师的压力是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的,因而为心理惩罚埋下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病因。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不仅是实施者,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是教师教育素养不高,这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的缺乏,教师缺乏对这一职业的深刻认识,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实际上也就是对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全面的培养,仍然停留在知识教育的认识之上。教育艺术的匮乏,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心理也有相当的作用。心理素质欠佳,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心理状态通过其行为方式也将深刻影响到学生的种种行为。

外部方面,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导致的压力,以及长期以来认识上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过于重视而忽视了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另外的一个重要病因。“教育的‘善’的大小取决于教育‘真’的程度,而教育‘真’的程度又取决于教育能够‘真’的条件。”[4]由此可见,社会期望赋予教育的太多,要求教育做到的也太多,然而与此不相称的确是教育永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来保证这些期望的达成,这样教育面临的压力转移到学校、教师的身上,必然通过一定途径发泄出来,心理惩罚就是教师压力的转移形式。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传播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功能。对于这种功能的过多重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过分重视,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个性培养,实际上,这是教育目的的倒置。最终,倒置的教育目的难以达成,学生的权益同时也难以保证。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针对心理惩罚症状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强制性的惩罚与禁止措施,二是加强教师素养提高的措施。长期以来,对于教师处罚学生向来就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明令禁止体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6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也规定: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这些法律条文告诉我们,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心理惩罚是违法的行为。可见,对于这类行为的惩治必将是严厉的、强制的。

另外一方面,社会也在积极努力提高教师的素养。由于心理惩罚的隐蔽性,对这种行为难以进行有效地抵制,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素养,是预防这类现象的最根本的途径。当前,教育部门对教师加强了师德培训,从理论上提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并且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师德来进行教育活动,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且要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 心理惩罚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教育病理学认为如同身体疾病的治疗一样,针对教育中疾病的治疗也如此。“对教学病症的治疗手段和措施,能收到较为明显的疗效的,往往也会带来副作用,这可以称之为‘教学疾病的治疗效应’或‘治疗的副作用现象’。” [5]上述的两种治疗方法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用法律法规等手段对教师的心理惩罚行为予以禁止并加以严厉制裁,将会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将极大地降低教师教学积极性,导致老师不敢对学生予以适当教育。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明确班主任工作量,提高班主任经济待遇,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外,还重点提到“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点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人们不禁发出疑问,教师难道不能批评学生吗,有必要需要教育部发文明确吗?事实却是,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当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由此可见,教育中的惩罚是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不能将心理惩罚与之类同。但是,前文已有表述,心理惩罚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心理惩罚并不是仅仅孤立存在的,在教师实施惩罚的同时,可能心理惩罚也发生了。它可能因教师的正确批评而产生,因为心理惩罚的发生还与学生的心理承受度相关。因此,要判断惩罚的适当与否,对教育者来说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运用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来防止心理惩罚应当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这首先要求教育经费,尤其是教师培养经费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一切人力、物力、资源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认为,当前教师的能力差是导致心理惩罚教育的重要根源。对此,就必须抓好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一系列的教育投入也是非常迫切的。但“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得教师工作质量又有所提高,这就进一步反衬了教师报酬的低下,于是,要么迅速提高教师报酬,要么教师将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动力,而动力的缺乏,又往往使提高教师素质的师资培训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6] 。

另外,解决这一现象不仅仅只是教育领域的职责,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必须承担起责任,也就是说,一系列的配套工作都必须随之展开。比如,对于心理惩罚的法律上的明确。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教师体罚学生做出了明确的禁止性条文,但“没有任何一项条款对心理惩罚的问题以及心理惩罚者所应负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7]而关于心理惩罚这一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是教育界争论的难点,由于其隐蔽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心理惩罚的界定实际上也不十分明确,这就要求相关研究的进一步跟进。进而社会监督机制对于心理惩罚的监督力度也应当加强。以上这些工作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达到其中的每一项都存在着相当的难度,这又可见教育副作用的踪影。

参考文献:

[1]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田汉族.心理惩罚教育――一种隐性的学校教育病理现象[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

[3]张守臣.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成因分析[J].北方论丛,2002,3.

[4]戴斌荣,刘正萍.论教师对学生的隐性心理伤害[J].2005,7.

[5] 郑刚.论病理学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J].1991,3.

上一篇:论我国股指期货的影响 下一篇:18世纪的哲学思想与古典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