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1 10:10:47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生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丹栀逍遥散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的评定及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结合常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丹栀逍遥散;丹红注射液;慢性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6―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部及坠胀等,往往迁延不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取为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妇产科学》[1]中提出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部及坠胀等,部分患者有不孕史,影像学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恶性肿瘤可能。患者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33.1±4.9岁,病程1~4年,平均1.7±0.4年,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确保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结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甲硝唑0.4g及头孢呋辛2g加入250ml 0.9% N.S.进行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患者20ml丹红注射液加入150ml 5% G.S.进行静滴,1次/d,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口服,主要方药组成为:柴胡12g 白术12g 黄芩12g 香附12g 当归12g 丹皮15g 栀子15g 茯苓15g 赤芍15g 败酱草20g 忍冬藤20g 蒲公英30g 甘草6g,上药水煎5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同样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并对比。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提出的判定标准[2],将疗效分为三种。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正常无包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B超检查结果显示包块减小1cm以上;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或出现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数据用x±s形式表示,组间用t检验,率对比用x2检验, P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慢性病,多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根治或多种因素所致的病情迁延,部分患者无急性病史,此类疾病病情顽固,患者抵抗力差时会出现急性发作期。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厌氧菌等,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身症状并不十分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低热或疲惫感,病程较长者或存在神经衰弱症状。目前在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上多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往往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在中医学看来,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病”、“徵瘕”的范畴,乃是外邪入侵,湿热之毒积郁胞宫,肝气不畅,经行不调,气血瘀滞所致[3]。丹红注射液是中成药复方制剂,提取丹参、红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应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4],丹参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红花则能够有着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血液循行。丹栀逍遥散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证,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香附行气止痛,当归、丹皮、赤芍活血凉血,茯苓、白术燥湿健脾,黄芩清热凉血,蒲公英、忍冬藤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从两组患者疗效来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则达到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4~276.

[2] 张桂芬.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2):110~112.

[3] 吴秀娟,张文.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320例[J].安徽医学,2010,21(4):24~25.

[4] 阳税娣.中药腹部熨烫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右江医学,2011,39(3):303~305.

上一篇:双管束冷却器的设计开发 下一篇:论如何通过新媒体营销提升酒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