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上海嘉定新城建设“去伪求真”

时间:2022-04-01 08:54:04

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上海嘉定新城建设“去伪求真”

以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为目标的郊区新城建设,将成为“后世博”上海关涉全局的发展“新引擎”之一。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力。公里向整个市域6000平方公里实现新拓展。

具有近8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嘉定,是上海郊区“新城战略”的先行地区之一。在实践中,嘉定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命题:产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双向融合”?嘉定区负责人说,城市没产业就是“空城”,产业没城市只能“空转”,空对空就是“伪城市化”。城市与产业“双向融合”的实质就是“平衡”两字,城市的良性发展全在于此。

满足“人的需要”城市才有生命力

世博之后的上海,对城市有了新的思考。“回到城市的历史源头想一想,城市是怎么来的,就能更好地明白未来城市化之路怎么走。城市的生命,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说,嘉定新城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三宜”,宜居住、宜创业、宜就业。

“三宜”,对应的是城市中“人的平衡”,既要生活好,还要工作好,有才干的人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平衡,要求城市的平衡,最根本的就是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平衡。嘉定区区长孙继伟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熟悉。他说,以往有一些地区“村村冒烟”,只顾招商引资,不注重城市功能的集聚,最终留不住人才、留不信好的项目,留下的都是一堆落后产能;有些地区又只顾搞“大高楼、大广场”,徒具城市的外壳,却没有优势产业的支撑,激发不出城市的生命力。

嘉定在规划新城建设之初,就注重一条基本原则: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嘉定区发改委主任孙伟认为,“城市形态的建设相对容易,难的是要引入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作为支撑,尤其是创新和创业的产业”,产业活了,人的需求就活了,城市的内在活力也就起来了,“先行一步”的城市形态也就有了“魂”。

在嘉定,有一个细节,提到新城建设的一切,往往都会落实到“人”的身上。说到项目,就会说到人才,说到人才,组织部门的负责人强调一句,人才是“才”也是人,关键还是要安居乐业。说到街道布局,规划人员说,还是小街坊、小马路的好,入住着、走着都舒服。“人的需要是一把钥匙,什么事都要用这把钥匙试着开一开门,门开了,进去才踏实”。

四个就地实现就地转型

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是上海调结构、促转型的“主渠道”之一。但转型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推倒重来。嘉定在新城建设中,提出了“就地转型”的思路,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是延续着以前的基础而来的。

嘉定区政府相关人士解释说,就地转型包含“四个就地”内容:首先农民要得到就地或就近安置,“让当地人率先得益,率先享受城市化的成果”。目前,嘉定新城首个动迁安置基地竣工并交付使用,为动迁村民提供1500多套安置房。再通过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服务,让村民实现“就地”就业。

其次是产业就地升级。在城市化中,产业要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部分留下的厂房,改造后成为新城服务业的集聚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说,去年,5.3平方公里的马陆丁业园区内107家企业实现了整体淘汰,经过重新规划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文化信息产业园。今年,南翔镇也在实施“成片淘汰”,原有850多家工业企业,仅保留下40家优质企业,盘活土地可超万亩。与此同时,嘉定正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核心技术及产业、新型照明等多个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研发和投资基地。

再次是城市基础建设就地完善。让新建道路和原有道路融为一体,那些有着历史渊源的老路名,一个都不丢弃;对于星罗棋布的“小河浜”,以水系、水网的概念进行疏浚和清淤,恢复生态。

最后,未来发展的备用地要就地预留,开发建设绝不是“简单化的项目填满”,应该给一个地区的生长和成长留出夺问,婴敢于、善于、乐于“留门”。

功能与产业“双轴转”

而对风起云涌的“物联网热”,嘉定的思考颇为冷静。费小妹说,上海发展物联网产业,不能简单地与外界“拼政策”,不能一味地在政府补贴和扶持上“下功夫”,而是要综合地发挥上海人才、城市服务及理念上的优势。一句话。就是产业和城市功能要“双轴转”。

上海城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郁鸿胜说,在新一轮的城市化中,产业与功能的配合十分重要,产业转型与功能转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城市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值”概念,而是一个土地、人口、产业等多要素的互动发展过程,“比例关系”一定要协调,否则就会导致城市化的畸形发展。

在嘉定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产业与功能互动”的细节:每一项产业,都有产学研的肥沃“土壤”。都有配套公共服务的平台,都有各个层次人才的都市生活归属。“这是一条线,不能缺少一个环节”。

在嘉定新兴产业成果“清单”中,有国内首个物联网中心、发展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纳硫电池、打破国外垄断技术的“荣威”750轿车所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保障国家重大专项之用的激光材料等。这背后是嘉定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科研院所”集聚计划的支撑,目前嘉定已吸引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光机所、硅酸盐所、华东计算所,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十所一中心一基地”的利研机构入驻,形成了产学研的强大“气场”。再后面,就是产业“生态”中的公共平台系统,包括投融资、创业导师制度,中试基地扶持等全面的政策和机制框架。最后落实到“人”,包括各类人才、员工和居民的城市生活归属及安排。

用嘉定区负责人的话来说。城市化的发展不能“见物不见人”,也不能“见才不见人”,而是要提供一个完整的生活工作和创业的“生态体系”,这才是城市的本义。

上一篇:产业“空心化”蔓延温州“18条意见”引导民间... 下一篇:浙江慈溪打造长三角最大现代农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