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莫“忘点”睛

时间:2022-03-31 11:52:02

【摘要】作业反馈,是指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并把结果以合理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的过程。教育心理实验的结果表明:巧妙地运用及时反馈和个别矫正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成倍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然而目前我们却看到了小学语文作业反馈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所以我们尝试着通过抓课堂效率,留反馈空间;重反馈形式,丰反馈信息;拓反馈渠道,建反馈网络这些途径来完善我们的小学语文作业的反馈,以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反馈

一、我们看到的

1.悬殊的布置与反馈。新课程实行之后,很多教师除了重视本身的课堂教学之外,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教学之后的作业问题。新颖、实效、开放而具有梯度的作业设计的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增效增色许多,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是就在这些新颖、实效、开放而具有梯度的作业背后,又有多少教师继续关注了作业本身的反馈了呢?我们往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一种现象:精布置、弱反馈;或是多布置少反馈。这样的一种悬殊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感慨:“画龙”岂能不“点睛”!

2.漫长的反馈时间。要问小学教师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忙”字一定道出了所有小学教师的心声。是啊,身兼数职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完成每天的日常教学业务外,可能更多的还要埋头于班主任等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作业批改与反馈往往因此而被耽搁,短则两三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从某种意义而言它已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3.过少的反馈信息。过重的教学负担使教师的批改和反馈如“蜻蜓点水”一般,简单的批改符号,简洁的反馈交流,并不能对学生的语文作业作全面的分析,更不要提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评论或纠错了。如此反馈,孩子们获得的信息量必然过少,其作业利用价值自然也就不高了。

4.乏味的反馈形式。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的作业批改与反馈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由传统的分数制到现如今的等级制评定的采纳,我们看到了作业批改评定更趋向于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就作业本上的“优秀”“良好”等的评语而言,学生却期待更多更为丰富的反馈形式。毕竟目前的反馈形式使学生没有新鲜感,往往作业本发到身边,他们权当任务看一下就过去了,完全起不到矫正、改进的作用,更谈不上学生有内在的需求。

二、我们想到的

1.学生学习的需要。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愈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愈浓,学习效率就愈高。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地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馈形式。

2.教师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获得的成效,这些成效若能得到及时反馈,就能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提供便利。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的对错、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掌握及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学时,还要不断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全面地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三、我们的尝试

1.抓课堂效率,留反馈空间。

(1)课前五分钟:课堂教学的40分钟并不全是教授新知的教学时间,其实每节课或每天的教学之前都保留五分钟时间作为教师的作业反馈时间,既是教师对前面知识的回顾,又是对即将开始的新知的导入。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这简短的五分钟时间内获得作业情况的相关信息,便于自己查漏补缺。所以也非常建议教师能够将作业的反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

(2)课堂作业面批: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堂的40分钟效率,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课堂作业练习,做到讲练结合,这对教学来说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如果采取面批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反馈,这样的指导与反馈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效果也是最理想的。

2.重反馈形式,丰反馈信息。

(1)反馈也开课。教学中我们听说过新授课、复习课;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却没有听说过反馈也能开课。更不要说在公开课的场合下听一节有关作业反馈的课了。难道作业反馈就当真不重要了吗?相信前面的论述已经让我们看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更希望的我们的作业反馈也能成为一节课,甚至是开展示课。作业反馈课是教师在充分收集学生相关作业信息基础上,对学生作业作出具体分析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的一种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尤其避免直接、枯燥地只把作业答案反馈给学生,而使学生成为机械地照抄作业的木偶。所以我们也相应的采用游戏、多媒体、讲练等多样地形式丰富我们的反馈课堂,提升我们的反馈效果。

(2)图文并茂。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同样在孩子们的作业反馈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孩子的作业情况适时地变化我们的反馈信息。如孩子们的当天作业完成的非常认真,书写也很规范,那么老师可以送上具有特色的“笑脸”,或是画上一个大拇指,孩子们看到这些一定是欣喜若狂,那下一次的作业期待就更大了。而相对如感受、作文等较为复杂的作业而言,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点评,通过点评让孩子们更直白的知道自己的作业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又如何进行改进等等。这样的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心理,同时又能较好地进行沟通,反馈信息,从而达成教学效果。

(3)上墙展示。我们的教学环境中有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角落,那就是我们的教室墙壁。可别小瞧的这几堵墙,它在我们对孩子的作业反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能否运用好这几堵墙,直接关系到对孩子们的作业反馈情况。有心的老师会把某一次或几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在班级墙壁上作一个反馈。如每一次班级听写情况我就通过“听写风云榜”将每一个单元的学生听写情况通过张榜的形式进行公布,学生可以通过风云榜了解到自己的听写情况,更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个比较以找到自己的差距,寻求下一次努力的目标。另外学生优秀的作业、优秀的字帖、优秀的作文也通过墙壁在班级中通过“班级优秀作业展”“小荷才露尖尖角”等版块进行展示,这样的反馈能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3.拓反馈渠道,建反馈网络。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指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形教育。虽然这个比例就每个人来说不尽相同,但“课外”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在每个人的经验里都是一致的。因此,思考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同样我们的反馈也要拓展我们的渠道,建立一个更为立体的反馈网络。

(1)家校结合,综合反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有条理地说给家长听,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评级别,并且记下优缺点。教师根据家长的反映,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并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进一步完善听说作业,让学生在反馈中再一次提高能力。

(2)用电教媒体进行反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提高,配备一台录音机应该说是每位学生都能做到的。在布置听说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家长帮忙,把学生在家里的听说练习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里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的录音,进行反馈评价。有条件的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以班级博客、个人博客)等形式进行反馈,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创设自己的网络平台、博客空间,将自己的作业,尤其像语文作文、社会小调查、读书感悟的作业那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平台。

总之,丰富、多效的作业反馈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以更好、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岳庭.双向反馈教学法[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宜山小学)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下一篇:中职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初探