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体会

时间:2022-04-02 07:11:45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体会

【摘要】 目的 对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6例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临床保守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甲状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甲状腺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甲状腺癌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近全切除;甲状腺癌;治疗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是目前临床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基本方法, 作为临床合理整体综合治疗方案的一个先决步骤, 该治疗方法的彻底性更加理想。但是该项手术治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会涉及到对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进行解剖处理, 如果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本次研究对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86例,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 女性30例;患者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41.3±1.8)岁;患甲状腺癌时间1~6年, 平均患病时间(2.1±0.8)年;治疗组中男性15例, 女性28例;患者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41.5±1.7)岁;患甲状腺癌时间1~7年, 平均患病时间(2.3±0.9)年。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组间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可以进行对比。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治疗方式 采用常规临床保守治疗方案对对照组实施治疗。

1. 2. 2 治疗组治疗方式 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治疗组实施治疗。

1. 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抽样患者的甲状腺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甲状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治疗后甲状腺癌病情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 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甲状腺部位疼痛和肿胀等症状经治疗后彻底消失, 相关指标和甲状腺外观已恢复正常状态, 病情未复发;有效:甲状腺部位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明显减轻, 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50%以上, 半年内病情未复发;无效:甲状腺部位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没有任何好转, 相关指标没有任何改善, 或治疗半年病情复发, 或病情向恶化方向发展[2]。

1. 5 统计学方法 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剂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 并进行t检验, 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

2 结果

2. 1 甲状腺癌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常规保守治疗后甲状腺癌治疗有效率为72.1%;治疗组经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后甲状腺癌治疗有效率为90.7%。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甲状腺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经常规保守治疗(12.85±2.49)d甲状腺癌症状表现得到控制, 持续住院治疗(18.92±3.05)d;治疗组经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8.13±1.88)d甲状腺癌症状表现得到控制, 持续住院治疗(13.06±2.17)d。两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甲状腺癌复发率 对照组保守治疗结束后有11例甲状腺癌病情复发, 复发率为25.6%;治疗组手术治疗结束后有2例甲状腺癌病情复发, 复发率为4.7%。两组甲状腺癌复发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的理由主要有:①病变常呈现多中心灶和双侧性, 全切除术可避免局部残留, 降低复发率。②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 很有可能出现并发症。③术后可以使I131内照射治疗效果提高, 防止转移灶在碘识别期间发生逃避。④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可作为对病情进行监测的一项指标[3,4]。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中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9: 809-810.

[2] 李树业, 岳长生.甲状腺肿瘤手术.头颈肿瘤手术学.第1版. 2010: 363-364.

[3] 叶学红, 高力, 谢磊.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21(12):734-735.

[4] 刘树荣, 岱义, 刘永锋.甲状腺全切除术65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21(16):347-348.

上一篇: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我院287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