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行教 第1期

时间:2022-04-01 12:34:31

摘要:宁波教育的成功,核心策略之一是社会各界都在大力培养师资人才,而贵州教育的瓶颈,主要在于人才紧缺,况且有关单位还常常不断从“教师队伍里抽调人才,挖学校墙脚”……杀鸡取卵,这是两种人才价值与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教育;品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98-01

一、文化求道起波澜

十七年前,从我正式参加贵州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工作中试图破解国际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教育之文化密码,2009年10月10日,贵州省第四批农村中小学校长赴北京、深圳、宁波、青岛及大连展开省外观摩互动教学工程正式启动,为期三月有余的贵州农村校长班组省外“挂职学习取经运动”就此拉开帷幕。

作为贵州边远山区的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我跟着五个小分队之一的队友们一起来到了素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宁波。经过浙江省有关方面的系统组织、协调与安排,我最终被分配在宁波奉化实验中学挂职学习,并在多次听取报告、查阅资料以及实践学习中,我似乎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存在暗锁的窗户,看到了很多与我们贵州教育不一样的东西,悟到了很多过去自己并没有理解的东西……于是,心里总有一股满载着理想、使命和责任的力量激荡着我,使我一定要系统、全面地把宁波方面的教育信息和近期我们实地学习、体

验的心灵感悟传送到贵州去……

二、宁波教育教学的新亮点

(一)注重办学特色,打造办学品牌

在宁波教育主管部门和干训部门的指引下,有关学校结合自身学校的历史、人文背景和资源优势,不断寻找教学突破口,有效拓宽特色教学之路,每所学校都坚持从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着手,从创建特色教育品牌、特色师资品牌和模范学校着手,既充分的展现了学校的文化理念、教育特色、教学水平、管理系统、体艺优势、课外活动等特色类型去适应、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又让学校的关联文化品牌从中不断得到提升,以此而循环发展,良性互动。

(二)搭建平台,孕育名师、名校长成长沃土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许,我们的学校一时间可以没有高楼大厦,但是如果有了名师,办学品位就有可能获得质的提升。

对此,宁波市教育界多年来创造性的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领雁工程”等山中仙、水重之龙的文化系统宣导活动,充分培养名师、骨干校长、名校长,让他们在社会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利益上得到经济刺激,知名度得到传扬……并以著名和尚的不断敲钟、念经来带动整个“寺庙”的品牌宣传与发展。

(三)以“导学制”理念培养教育管理名家、教育家

在宁波,教育部门常常阶段性组织有关单位、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行以“名校长指导和教导中青年校长”的专业成长、突破和考核工作,从而通过系统指导、专业培养和考核学术成果……不断让中青年校长提早成为骨干校长,同时促进名校长的自我升华,特别是从职业精神、专业水准、事业追求、实践路径等营造发展环境及空间,使他们的名师、名校长逐渐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或教育管理名家。

三、从宁波教育工作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从贵州教育与宁波教育的比较中想到的

宁波教育的成功,核心策略之一是社会各界都在大力培养师资人才,而贵州教育的瓶颈,主要在于人才紧缺,况且有关单位还常常不断从“教师队伍里抽调人才,挖学校墙脚”。杀鸡取卵,这是两种人才价值与观念的差异。

经过不完全的统计及初步的分析研究,我还发现贵州教育与宁波教育的发展差异输在起跑线上和文化观念上。

宁波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95年通过“两基”,2001年实现“国检”,2002年试行“两免一补”政策。而贵州直到2009年6月才首次实现“国检”目标,在硬件、软件建设上的确推迟了很长时间,起步较慢。

(二)借鉴先进办学及教育经验,弘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近年来,贵州教育的发展势头相对于以往来说比较良好。未来,在我省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也许我们应该借鉴宁波教育曾经开辟出来的“培养骨干教师、名教师、名校长、教育名家园地”的新路子,以学期、学年为单位分阶段对评聘出的“名校长、名教师”载入《贵州教育》名录名册,直到形成长效机制,借此有效提升贵州教师、校长和学校的教育品位,积极引导我们的教师树立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事业观,不断改变贵州教育的观念和误区,制造新的教育教学文化新现象。

(三)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系统模式

其实,每一所先进学校的推动力均源于教师队伍,源于这所学校师生队伍所共同努力建设起来的文化软实力和向心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农村中学校长,我们既要不断努力响应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升教师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积极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质量和工作底气的同时,不断以此为方向有效建立和健全教育教学新模式……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实现可持续的品牌新发展。

四、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愿望是心,境界是神,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会贯通。而真正改写一个校长、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文化历史……的东西,也许不能单纯的依靠一两个“名师”与“名校长”,而多是积极落实一些关乎学校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并多以真诚的付出为如何帮助社会各界带来利益――这是一个品牌学校最基本也最起码的教育发展态度。

未来,在对待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采用增进社会满意度的策略做大文章,而不能单纯在以制造教育文化新现象上动脑筋,这样,我们坚信――只要众领导、专家、老师……真正在教学、服务、文化、团队和社会满意度上下足功夫,其他事情都会“水到渠成”,并且未来的路也将越走越宽,事业长青。

洋洋洒洒,是为“大道行教”, 平心而论,旨在与各位学长互动交流,再创贵州教育品牌新高峰。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