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海量阅读”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4-01 07:11:50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海量阅读”的实践研究

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学生成长发展所需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其实也可以通过“海量阅读”的方式,积聚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从阅读的“量变”到核心素养促进人发展的“质变”飞跃。而“研学后教”这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领角色这个分工。

一、分层次,“研”出“海量阅读”的层次梯度

实施课外阅读活动,不能简单地为实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而堆彻大量无效的读物让孩子去完成阅读任务。孩子的成长发展和学习知识的积累有其独特之处。经过仔细的学情“研”读发现,低年级孩子处于识字积累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给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孩子分配阅读任务时,应该着重阅读带拼音的儿歌、成语、绘本等书籍。让孩子边读边进行识字的积累。在中年段孩子有一定识字基础后,给他们分配阅读任务时,应该着重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加深积累。高年段孩子阅读能力相对较高,给他们分配阅读任务时,可以阅读一些世界历史等,增长见识,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读物。

这样分层次,有梯度,又有数量要求的阅读,更人性化,更适合孩子开展阅读,更易切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二、多形式,“研”活“海量阅读”的活动形式

光给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要想达到阅读的效果还是不够的。因此,在实践研究中发现,还需要附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孩子的阅读成就感,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大化。

读书分享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进

行课外阅读后,每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定期设立班级读书分享会,给孩子们一个情感和意见抒发的机会。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作为引领的角色,可让持相同观点的孩子组合成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研学”,交流分享,理清思路,然后再开展组间、班际的分享活动。教师采用“后教”的方式指导活动的进行。

故事展演。故事展演活动可以活化人物和情节,拉近文本

与读者间的距离。活动可以定期定主题的形式开展。可以让孩子自由组合,“研学”“剧本”,分角色进行演绎,也可以让孩子根据故事,创编剧本。特别是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的创编,一方面发挥孩子的创作灵感,一方面又能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活动往往深受孩子欢迎,在演绎中更能加深孩子对文本认识,还能加入自己的解读。

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能够传诵千世万代,仔细研读经典,

能够益智开慧、提升学问;启迪心灵、优化人格;提升气质、传承文化。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让孩子们在熟读中成诵,诵读中物化成优秀品质。举行经典诵读活动,可以用“读、说、唱、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展示经典中的优秀文化内涵,这也是孩子多种能力的一个展示台。此外,通过小广播的读后感分享,墙报读书手抄报展示,校报、校刊的文章发表等各种形式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在展示中提升孩子们阅读、倾听、写作、表达交流等各种能力,活动收到的效果可以反哺教学,促进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

三、多渠道,“研”实“海量阅读”的评价制度

优秀的活动计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才能检测活动的实施效果,促进活动得到不断的改进。

读书记录卡。读书记录卡用以记录孩子每天阅读情况,积累好词佳句,阅读感受等情况。记录卡上也有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进行自由创作,将阅读感受以绘画等形式进行展现。也是教师和家长监督的一个方式。教师通过记录卡可以关注孩子在阅读的积累、收获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家长通过共读的方式关注孩子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多点着力,才能真正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阅读验收。根据不同年段和阅读任务,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任务,写作任务,用以检验孩子阅读的效果。以年段阅读特点和任务为切入点,开展验收活动。活动的设计针对不同时期的阅读内容,设计相适应的口语交际任务,检测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评价制度能够及时反映出孩子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反映出的阅读状况,实施下阶段的“后教”阅读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的活动。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阅读需要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研读”,达到“海量阅读”的量级积累,教师再实施“后教”指导策略,最终才能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个质变的结果。

上一篇:产房分层级排班对助产士成长和培养的实践和效... 下一篇: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