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视角下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时间:2022-04-01 12:43:57

生源视角下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摘要:当前,农业高职教育生源减少及学农不务农的趋势不仅影响着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高职教育生源困境是农业、就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农业和高职教育这两个既重要,又相对弱势的领域,既需要政府的有力扶持,也需要农业高职院校找准定位,提高自身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赢得社会认可。

关键词:生源;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06-0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从其发展实际看,并未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相反陷入了规模萎缩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农业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内部因素的制约。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办学难的普遍现象,笔者拟从生源角度对我国农业高职教育发展进行一些探讨。

生源现状与农业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生源情况表现在生源数量和生源质量两个方面,前者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后者是学校功能发挥之基。从现实情况看,当前农业高职教育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不容乐观。

(一)生源危机将使原本招生困难的农业高职院校雪上加霜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下降,二、三产业上升,农村青壮年人口纷纷外出务工,农村老龄劳动者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农业类专业招生日渐萎缩,涉农专业招生难、办学难已成为农职院校共同的感受。近年来,由于适龄入学人口减少、本科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愈演愈烈。如果说,生源减少对一本院校暂时只意味着生源质量竞争的话,那么,对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高职高专院校则意味着更为残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仍然是高中毕业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业高职院校在这场生源竞争中处于明显下风,成为生源竞争的“洼地”,这对原本就招生困难的农业高职院校无异于雪上加霜。其后果是,虽然农科专业和生源的萎缩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旦其调整和削减过于集中、变动幅度过大,就不仅关系到农业高职院校的生存和中国农业教育问题,而且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

(二)农职院校生源特点影响农业高职教育办学效益提升

从生源质量来看,目前农职院校农业类专业的主要生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学习基础较薄弱。在当前的考试招生模式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基础相对薄弱。第二,以学农为跳板,入学动机不纯。由于农业行业的艰苦性以及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在高考时便立志学农务农的学生少之又少,进入农职院校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出于无奈的选择,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升本,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则进入了与农业无关的就业领域。据甘肃省农牧厅2010年对该省9所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的综合调研,这9所院校农科专业毕业生1710人,到乡以下就业的仅为457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9.3%。对此,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国家和社会投入大量农业教育资源培养的农业相关人才,毕业了却留在城市从事与农业完全无关的工作,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从教育规律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向的动机是行动持久强劲的原动力,而缺乏学农务农意向和兴趣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和动力从何而来?农业教育教学质量又如何提高?可见,农业高职教育办学效益提升缺少内在动力。

生源困境原因分析

从表面看,农业高职教育生源困境似乎只是高考生源减少而引发的生源危机,但就农业高职教育而言,是诸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一)还不健全的就业准入制度累及职业教育整体缺乏社会吸引力

尽管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就业准入制度覆盖面窄、执行不力等问题。就业制度不健全,就业市场就会乱象纷纷。虽然目前政策主导“双证书并重”的就业制度,但在实际中“唯学历”的特征更为明显,致使社会追求高学历,最终累及职业教育缺乏社会吸引力,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竞争力。农职专业由于农业在目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更难成为入学者的首选。

(二)还不完善的教育制度让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有心无力

首先,高校“身份等级制”直接影响民众的入学选择。在追求学历、崇尚名校的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下,从本科院校中的“985”、“211”等身份分级,到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学历层次分级,使得高职院校在无形中成为“低质教育”的代名词,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入学选择。其次,“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让高职院校处于高考招录下游,生源数量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有限的招生自让高职院校有心无力。虽然近几年开始在示范院校和部分省市分别试点“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不利地位及局面,且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

(三)缺乏比较优势的农民收入及社会地位使学农务农缺乏吸引力

虽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失地农民增多,但影响农职生源的根源还在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低,经济发展不活跃,农民收入有限,农民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在这种情境下,职业选择的趋利性使得农业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上学不种田,种田不上学”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农务农在职业选择时为人们所排斥。

(四)模糊的办学定位制约了农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发挥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偏见的影响,部分农业院校由于招生难等原因纷纷更名易帜,一些农业院校把培养方向从主要为“三农”服务转到为城市输送劳动力的就业教育,把专业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了非农专业上,农科专业发展缓慢,部分农业专业萎缩,师资流失,教学质量缺乏保障,农业专业渐渐失去了在农业院校中的主导地位,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农业院校与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缺乏互动发展,农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发展对策

农业和高职教育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系统和教育系统中既重要又弱势的两个领域,从内部看,需要增强农业和农业高职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从外部看,则需要发挥政府职能来牵引和推动。

(一)政府要有效运用行政职能,努力营造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党和政府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要将农业职业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来抓,要加大对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发挥主导的作用。

实施国家干预,制定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德、美等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策法规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力推手。可以学习德国将农业相关补贴与职业资格证书及环境保护挂钩的做法,对规模经营的农户,加大财政补贴,并将补贴与资格证书等要素挂钩,激发农户科学种养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提高的原动力,并逐步完善职业准入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农科类专业,对就读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等政策,为毕业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和良好政策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农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加强统筹管理,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应加强政府统筹,优化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涉农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鼓励农业院校适应不同生源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市场细分,提高其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完善农业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行业指导,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业教育、科研的投入,同时运用各种财税、产业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其中,确保资金到位,帮助农职院校克服办学资金困难,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纵观当前国内的高考焦虑和高职生源危机,根源还在于普职分离所带来的“一考定终身”的社会困扰。因此,如果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一个能在各类教育形式之间随时分流的教育体系,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也能为学农务农者提供更多的成才路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农业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农业发展要求,以行动赢得社会认可

如果说在助推农业职业教育、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主要起一种外推力作用的话,那么,对农职院校而言,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用武之地,则是影响生源选择农业高职院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勇担历史重任,正视现实,迎难而上,改革创新,以实力赢得社会认可。

实行灵活办学,拓展生源空间 学龄人口减少以及社会对农业及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的偏见固然造成了农业高职院校生源困境,但农业高职院校生源的单一性在客观上也限制了其生源渠道。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定位,灵活办学,拓展生源。(1)面向社会大众,优化生源结构。改变以普通高中、中职、技校及中专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招生形式,向社会开放,将在职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纳入生源范围,这不但是农业高职院校顺应时势潮流拓展生源的策略,也是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举措。同时,生源具有农业从业背景也将使教学双方具有较强的动力和基础,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同时,为适应生源多样性,在教学管理上应不断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办学形式,因地制宜地培养农业人才。(2)加强产学合作,开拓生源空间。农业高职院校应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加强与行业企业、农村社区、基层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为合作单位团体规划适宜其员工进修的各种课程,开拓教育服务领域。

深化专业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高职办学实践证明,出口畅才能进口旺。毕业生出路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影响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招生活力的关键问题。要适应现代农业由过去注重农业一产向促进农业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的要求和趋势,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调整农科专业设置,着重调查区域经济范围内主打农产品的产业链结构及问题,研究其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产业链理论和现有结构分析潜在拓展空间和领域,为专业改革和调整提供依据。在专业改革过程中,要引入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模块的讨论和论证,建立科学的专业结构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区域影响力 农业高职院校除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外,还要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有三个层次,即技术层面的服务、制度层面的服务和精神层面的服务。当前,所有农业高职院校都比较注重技术层面的服务,开展得最多的是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培训、服务以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基本社会服务活动,对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服务面窄、示范效果不明显等不足。农业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1)做实做强基本社会服务。要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师资管理改革,提高师资科研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建立“下得去、愿下去”的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真正让农职院校成为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源库”,成为地区农民致富的“引导人”。(2)开拓深化社会服务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现代农业的建立、村容规划、村务管理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都需要各类优秀人才。农业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到地方产业规划、村风镇貌、村级组织建设、社区服务中去,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地缘性特征,通过紧密的校地融合打造学校口碑,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冯志军,雒丽.甘肃农业职业教育规模陷入“萎缩”尴尬[EB/OL].[2011-02-23].http:///edu/2011/02-23/2862706.shtml.

[2]刘建兰,曹福明.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调整农科专业设置的构想[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7).

[3]吴学军.试论农业高职学校为“三农”服务的文化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1(5).

作者简介:

阳金萍(1978—),女,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高职教育研究。

上一篇:对医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困局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中国是最重要的单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