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走进美术课堂

时间:2022-04-01 04:04:53

让兴趣走进美术课堂

近年来,参加全国美术高考的学生逐年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好地实现了教育部提倡的“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这一要求。由于初中美术教学的课时安排、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师资水平并不完善,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发挥出它本身具有的重要教育功能,大部分学生原有的一点绘画兴趣也被扼杀了,最终导致初中与高中的美术教学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笔者认为,教学的当务之急,要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开始,让兴趣走进课堂。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本文总结了兴趣的培养和延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一 兴趣的萌芽期——由不感兴趣到激发出我要学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趣味的课堂是枯燥的,美术也是如此。因此,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制订科学的教学模式

上课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追求灵活性、实效性。一个精彩的导入,一段激烈而富有收获的讨论,一个生动而恰当的举例,一个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投入。如素描课程中开始讲到的透视中近大远小的概念,它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费了很大劲,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做就大不相同。如把学生带到课外,身临其境,观察笔直的马路由远到进的变化、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等,然后再把学生刚才从外面看到的景象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它成为一张张精彩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得到了加强,知识点一下子变得透彻、直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对作品领悟的能力有强有弱。因此,对于学生的某些不足,既不宜粗暴指责,也不能心灰意冷地泼冷水。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对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有些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如果教师在开始没有把握好尺度,刚萌芽的兴趣就会被瓦解。教师对待缺乏兴趣的学生,要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一句鼓励和表扬。

3.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开一堂关于名画家名作品知识的主题会;进行一次绘画比赛,让学生在竞争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找到自己的不足;举办一次绘画展览,尽管画的不一定很理想,但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一种成就感。由于广大学生绘画的认知与技能有限,不可能做到像美术尖子生一样,因此这一系列活动都必须建立在贯彻美术教学大纲的“低要求”精神的基础上,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第一阶段是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一系列的有效互动,学生对学习美术的观念和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渐渐地消除了厌学情绪,萌发了想学、要学的念头,并开始付诸行动。

二 兴趣的发展阶段——由我要学转化到我能学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是兴趣得以巩固和延续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教学中除了继续做好上一阶段的工作外,美术教师还应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理论水平

由于学生对美术兴趣的萌芽,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较大改观,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继续深入,一方面,一些专业水平较好的学生,技能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原地踏步了;另一方面,专业水平原来就落后的学生,由于对理论知识的缺乏,实践操作就更跟不上专业水平好的学生,结果可能产生越来越深的自卑感,导致失去兴趣。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从一个画家或一幅名画开始,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教师经过精心的选择,课堂上让学生走近艺术家,了解艺术家们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经历和精神,感动于他们对艺术的挚爱,崇敬于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从而更加乐于了解他们的绘画理论和感悟他们的作品。上欣赏课时,应采取以讨论为主的授课形式,当然,学生的讨论必须是建立在教师积极参与上的。课堂上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发现、分析、讨论。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观察、分析和讨论所得出的作品的作画技巧、作品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领悟的绘画理论将更为深刻。

2.推广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绘画技能

陆游有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仅靠“学”还不行,还要不断的“习”。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后,就要长时间地进行技能操作,实现眼与手的统一。在练习技能操作的过程中应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视教学为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

第一,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这一过程教师再也不是单纯的信息发动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要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学生提出的疑问又给教师的教指引了方向。

第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传统教学忽视了教学中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课堂上很重要,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影响更有力。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俩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俩交换一下,一人

就有两个思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可以采取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和组成一个个小组活动,尤其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关心、提供帮助满足了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当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的也就更愉快。

三 兴趣的稳定期——由我能学提升到我乐学

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觉得自己能学了,教师应该给予及时和正确的引导,让一部分学生把它作为自己的主要课程来学,巩固他们参加美术高考实现进一步深造的想法。教师应实行分层次教学,主要分全班教学和部分尖子生教学两种教学形式。

1.全班教学普及美术教育

实行探究性学习。现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做适当的改变。这时应实行探究性学习方式,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有发表、提问、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呼吸,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能力。另外,教师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

2.尖子生教学提升专业技能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明确一个观念:树立为了学而考的思想,打消为了考而学的念头。

如今社会上美术高考培训班越来越多,培训内容就是高考内容——“素描”、“水粉”。一些美术功底薄弱、兴趣淡泊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无奈选择了美术高考,他们不得不在较短的时间内强迫自己掌握这两门课程的技能技巧,因此选择了短期培训班,学习变为极端的机械化、片面化、功利化,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把美术教学与美术高考等同起来。但到了高校展开学习后,美术底子严重单薄的弊端就暴露无遗,甚至可能连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优秀作品都说不出来,更不用说有创新了,于是出现了高中与大学教学的脱节现象。

因此,对于一部分美术尖子生来说,明确学习和参加高考的目的性非常重要,要让他们知道高考并不是学习美术的唯一途径和出路。学习应该是有了兴趣从而培养了一定的能力,加上个人的勤奋,后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也就水到渠成了,也就达到了美育的培养目标和功效。

总之,兴趣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和效率。教师要更新美术教学观念,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动手型、创造型人才,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宽松、优良的艺术环境。

上一篇:做魅力班主任 下一篇:五年制高职英语如何更好地展开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